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5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石榴多酚(punicosides,Puns)的抗炎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2种急性炎症动物模型,分别设模型对照组、正常对照组、Puns干预组、吲哚美辛组;观察Puns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及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的抑制作用,检测Puns干预后角叉菜胶所致的大鼠足爪炎性组织中前列腺素E2 (PGE2)、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MDA的含量变化.结果:Puns 400、800 mg/kg干预组均能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P <0.05和P<0.01).Puns 150、300、600 mg/kg干预组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度亦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P <0.05~P<0.01),Puns干预组较模型对照组可显著减少炎症组织中PGE2和MDA的产生(P<0.01),Puns干预组后血清SOD活性增加,MDA含量降低,与模型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P<0.01).结论:Puns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其作用可能与抑制PGE2合成及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石榴多酚(punicosides,Puns)对乙醇所致的急性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Puns低、中、高3个剂量组和水飞蓟宾组。预先给予Puns组和水飞蓟宾组灌胃给药4周后建立乙醇所致的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观察Puns对肝、胸腺和脾脏指数的影响,检测小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和甘油三酯(TG)的含量,及肝匀浆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S转移酶(GSH-ST)的含量变化。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表达情况。结果:Puns中剂量和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小鼠肝指数,改善肝脏脂肪变性情况,降低小鼠血清中的ALT,AST,TG水平,降低肝匀浆中的MDA含量,增加SOD,GSH-Px和GSH-ST 3种酶的活性,改善肝组织学变化,抑制肝组织中MCP-1和NF-κB的表达。结论:Puns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背景:采用钛网支架整复下颌骨缺损常因设计不合理、固定不当造成修复体松脱甚至折断导致失败.目的:针对一侧髁状突的下颌骨缺损,探讨使下颌骨断端和修复体应力分布合理的最佳设计方案和固定方式.方法:建立下颌骨断端的简易三维模型和三种修复体模型,模拟咀嚼运动,施加垂直方向载荷,进行有限元法应力分析.结果与结论:3 种设计方案中,延伸板形态与下颌骨外形一致并包绕下颌骨下缘,并在下颌骨下缘增加固定螺钉的设计,在负荷时修复体变形最小,下颌骨断端及固定螺钉受力也最小.提示在单端固定式下颌骨修复体的设计中,应将延伸板形态设计为与下颌骨外形一致且包绕下颌骨下缘,并有必要增加下颌骨下缘处的固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跖骨缺损对足弓的影响及髂骨重建对足功能恢复的意义.、方法用三维激光测量仪测绘成人正常足骨骼标本,得到足的点云图和解剖特征数据,再结合临床实用简化模拟出胫侧组(1—3跖骨)、腓侧组(4~5)跖骨缺损后,以有限元法计算足弓应力和位移的改变;评价采用髂骨重建后足位移及应力恢复数据和结果。结果跖骨缺损导致足位移和应力的改变:与完整足相比较,1~3跖骨100%缺损,位移(USUM)增加2.15倍,应力(VON)增加2.12倍;1~3跖骨50%缺损USUM增加1.65倍,VON增加2.05倍;4—5跖骨100%缺损后VON增加1.09倍,USUM增加1.44倍;50%缺损VON增加1.03倍。临床采用髂骨重建后,足弓及足支撑点恢复,有限元模拟结果数据接近正常值,临床病例随访效果满意。结论前足损伤致足跖骨缺损临床上应予重建修复,恢复足的三点支撑和足弓。采用游离髂骨加皮瓣组合移植是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股骨颈骨折单钉内固定角度对骨折端应力分布规律的影响,寻找符合生物力学原理的最佳内固定角度,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Pro/ENGINEER中建立股骨上端实体模型,导入ANSYS5.7建立有限元模型.模拟单腿站立的情况,对Pauwel's角为50°的经颈型骨折模型施加载荷,分别计算固定角度为30°~60°范围内7种不同情况下骨折模型的力学特征,以应力、位移、张开位移等参数为指标,综合评价不同内固定角度的固定效果.结果固定角度在30°到55°之间时,各参数值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并存在基本相同的变化趋势.当螺钉的固定角度为50°时,各参数同时达到最小值,说明以该角度固定可取得最佳的力学效果.固定角度为60°时,各参数显著增大,固定后的股骨颈稳定性较其它角度明显降低.结论当骨折线Pauwel's角为50°时,紧固螺钉固定角度在30°~55°均可以取得良好的力学效果,并以50°最佳.  相似文献   
6.
