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分析探讨培养分枝杆菌时同步筛检依赖利福平结核分枝杆菌(依R菌)临床意义及价值. 方法 2011年3月—2015年3月所采集530例临床标本进行培养使用利福平浓度100μg/mL罗氏(L-J)培养基建立依R菌筛查系统,将待分离培养分枝杆菌平行接种于罗氏对照空白培养基(L-J)与L-J R100培养基中分别培养,依照培养基选用种类分别分成L-J R100、L-J、BD960 3组, 并对结果 进行分析统计. 结果 L-J R100培养基检出76例阳性结核分枝杆菌,且皆为依R菌,菌株粗大,生长良好,L-J R100阳性菌株所占比例为14.34%,L-J阳性菌株所占比例23.21%, BD960阳性菌株所占比例为52.83%. 结论 培养分枝杆菌时同步筛查依R菌能得到绝对依赖菌株,可提高分枝杆菌阳性检出率,可最快速度判断阳性菌株耐药性及是否对利福平具依赖性,该方法 可靠易行,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新型国产改良Middlebrook液体培养试剂用于临床样本中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的效果。方法: 采集2021年3—4月西安市胸科医院诊治的疑似肺结核患者痰液和肺泡灌洗液标本,对其中质量合格的89份痰液标本和61份肺泡灌洗液标本进行分枝杆菌改良试剂培养(改良试剂法)和BACTEC MGIT 960(简称“MGIT 960”)培养。比较两种方法检测分枝杆菌的阳性率、报阳时间和污染率差异,并以MGIT 960培养结果为参照标准,评价改良试剂法的检测效能。结果: 改良试剂法检测痰液和肺泡灌洗液标本结核分枝杆菌的总阳性率[44.7%(67/150)]和报阳时间[中位数(四分位数):13.0(8.5,17.0)d]与MGIT 960培养结果[分别为42.7%(63/150)和13.0(8.0,17.5)d]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571,P=0.453;Z=-1.344,P=0.179)。两种方法检测肺泡灌洗液标本均未出现污染,但改良试剂法检测痰液标本的污染率[12.4%(11/89)]明显高于MGIT 960培养[4.5%(4/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0,P=0.039)。 改良培养试剂的成本[(49.6±10.5)元/份]仅约为MGIT 960培养试剂[(75.4±15.8)元/份]的60%。以MGIT 960培养结果为参照标准,改良试剂法检测痰液和肺泡灌洗液标本结核分枝杆菌的总敏感度为96.9%(62/64)、总特异度为94.2%(81/86),Kappa值为0.905,一致性好。结论: 分枝杆菌改良Middlebrook液体培养试剂检测痰液和肺泡灌洗液标本与MGIT 960培养诊断结核病的一致性好,但应注意痰液标本检测污染率较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荧光PCR探针熔解曲线法(简称“熔解曲线法”)与微孔板法检测利福平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结果不一致的原因,为临床基因型与表型药敏结果不一致提供解释。 方法: 收集2019年8月至2020年9月西安市胸科医院收治的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的结核病患者资料,共2562例,筛选同时进行利福平熔解曲线法耐药基因检测和微孔板法表型药敏试验且结果不一致的菌株1294株。通过对rpoB基因测序,分析不一致结果与rpoB基因突变位点的相关性。 结果: 54例(4.17%,54/1294)熔解曲线法与微孔板法检测结果不一致的患者中,45例为熔解曲线法检测突变型而微孔板法检测敏感,8例为熔解曲线法检测野生型而微孔板法检测耐药,1例熔解曲线法检测出异质性耐药,未纳入分析。其中rpoB基因在507~512位密码子发生突变时,其与微孔板法结果不一致率最高,为70.59%(24/34),且不一致的菌株在微孔板法中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值多分布在≤1μg/ml。Leu511Pro是观察到不一致菌株最多的突变位点,占45.28%(24/53),其次观察到较多的突变位点是Leu533Pro,占所有不一致菌株的15.09%(8/53),Asp516Tyr 和His526Asn突变率均为5.66%(3/53)。8例熔解曲线法检测敏感而微孔板法检测耐药的菌株进行测序,结果显示rpoB基因区域未发生突变。结论: rpoB基因Leu511Pro、Leu533Pro、Asp516Tyr和His526Asn位点突变是造成临床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型与表型药敏结果不一致的主要原因,但其是否与低水平耐药机制有关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常用实验室技术诊断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的效能进行比较研究,以提高临床早期诊断TBM的水平。方法 采用BACTEC MGIT 960液体培养(简称“MGIT 960法”)、改良抗酸染色(简称“MZN法”)、GeneXpert MTB/RIF(简称“GeneXpert法”)、荧光探针法聚合酶链式反应(简称“PCR-荧光探针法”)和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等5种实验室检测技术对西安市胸科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244例成年疑似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进行检测。包括71例TBM组患者(确诊组36例,很有可能组23例,可能组12例)及33例非TBM组患者。评价上述5种实验室技术诊断TBM的效能,并探讨细菌学方法组(MGIT 960和MZN法)、分子生物学方法组(GeneXpert和PCR-荧光探针法)、免疫学方法组(T-SPOT.TB),以及上述5种技术联合诊断组(简称“联合诊断组”)在TBM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并比较5种实验室技术之间、4种方法组之间诊断TBM敏感度的差异。