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抗-HCV NS4单克隆抗体(McAb)以酶标链酶亲和素生物素化二抗方法(LAB法)对IFN—α治疗前后肝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显示,HCV—Ag位于肝细胞浆中.治疗前后肝内HCV—Ag定位未见异常。但是治疗后HCV—Ag阳性肝细胞数量有明显变化.IFN有效者的HCV—Ag阳性肝细胞数量明显减低或消失.且与血清HCV RNA的变化基本一致。治疗前后肝HCV—Ag染色的变化与肝HAI计分变化的符合程度优于血清ALT和HCV RNA,提示肝内HCV—Ag的检测可能有助于IFN疗效的预测和评估。  相似文献   
2.
应用抗-HCV NS4单克隆抗体(McAb)以酶标链酶亲和素生物素化二抗方法(LAB法),对77例肝炎患者肝穿刺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表明,HCV—Ag(NS4)呈细小颗粒状位于肝细胞浆中。急慢性肝炎肝组织中HCV-Ag阳性肝细胞数较少,呈散在分布.易见于汇管区周围;慢性重症肝炎肝内HCV—Ag阳性肝细胞数较多,提示HCV可能与慢性肝炎病情加重有关。15例血清抗HCV阳性和HCV RNA阳性患者中,12例肝HCV—Ag阳性.11例血清抗-HCV阳性和HCV RNA阴性患者中,3例肝HCV—Ag阳性,提示肝HCV—Ag(NS4)的表达与血清HCV RNA水平关系较为密切。HCV可能主要通过免疫机制引起肝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3.
应用抗HCV NS4 McAb以酶标链霉亲和素生物素化二抗方法(LAB法),对IFN_2治疗前后肝组织进行免疫组化研究。结果显示HCV-Ag位于肝细胞浆中,治疗前后肝内HCV-Ag定位相似。但是治疗后HCV-Ag阳性肝细胞数量有明显变化,IFN有效者HCV-Ag阳性肝细胞数量明显减少或消失,且与血清HCV-RNA的变化基本一致。治疗前后肝HCV-Ag染色的变化与肝HAI计分变化的符合程度优于血清ALT和HCV-RNA。提示肝内HCV-Ag的检测可能有助于IFN疗效的预测和评价。  相似文献   
4.
323例患者输血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上海地区医院输血后引起的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状况和制定防治对策 ,自 1 993年 1 0月至 1 998年 4月对输血后的HCV感染作了前瞻性研究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以 32 3例因外科手术或内科疾病住中山医院治疗接受输血者为研究对象 ,同期住院治疗的其他内科疾病未输血者共 1 95例作为对照。输血者和对照者入院后首次抗 HCV检测结果须阴性。(2 )研究方法 :①对接受输血者分别于输血后 1、3和 6个月 ,未输血的同期住院患者于入院后 1、3个月采血 ,留取血清标本储存于 - 30℃冰箱备检。常规检测ALT并用华怡公司…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肝炎患者肝组织中丙型肝炎病毒抗原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血清HA、PCⅢ和PCⅣ联合检测评估肝纤维化的临床病理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寻求反映肝纤维化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联合检测48例各种种类型的肝病血清Ⅲ前胶原(serum typeⅢ procollagen,PCⅢ)、透明质酸(hyaluronate acid,HA)、血清Ⅳ型胶原(serum typeⅣ procogen,PCⅣ),并与其肝组织病变对照研究。结果 显示血清HA、PCⅢ和PCⅣ水平在慢性肝炎轻度、中度、重度和重型肝炎呈现进行性升高。血清HA、PCⅢ和PCⅣ随肝组织炎症活动指数和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加重而升高。结论 若能去除炎症因素的影响,可显著提高这些指标预测肝纤维化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8.
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导致血清ALT升高,并以急性肝炎样起病极为罕见,现将我们诊治的1例报告如下。 患者女性,17岁。于1997年6~7月间无明显诱因体重增加 10公斤,伴月经量减少,面部痤疮增多。 1年后来我院就诊,诊断为“柯兴氏综合征,右侧肾上腺皮质腺瘤”于1999年1月5日在我院行“右侧肾上腺皮质腺瘤切除术”。病理显示右侧肾上腺皮质腺瘤,部分包膜浸润,考虑为低度恶性。术后患者一般状况良好,面部痤疮明显消退,紫纹颜色变淡。术后1周开始予肾上腺皮质激素替代治疗。激素替代治疗2周后停药。停用激素2d后…  相似文献   
9.
门体分流性脑病(PSE)是肝衰竭并发的一种复杂的神经精神综合征,其特征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和门体分流的增加。在临床上根据病人的精神状态和神经肌肉功能进行评分可以把PSE的严重程度分成4期(Ⅰ至Ⅳ期)。已有小规模研究显示苯二氮(艹卓)类受体拮抗剂氟马西  相似文献   
10.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AFP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肝炎患者AFP水平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肝炎并经肝穿刺活检的310例患者,常规检测血清TB-ALT,AST,A/G,AFP及肝炎病毒标志,观察异常AFP水平与临床类型,病理类型,有无家族史和病因等的关系。结果:310例肝炎患者中发现AFP异常115例,阳性率为37.1%,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中均见有AFP异常者,根据病理,急性肝炎患者AFP阳性率最低,慢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较高,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阳性率最高,分别为11.7%.34.2%,57.5%和66.7%,按临床表现诊断,阳性率以慢性重型肝炎最高,慢性肝炎最低,而急性肝炎居中,在肝炎病因分类中单纯HBV感染或HBV基础上又有HAV/HEV感染者AFP阳性率较高,为35.3%和62.8%,HBV与HCV双重感染者为27.3%,单一HCV感染者6例中1例AFP阳性,单纯HAV或HEV阳性者未见AFP异常,此外,有肝癌家族史的肝炎患者AFP阳性率为57.9%,高于无肝癌家族史者。结论:肝炎患者AFP异常颇为常见,一旦发现肝炎患者AFP异常时,应考虑患者有HBV感染的背景,或为单纯HBV感染的慢性乙型肝炎,或HBV基础上有HAV或HEV重叠感染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