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指宫内或出生时窒息,缺氧缺血引起的脑细胞损伤、代谢障碍所致的脑病症状,是新生儿时期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在我国每年约有25万名婴儿因该病可能成为伤残或低智能儿童。因此提高对本病的防治水平尤为重要。近年来由于对本病的广泛深入研究,新的认识和治疗措施报道较多,本文就治疗现状综述如下。1 综合治疗措施1.1 保持呼吸道通畅 维持正常体温、维持充分的通气、持续吸氧,以避免或纠正低氧血症及CO_2潴留,阻断脑细胞因缺氧缺血所致的病理生理过程的继续恶化。如患儿呼吸道有分泌物,应及时抽吸,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有条件的医院宜早上呼吸机。体温过高,脑细胞代谢加快,使其对缺氧不易耐受。低温对脑组织损害明显减轻,其机制不单是降低脑代谢,还与抑制氧自由基(OFR)、兴奋性氨基酸的产生及减轻脂质过氧化有关。临床上根据新生儿体温的特点,强调保暖的重要性。能否对HIE进行亚低温疗法,有待进一步研究。1.2 维持正常血压,保证组织灌注,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脑血管受缺氧缺血性损伤后,其自动调节功能降低,颅内灌注压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肺出血是新生儿疾病中的危重临床症候,有报道死亡率98.4%。因此,早期诊断治疗及预防本症的发生显得极为重要。笔者就我院1995.1~1997.12月死亡的64例新生儿中确诊为肺出血死亡的38例作为分析对象,结合文献讨论本症的早期诊断和防治。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简称新生儿冷伤,亦称新生儿硬肿症,系指新生儿时期由多种原因(寒冷,早产,感染,窒息等)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及水肿,常伴有低体温及多器官功能低下,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多见.该病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病及多发病,中度以上患儿常合并多种并发症,尤以肺出血为甚,其逆转率低,死亡率高,严重威胁生命.本文目的在于探讨新生儿硬肿症并发肺出血的临床因素,并提出防治措施,以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4.
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对照组40例.诊断标准及中毒程度均按1974年卫生部公布的《有机磷农药中毒诊断标准和处理原  相似文献   
5.
右旋糖酐铁片剂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右旋糖酐铁片剂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疗效。方法:对130例缺铁性贫血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以右旋糖酐铁片剂,硫酸亚铁片剂口服治疗。结果:右旋糖酐铁组治愈率85.0%,总有效率97.5%,硫酸亚铁组治愈率44.0%,总有效率86.0%,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结论:右旋糖酐铁对小儿缺铁性贫血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小儿听力障碍严重影响和危害家庭的幸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作为医生和家长都希望聋哑儿听力重建,再造语言.本文做了追踪观察和回顾性调查研究.现将我们汇总调查的聋哑儿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参麦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硬肿症3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硬肿症是引起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微循环障碍和凝血机制异常是致病关键。为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我院2001年6月~2004年6月应用参麦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1病历资料患儿男性,生后嗜睡、少动、拒奶1,天于1996年12月2日住院,系第1胎,第1产,7月早产,哭声弱,未发生窒息,人工喂养。其母产前3天确诊双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腹膜炎、胸腹腔积液。查体:体温36℃,脉搏120次/min,呼吸30次/...  相似文献   
9.
婴儿维生素K缺乏症常可导致多器官出血,其中以颅内出血最为严重,起病突然,病死率高。1999—2004年,我院共收治婴儿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3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肺炎支原体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近年来,肺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明显增加。1999~2002年,我们应用红霉素与阿奇霉素序贯治疗40例,并与传统的仅用红霉素治疗的38例患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