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97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6 毫秒
1.
目的临床研究尿道发育不良性阴茎弯曲27例的手术方式和疗效。方法皮肤切口绕过菲薄尿道,脱蜕尿道表面阴茎皮肤,切断阴茎腹侧之深浅筋膜,伸直阴茎,手术不伤及尿道。结果27例阴茎下弯得以伸直,其中1例因留置橡胶导尿管导致阴茎部尿道狭窄,经尿扩治疗2年余,排尿尚通畅。结论采取保护菲薄尿道的切口脱蜕阴茎皮肤,切断增厚的阴茎筋膜能伸直Ⅰ型弯曲的阴茎。  相似文献   
2.
前列腺恶性肿瘤95%以上是腺癌,但粘液腺癌较罕见。我院自1996年以来收治的前列腺恶性肿瘤中,有2例病理诊断证实为前列腺粘液腺癌。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骨巨细胞瘤术后软组织种植较为少见。我院诊治1例,现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 患者,女,32岁。7年前无明确原因出现右大腿间歇性疼痛、肿胀,在当地医院确诊为骨巨细胞瘤(Ⅱ级),行右股骨下端肿瘤切除术,痊愈出院。1月前无诱因又出现右大腿间歇性疼痛,并逐渐加重,来我院诊治。体检:右股骨下端内侧有约12 cm长手术瘢痕,手术区周围皮肤紧张发亮,潮红,皮温增高,触之有鸡蛋大小质硬肿物,疼痛明显,膝关节活动受限。临床诊断为右股骨下端骨巨细胞瘤术后复发。X线检查:右股骨下端内侧软组织内可见2个大小约6.5 cm×6.3 cm×6.5 cm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肾损伤的处理方法。方法 报告肾损伤58例,其中开放性损伤4例,闭合伤54例,复合伤4例。肾挫伤25例,肾裂伤23例,肾碎裂伤8例,肾蒂伤2例。结果 非手术治疗成功50例(86%),肾切除6例(10.3%),肾周引流2例(3.4%)。结论 绝大部分肾损伤可经保守治疗治愈。开放性损伤、肾碎裂伤和肾蒂损伤应及早开放手术,时机在伤后3d以内。以尿外渗为主要表现者,单纯肾周引流术不失为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在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取用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160例胃溃疡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80例,对照组80例。实验组使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结束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率(70.0%)。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中应用奥美拉唑效果比常规治疗理想,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经腹膜后途径腹腔镜下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介绍和总结经腹膜后途径行腹腔镜下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的初步体会和经验。方法:对1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患者采取经腹膜后途径腹腔镜下行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6例给予缝合输尿管切口,2例仅留置D—J管。结果:早期2例因为患者体型的肥胖和经验的不足中转为开放手术,其余8、例均取得了成功,手术时间100min~220min,平均140min。术后均恢复顺利出院,无并发症。结论:采用经腹膜后途径的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是一种有效而微创的技术,适用于大部分需要手术的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病人。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经皮肾穿刺取石术中经肋间穿刺途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我科2007年1—9月共行经皮肾穿刺取石术231例,其中97例(42%)为经肋间穿刺建立通道。观察行肋间穿刺患者的结石清除率及其并发症。结果97例经肋间穿刺患者的结石清除率为71.3%(69/97例);并发症发生率13.4%(13/97例):其中严重出血5例,有4例需要输血,胸腔积液3例,选择性肾动脉栓塞1例,感染性休克1例。结论经第11肋间进行穿刺存在一定风险,需严格掌握适应证,术后应常规进行胸片检查以排除胸部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肾切除的原因,探讨尽可能避免肾切除的对策。方法回顾分析过去11年我院施行肾切除145例。结果肾、输尿管结石并无功能54例,肾结核38例,肾、输尿管及其他部位肿瘤35例,肾损伤7例,畸形7例,肾血管性疾病3例,非特异性输尿管炎1例。结论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可最大限度地避免肾切除。  相似文献   
9.
30例晚期肾结核患者诊断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晚期肾结核的发病原因及其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病理学诊断的晚期肾结核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临床症状表现为膀胱刺激症状(90.00%).血尿(66.67%),腰痛(26.67%)。病程不超过半年者7例(23.33%).其中5例患肾功能已丧失。实验室检查尿常规100%(30/30)结果异常.红细胞沉降率81.82%(18/22)异常升高.结核杆菌及其抗体检测阳性率偏低。静脉尿路造影57.14%(16/28)患侧不显影。B超检查均提示患肾积水、结构紊乱等改变。结论:肾结核临床症状不典型以及部分患者的早期隐匿无症状,是导致晚期肾结核发生的重要原因。肾结核的正确诊断首先有待于临床上对其临床特点及其不典型的变化趋势有足够的认识和警惕.其次是应对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0.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临床见习课程教学质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受所见习病种、病例数的制约,以及患者配合教学的意识不足,临床见习课的教学质量也因此受到明显的影响。对此,采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虚拟病人”来辅助教学,有望使上述局面得到改善,从而提高临床见习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