背景:采用钛网支架整复下颌骨缺损常因设计不合理、固定不当造成修复体松脱甚至折断导致失败。 目的:针对一侧髁状突的下颌骨缺损,探讨使下颌骨断端和修复体应力分布合理的最佳设计方案和固定方式。 方法:建立下颌骨断端的简易三维模型和三种修复体模型,模拟咀嚼运动,施加垂直方向载荷,进行有限元法应力分析。 结果与结论:3种设计方案中,延伸板形态与下颌骨外形一致并包绕下颌骨下缘,并在下颌骨下缘增加固定螺钉的设计,在负荷时修复体变形最小,下颌骨断端及固定螺钉受力也最小。提示在单端固定式下颌骨修复体的设计中,应将延伸板形态设计为与下颌骨外形一致且包绕下颌骨下缘,并有必要增加下颌骨下缘处的固定。  相似文献   
7.
内收型股骨颈骨折不同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有限元法对内收型股骨颈骨折的不同内固定方法对比评价,寻找合理的固定方式,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内收型股骨颈骨折为研究对象建立模型,模拟单腿站立时的受载情况,在固定角度一定的情况下分别进行有限元计算.结果两钉竖放固定时的抗弯抗张能力和稳定性较好,但抗扭性较差,三钉固定时按倒△方式固定时的名指标均比较好,单钉固定时综合效果并不最差,而且临床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结论固定效果与螺钉的数量和组合方式有着直接的联系,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固定方式对于股骨颈骨折的愈合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跖骨缺损及重建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髂骨、肩胛骨、腓骨重建跖骨缺损的力学效果。方法 在足骨骼三维模型上模拟1~3跖骨、4~5跖骨缺损,分别采用髂骨、肩胛骨、腓骨重建。以有限元法计算得到的位移及应力作为评价指标。结果 不同跖骨缺损对残足位移及应力影响不同,1~3跖骨全缺损影响最大。髂骨重建者最大位移和最大应力小于肩胛骨、腓骨重建者。结论 多组跖骨缺损要修复,从力学角度考虑髂骨是首选的供骨。  相似文献   
9.
三种不同骨瓣重建跟骨缺损的有限元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游离髂骨、腓骨、肩胛骨重建跟骨缺损的有限元及临床效果。方法建立足骨骼三维模型,模拟跟骨大部分缺损,分别采用髂骨、腓骨、肩胛骨重建,以有限元法计算得到的位移及应力作为评价足功能指标。同时分析临床8例跟骨缺损重建后的疗效。结果有限元计算表明跟骨部分缺损对残足位移及应力影响很大,跟骨缺损后最大综合位移(USUM)为3.535mm,比正常足增加434倍;最大应力(VON)为154.372MPa,增加约50倍。髂骨重建者USUM、VON小于腓骨、肩胛骨重建者。临床骨重建后足功能有不同程度改善,吻合血管的髂骨移植效果较好。结论从力学角度和临床效果考虑,跟骨缺损必须修复,髂骨为首选供骨。  相似文献   
10.
案例推理法是在灾害发生初期仅能获取少量灾害信息的条件下,从历史案例中抽象出少量信息对当前灾害将可能引起的灾情后果进行快速推算的一种方法,具备时效性强、方法简单、约束条件少、容易实现的优点。通过建立云南地震灾害受伤案例库,探索运用案例推理法构建形成基于历史案例回归的震级受伤比模型,震后可根据震级和震中所在县(区)快速评估出地震受伤总人数。震例检验结果显示,模型较适用于5.0-5.9级地震的受伤总人数快速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