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2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三硝基苯磺酸(trinitrobenzene sulfonic acid,TNBS)诱导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模型大鼠结肠神经元tau蛋白磷酸化和环氧合酶2(COX-2)表达的变化。方法:30只健康雄性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IBD模型组和TNBS组,每组10只,IBD模型组以TNBS乙醇连续灌肠14 d造模,对照组和TNBS组分别以等量生理盐水和TNBS灌肠;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和结肠病理组织学改变,用anti-Hu作为神经元标志以免疫荧光法检测结肠黏膜下神经元的数量变化,免疫荧光双染色检测结肠黏膜下神经元COX-2和磷酸化tau231、tau262的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BD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下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P0.05),神经元tau蛋白磷酸化程度明显升高(P0.05),而TNBS组大鼠神经元数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别;对照组和TNBS组大鼠结肠黏膜下神经元几乎不表达COX-2,IBD模型组大鼠结肠神经细胞胞核和胞浆中均有COX-2的表达,与对照组和TNBS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TNBS乙醇诱导IBD模型大鼠结肠黏膜下神经元减少,可能与tau蛋白高度磷酸化及COX-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阴沟肠杆菌株EC003产β-内酰胺酶的耐药特征和基因型。方法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对阴沟肠杆菌EC003进行MIC检测,酶提取物三维实验检测AmpC酶,双纸片法筛选及确证实验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等电聚焦(IEF)电泳测定其等电点。以耐药质粒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将β-内酰胺酶全编码基因克隆、表达,并对其扩增产物进行DNA序列测定和同源性分析。结果阴沟肠杆菌株EC003对所试多数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表型检测AmpC酶为阴性。ESBLs阳性,IEF显示该菌产两种p1分别为8.7及5.4的β-内酰胺酶。PCR扩增产物DNA测序证实为CTX-M-22、TEM-1型β-内酰胺酶全编码基因,产TEM-1的克隆菌株仅对青霉素类耐药,产CTX—M-22的克隆菌株对所试多数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对头孢噻肟的水解程度明显强于头孢他啶。结论临床分离阴沟肠杆菌株EC003同时产CTX—M-22和TEM-1型两种β-内酰胺酶,可导致对多数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  相似文献   
3.
赵廷坤  凌保东  周岐新  刘刚  雷军 《中国药房》2006,17(20):1531-1533
目的:研究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gyrA基因突变与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关系,并对聚合酶联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DNA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分析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gyrA基因突变的可行性进行评估。方法:以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gyrA基因序列为靶序列,用PCR、PCR-RFLP、PCR-SSCP、DNA测序等方法对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及16株临床分离株gyrA基因突变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在8株耐环丙沙星铜绿假单胞菌中,有6株gyrA基因的83位表现出单点突变,其突变方式全为ACC→ATC,导致氨基酸苏氨酸→异亮氨酸的改变;gyrA基因的PCR扩增产物SacⅡ酶切片段与测序结果一致;SSCP分析结果显示,16株细菌中仅2株gyrA带型与ATCC27853相同,其它菌株gyrA带型与ATCC27853均不同。结论: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分子机制主要表现为gyrA基因83位氨基酸密码子突变,应用PCR-RFLP-SSCP系统可快速、准确地检测耐喹诺酮类药物的铜绿假单胞菌gyrA中碱基的变异。  相似文献   
4.
PBL教学模式对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就推进PBL教学模式在我国医学教育中的应用措施进行阐述,并综述了PBL模式改革对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二十二碳六烯酸-磷脂( DHA-PC )对小鼠睡眠的改善作用。方法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溶剂对照组、DHA鱼油+卵磷脂联合用药(DHA+Lecithin)(60+200)mg/kg(阳性对照)、DHA-PC 50、100、200 mg/kg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小鼠自由饮食饮水,溶剂对照组小鼠按0.2 ml/10 g的体积灌胃给予生理盐水, DHA+Lecithin(60+200)mg/kg组和DHA-PC 50、100、200 mg/kg组小鼠均按0.2 ml/10 g的体积灌胃给药,1次/d,连续30 d。通过测定小鼠直接睡眠时间、戊巴比妥钠诱导睡眠时间、阈下剂量睡眠发生率及巴比妥钠诱导睡眠潜伏时间,观察DHA-PC对小鼠睡眠的作用。结果3种剂量的DHA-PC对小鼠体质量均无影响。直接睡眠实验结果表明,3种剂量的DHA-PC对小鼠直接睡眠无影响。