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4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987年10月以来我们采用肝囊肿开窗带蒂大网膜填塞术治疗巨大肝囊肿八例,取得满意效果,总结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8例中,男性3例,女性5例,年龄50~68岁。单发性肝囊肿6例,多发性2例。囊肿位于右叶3例,左右肝之间近第一肝门3例、第二肝门2例。囊肿大小16~25cm,囊液量1500~2600毫升。 二、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陈旧性跟腱断裂手术治疗及康复指导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 :探讨陈旧性跟踺断裂的手术治疗和康复指导。方法 :对 3 8例陈旧性跟腱断裂患者 (其中误诊 2 0例 ,手术失败 18例 )分别采用V—Y缩短、水平重叠缩短、“Z”缩短、冠状纵劈缩短等成型 ,并在此基础上应用腓肠肌腱瓣翻转或跖肌腱转移加固术。术后按A—B—C—D—E顺序进行功能练习 ,同时辅以中药熏洗康复治疗。平均随坊 4.3年 ,按Arner -Lindholm疗效标准进行评定。结果 :优 2 8例 ,良 7例、差 3例 ,优良率为 92 .1%。结论 :陈旧性跟腱断裂多为运动伤 ,容易误 (漏 )诊。手术方法主要应用各种缩短成型 腱瓣加固术 ,同时采用带蒂筋膜包裹跟腱吻合处 ,以增加局部血液循环 ,促进愈合 ,并减少与皮肤的粘连。术后中药熏洗并按照A—B—C—D—E顺序进行功能练习是提高治疗效果防止再断裂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Richard钉内固定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手术并发症原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Richard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并发症的原因。方法:回顾Richard钉内固定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146例临床资料,分析其中25例手术并发症的相关因素。结果:加压钉位置不良9例,髋内翻7例,Richard钉板松动3例,深部血肿、脂肪液化、局部骨吸收各2例。手术并发症相关因素还包括年龄、骨质量、骨折程度、手术适应证选择、手术技术等。结论:骨质疏松、骨折局部骨缺损是老年粗隆间骨折主要病理特征。选择Richard钉内固定须注意患者年龄、骨折类型、骨质量等。手术技术的优劣是避免手术并发症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4.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并发症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er disc herniation,LDH)是一种常见病,随着现代影像技术的发展,LDH诊断水平明显提高,很多基层医院都能进行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然而术后失败率高达5%~20%。我院1996年2月~2003年2月,共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432例,本文重点分析LDH术后并发症和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人体大网膜不仅有丰富的血管和良好的吸收功能,而且容易与其他组织形成粘连并建立广泛的侧枝循环。利用大网膜这一生理特点,我们采用囊肿大部分切除带蒂大网膜移植充填术治愈巨大肝囊肿1例。本文就其治疗体会及有关问题探讨如下。病史摘要患者:女,58岁。发现腹部包块10年余,近两年明显肿大,伴有餐后腹部胀痛不适,恶心,于1987年10月16日入院。体检:一般情况较差,呈慢性消耗病容,脉搏74次,血压14.7/9.33kPa,心肺正常,  相似文献   
6.
臀肌挛缩症手术治疗效果已被公认 ,但是对重症患者手术疗效不佳的原因分析报道较少。我院 1989年 2月~ 1998年 2月共手术治疗臀肌挛缩症 2 74例 ,其中重型 2 8例。本文就重度臀肌挛缩症的病理特征、临床分型、手术方法及生物力学特点进行分析与探讨。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本组 2 8例 ,男 15例、女 13例 ;年龄 6~12岁 10例 ,12~ 18岁 14例 ,学龄前 4例。双侧发病 2 6例 ,单侧 2例。 2 8例除了髋关节外展挛缩所特有的髋关节屈曲、内收功能受限的基本特征外 ,在程度上还具有臀部瘦小 ;皮肤凹陷如铅皮样无弹性 ;双下肢外旋畸形、不等长 ;站…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开放性胚腓骨骨折的方法与结果。方法 38例开放性胚腓骨骨折患者,接受急诊手术,行伤口清创,骨折部位有限切口复位,扩髓交锁髓内钉固定,通过临床分析,综合评价该手术的可行性和积极性。结果 38例病人获治愈,随访6个月-3年,平均1年零5个月,其中2例骨连接延迟,改静态固定为动态固定后获愈合。其中1例出现骨折端伤口感染,骨折端植骨后最终连接,总满意率92.1%。结论 只要掌握好手术时间,熟练操作技术,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胚腓骨开放性骨折固定牢固,抗旋转、抗弯曲、抗剪力强,可以早期活动关节及扶拐早期下地活动,术后正确的康复训练,感染率可得到满意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治疗肩袖损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2009年11月-2011年3月,收治27例肩袖损伤患者,男17例,女10例;年龄29~66岁,平均43.6岁。病程1~36个月,平均27个月。左肩11例,右肩16例。12例有外伤史,15例无明显诱因。患者肩关节主动前屈及外展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受限。摄肩关节正侧位、冈上肌出口位X线片,根据Bigliani肩峰分型标准:Ⅰ型5例,Ⅱ型13例,Ⅲ型9例。MRI检查均显示肩袖全层断裂。首先行关节镜探查,27例冈上肌均全层断裂,23例有肩峰撞击;无撞击者行肩袖清理,有撞击者行肩袖清理后再行肩峰成形和肩峰下滑囊切除;关节镜辅助定位下作3~4 cm小切口,直视下缝合修复肩袖。结果患者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2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27个月,平均19个月。未发生内固定物松动及肩袖再撕裂等并发症;疼痛症状明显缓解,患者对手术疗效满意。患者末次随访时肩关节活动度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由术前(8.0±1.8)分改善至术后2周(1.6±0.7)分及末次随访时(0.8±0.7)分;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肩关节功能评分由术前(18.8±6.6)分提高至术后3个月(32.2±3.3)分及末次随访时(33.6±2.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辅助小切口治疗肩袖损伤临床疗效满意,但因随访时间有限,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比较老年人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内固定方法,评价“三叶草”型钛钢板内固定结合植骨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47例老年人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分别应用克氏针、螺钉内固定和“三叶草”型钛钢板内固定结合植骨术(自体骨、金世植骨灵)治疗。42例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4a,采用Neer分型和评定标准分析疗效。[结果]钢板内固定、植骨术组全部4个月内骨折愈合,克氏针、螺钉内固定术组7例骨不连;32例(32/42)术后肩关节不同程度僵硬。Neer 3、4部骨折(18例)应用克氏针螺钉内固定,优良率为38.4%和20%;“三叶草”型钛钢板 植骨(24例),优良率为77.7%和50%。[结论]老年人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其主要病理变化是骨质疏松和骨折部位骨缺损,宜早期手术治疗。与克氏针、螺钉内固定方法比较,“三叶草”型钛钢板独特的韧性和构型,其近端“筛孔”任意角度穿钉的锚固作用符合AO内固定原则,同时植骨促进骨愈合,是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我院1993年4月~2000年3月共收治髋关节骨折患者336例,本文就其中46例,年龄超过80岁以上的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Richard钉内固定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