结果 以临床诊断为标准,5种检测技术诊断TBM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均为100.0%;MGIT 960法、MZN法、GeneXpert 法、PCR-荧光探针法和T-SPOT.TB检测技术诊断TBM的敏感度分别为19.7%(14/71)、26.8%(19/71)、42.3%(30/71)、35.2%(25/71)、29.6%(21/71);GeneXpert法和PCR-荧光探针法的敏感度均高于MGIT 960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8.43,P=0.004;χ 2=4.28,P=0.039)。细菌学方法组、分子生物学方法组、免疫学方法组及联合诊断组的敏感度分别为31.0%(22/71)、50.7%(36/71)、29.6%(21/71)、73.2%(52/71);分子生物学方法组和联合诊断组的敏感度高于细菌学方法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5.71,P=0.017;χ 2=73.20,P=0.000)。 结论 在TBM的早期诊断中,GeneXpert法与PCR-荧光探针法的敏感度高于MGIT 960法;各实验方法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诊断TBM的敏感度,并且与细菌学方法组相比,分子生物学方法组以及联合诊断组的敏感度更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全自动荧光定量PCR系统超强版本(GeneXpert MTB/RIF Ultra,GeneXpert Ultra,GeneXpert)、全自动荧光定量PCR系统(GeneXpert MTB/RIF,Xpert,GeneXpert)、DNA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检测(FQ-PCR)、结核分枝杆菌RNA实时荧光恒温扩增(SAT-RNA)、DNA实时荧光恒温扩增检测(恒温扩增法)及传统BACTEC MGIT 960液体培养(培养法)对结核病特殊标本的诊断效能,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21年1—9月西安市胸科医院特殊标本共170例(包括胸腹水标本47例,24 h尿沉渣标本34例,组织标本49例,脓液标本40例),分别采用GeneXpert Ultra、Xpert、FQ-PCR、SAT-RNA、恒温扩增法及传统培养法进行检测,以临床诊断为标准,对比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符合率及Kappa值。结果 GeneXpert Ultra、Xpert、FQ-PCR、SAT-RNA、恒温扩增法及传统培养法的灵敏度分别为65.18%(73/112)、49.11%(55/112)...  相似文献   
6.
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因其具有检测敏感度高、特异性强和时效性高等特点,成为结核病快速诊断的重要检测手段。对于分子生物学检测,寻找检测效率高且存在特异性的靶基因尤为重要,分子检测靶基因的种属特异性和多拷贝序列是确保检测结果准确性和高效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GeneXpert MTB/RIF Ultra(简称"Xpert Ultra")检测手术组织和脓液标本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收集2021年1—9月西安市胸科医院疑似结核病患者符合检测样本量的同一病灶的手术组织样本49份和脓液样本36份,分别对其进行Xpert Ultra、GeneXpert MTB/RIF(简称"Xpert")、BACTEC MGIT 960液体培养(简称"MGIT 960培养")、DNA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FQ-PCR)、结核分枝杆菌RNA实时荧光恒温扩增(SAT-RNA)、DNA实时荧光恒温扩增法(简称"恒温扩增法")检测。以临床诊断结果为参考标准,评价上述各种方法检测手术组织标本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同时,分析各方法检测确诊结核病患者同一病灶组织及脓液标本(各28份)阳性率的差异。结果:以结核病临床诊断为参考标准,Xpert Ultra检测组织标本的敏感度(75.0%,24/32)明显高于Xpert(65.6%,21/32)、FQ-PCR(53.1%,17/32)、SAT-RNA(25.0%,8/24)、恒温扩增法(6.3%...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胞内菌抗酸染色法检测体液标本结核分枝杆菌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西安市胸科医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共1236份疑似结核病患者的脑脊液(237份)、胸腹腔积液标本(999份)。通过白细胞胞内结核分枝杆菌抗酸染色(改良抗酸染色法,简称“胞内菌法”)、BACTEC MGIT 960液体培养(简称“MGIT 960培养”),及聚合酶链反应荧光探针法(简称“PCR法”)对上述标本进行结核分枝杆菌检测。结果 在胸腹腔积液标本检测中,MGIT 960培养法的敏感度(18.52%,160/864)和阳性率(16.02%,160/999)最高;胞内菌检测法次之(分别为13.66%,118/864;11.81%,118/999),PCR法最低(分别为6.94%,60/864;6.01%,60/999);胞内菌法阳性率与MGIT 960培养法、PCR法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分别为10.26、29.00,P值均<0.01)。在脑脊液标本检测中,胞内菌法检测的敏感度(22.15%,35/158)和阳性率(14.77%,35/237)最高,MGIT 960培养法次之(分别为12.03%,19/158;8.02%,19/237),PCR法最低(分别为3.16%,5/158;2.11%,5/237);胞内菌法阳性率与MGIT 960培养法、PCR法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 960 2 =5.36,P=0.020; χ PCR 2 =23.36,P=0.020)。 结论 结核分枝杆菌胞内抗酸染色对体液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的检验具有重要意义,是一种经济、简单,且达到预期阳性率的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