戊巴比妥钠诱导睡眠实验结果表明, DHA-PC 50、100、200 mg/kg组小鼠戊巴比妥钠诱导睡眠时间分别为(56.2±13.7),(57.9±25.4)及(64.1±18.4)min,明显高于溶剂对照组(32.9±10.8) min ( P <0.05);DHA +Lecithin (60+200) mg/kg 组小鼠的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为(38.6±11.7)min,高于溶剂对照组小鼠(32.9±10.8)min,但无明显差异;DHA-PC 200mg/kg组明显高于DHA+Lecithin (60+200)mg/kg组(P<0.05)。协同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催眠实验结果表明,DHA-PC 200 mg/kg组小鼠协同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催眠入睡率(70%)明显高于溶剂对照组(10%)(P<0.05);DHA+Lecithin (60+200) mg/kg组小鼠协同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催眠入睡率(60%)明显高于溶剂对照组(10%)( P<0.05)。巴比妥钠诱导睡眠潜伏期实验结果表明,DHA-PC 200 mg/kg和DHA+Lecithin (60+200) mg/kg组小鼠巴比妥钠诱导睡眠潜伏时间分别为(22.9±4.1)和(19.5±2.7)min,明显低于溶剂对照组(31.3±6.9)min(P<0.01),且DHA+Leci-thin(60+200)mg/kg组小鼠巴比妥钠诱导睡眠潜伏时间为(19.5±2.7)min,明显低于DHA-PC 50和100 mg/kg组,二者分别为(27.3±2.4)和(26.9±4.2)min。结论 DHA-PC具有改善小鼠睡眠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皮肤T细胞淋巴瘤相关抗原5(cTAGE5)在肿瘤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作用。方法细胞免疫荧光化学检测cTAGE5来源于人的肿瘤细胞株的表达。取阳性表达cTAGE5的人卵巢透明细胞癌ES-2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脂质体对照组、siRNA转染组、表柔比星(终浓度1×10-6 mol/L)对照组,平板克隆形成试验和MTT法观察cTAGE5对细胞生长增殖能力的影响,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结果cTAGE5 在乳腺癌、肺癌、卵巢癌均有表达,而在胃癌和肝癌肿瘤细胞中表达不明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siRNA转染组的肿瘤细胞增殖生长抑制(P <0.01),细胞迁移能力降低(P <0.01),表柔比星对照组也显示肿瘤细胞增殖抑制(P <0.01),细胞迁移能力降低(P <0.01)。结论 cTAGE5 在不同组织来源的肿瘤细胞株表达存在差异,siRNA 干扰cTAGE5 表达可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Ⅰ型糖尿病大鼠的治疗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Ⅰ型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黄芪低剂量组、黄芪高剂量组,另纳入10只正常SD大鼠为正常对照组。药物干预21d后,检测大鼠尾静脉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及TNF-α含量。结果:①糖尿病模型组大鼠血糖明显升高(P<0.05),血清胰岛素水平明显下降(P<0.05);黄芪注射液干预21d对血糖、血清胰岛素无明显影响(P>0.05)。②糖尿病大鼠血清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5),黄芪注射液可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血清TNF-α水平(P<0.05)。结论:黄芪对Ⅰ型糖尿病大鼠的免疫功能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铜绿假单胞菌产β_内酰胺酶是其对β_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所产β_内酰胺酶种类繁多、特性各异,并在β_内酰胺类抗生素广泛应用的选择压力下,不断有新的β_内酰胺酶产生。文中对铜绿假单胞菌产β_内酰胺酶(ESBL、AmpC、金属酶)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9.
到2006年为止,伞球范围内发现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Is)已有200多种,其中TEM型有百余种.世界各地TEM型β内酰胺酶的流行状况各不相同.在我国,已相继报道了TEM-10、TEM-104、TEM-105、TEM-128、TEM-129、TEM-28、TEM-29、TEM-19和TEM-116型β内酰胺酶[1-8].最近我们在研究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时发现了TEM-147,这是一种新的TEM基因亚型(GenBank注册号:DQ279850).为了解TEM-147的特性,本研究对TEM-147编码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基因型鉴定和原核表达,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比较头孢噻肟(CTX)对细菌广谱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以及三唑巴坦(TAZ)和舒巴坦(SBT)的抑酶效应。方法:用超声破碎法提取60株本院附属医院临床分离菌的β-内酰胺酶,用三维试验法检测β-内酰胺酶酶型;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酶活性及酶对CTX的水解率。结果:60株细菌中产超广谱酶者31株,产广谱酶者29株;两类酶的活性为非正态分布,其中位数分别为3 094 U和528 U(P<0.05)。3种常见菌的酶活性高低依次为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和铜绿假单孢菌(中位数分别为2656 U,1185 U和165.5 U,P<0.05)。超广谱酶对CTX的水解率(中位数20.10%)显著高于广谱酶(中位数3.15%)(P<0.05)。TAZ和SBT均能显著抑制两类酶对CTX的水解作用,但两种酶抑制剂的作用无差异(P>0.05)。结论:超广谱酶(ESBLs)对CTX的水解作用较广谱酶强,TAZ和SBT能有效抑制两类酶对CTX的水解,但其抑制作用强度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