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建立广州市脑卒中患者病耻感量表的常模,为评估脑卒中患者病耻感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区域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广州市6个行政区域的1464名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脑卒中患者病耻感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广州市脑卒中患者病耻感量表总分为(34.11±19.78)分,各维度得分:躯体障碍得分为(39.11±25.36)分、社会交往得分为(41.99±26.78)分、受歧视经历得分为(18.96±18.37)分、自我感受得分为(37.50±24.09)分;以性别、卒中发生次数、是否需要照顾者、年龄组、卒中类型及病程建立分类常模,并分别以P25,、P 50、P75、P95为界将脑卒中患者病耻感量表总分从高到低依次划为非常高、高、中等、较低和低5种状态。结论针对脑卒中患者病耻感量表建立的常模具有良好的代表性,可以作为广州市脑卒中患者病耻感测评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2.
背景 心理-社会因素是卒中后抑郁(PSD)重要的发病机制之一,病耻感给患者带来的认知、情绪和行为的改变可能与PSD的发生密切相关,却很少被重视。目的 探讨病耻感与首发卒中患者PSD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设计和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9年7-12月就诊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广东三九脑科医院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的首发卒中患者299例。记录患者人口学资料和卒中病史资料。使用卒中病耻感量表(SSS)、9条目患者健康量表(PHQ-9)、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患者卒中后1个月时病耻感、抑郁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共纳入299例首发卒中患者,完整随访221例,脱落78例。根据PHQ-9评分分组,PSD组65例(29.4%,PHQ-9评分≥5分),非PSD组156例(70.6%,PHQ-9评分为0~4分)。PSD组SSS总分及躯体障碍、社会交往、受歧视经历、自我感受、PHQ-9、mRS评分均高于非PSD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HQ-9评分与SSS总分及躯体障碍、社会交往、受歧视经历、自我感受、mRS评分呈正相关(rs=0.606、0.319、0.441、0.369、0.616、0.389,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SS总分是首发卒中患者发生PSD的影响因素〔OR=1.263,95%CI(1.158,1.379),P<0.05〕。结论 首发卒中患者早期的病耻感对PSD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应采取相应措施,警惕PSD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病例男,40岁,因“鼻阻伴左鼻腔反复出血2个月余”入院。入院查体:鼻部左侧稍隆起,无压痛,左侧鼻腔内可见一灰白色新生物堵塞左侧鼻腔,质韧,表面稍欠光滑,触之易出血。鼻中隔被推移向右侧,鼻黏膜充血、肿胀,右侧下鼻甲肥大,左侧中、下鼻甲窥视不见。纤维鼻咽镜经右侧鼻腔检查:鼻咽部未见异常,左侧后鼻孔内见一灰白色新生物堵塞。鼻部CT检查:左侧鼻腔内充塞软组织影,未见骨质破坏;左侧上颌窦内见一圆形不透光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基于CT首过灌注成像预测左心室重构冠脉斑块患者临床价值。方法:冠脉斑块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CT首过灌注成像检查,采用超声随访左心室重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发生左心室重构28例,发生率为23.3%。左心室重构组基底部与中间部的虚拟平扫(VNC)及碘分布值(Overlay)都高于非左心室重构组(均P<0.05)。左心室重构组的冠脉斑块特征与非左心室重构组对比差异也都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基底部与中间部的VNC与Overlay、冠脉斑块特征等预测左心室重构的最大曲线下面积都超过了0.700。结论:CT首过灌注成像可有效预测冠脉斑块患者左心室重构的情况,可提供更多的影像信息,可有效反映患者心肌功能。  相似文献   
5.
脑卒中在其流行病学、危险因素等方面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研究证实女性一生中经历的不可逆事件如妊娠、分娩等生殖因素会对女性终生的脑卒中发病风险产生较大影响,国外已对此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并提出将对女性脑卒中风险的干预提前到妊娠期,相比较而言国内临床对此关注偏少。本研究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女性生殖相关因素与脑卒中的研究,旨在完善医务人员对女性特有危险因素的病史采集,加强生殖相关因素的筛查、治疗及健康宣教,从而降低其终生脑卒中风险;同时或将弥补女性在此方面的防治知识空白,赋予女性及其家属更多的理解及应对自身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23例人工耳蜗植入患儿再植入的原因、处理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9年6月行人工耳蜗再植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再植入的原因、处理方法及预后。结果人工耳蜗植入后造成再植入的原因:外伤1例,手术固定电极不良1例,术区感染5例,排除言语处理器、手术植入及患者自身原因的助听效果差2例,不明原因植入体故障14例。5例感染患者均为一期行人工耳蜗取出,感染控制后行二期人工耳蜗手术,均为单耳再植入,2例同侧植入,3例对侧植入。23例患者首次均为右耳单侧植入,再次植入时2例患者行双侧人工耳蜗植入,3例患者改为对侧再次植入。再植入术后随访1个月至5年10个月,1例患者术中出现井喷,术后眩晕,3d后缓解;1例患者出现头皮下血肿,术后2周内自行吸收。所有患者术后人工耳蜗听声效果正常。结论人工耳蜗再植入的原因有外伤、手术原因、感染、助听效果差、植入体故障,其中植入体故障和感染是儿童人工耳蜗再次植入的主要原因。再植入手术不影响人工耳蜗的效果,并发症发生率较初次手术无明显提高。为了减少人工耳蜗再植入,提倡精准的微创人工耳蜗植入预防并发症发生,同时加强对患者家长的教育,减少外伤等造成的人工耳蜗故障。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女性特异性卒中风险预测指标体系。方法 2018年6-10月,采用滚雪球法选取22名来自高校及医疗机构的专家,采用德尔菲法对基于文献分析所形成的女性特异性卒中风险预测指标体系初稿进行2轮专家咨询,最终确立女性特异性卒中风险预测指标体系。结果 2轮专家咨询中,专家积极程度分别为88.0%、95.5%;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83;协调系数分别为0.461和0.476,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所构建指标体系包含24项指标,涵盖传统危险因素、妊娠相关危险因素、激素相关危险因素、女性更常见的危险因素以及行为相关危险因素等5个方面。结论初步构建了女性特异性卒中风险预测指标体系,可作为女性特异性卒中风险预测模型的结构框架。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医学叙事能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护理管理者制定临床护士医学叙事能力培训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应用医护人员医学叙事能力量表对292名临床护士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临床护士医学叙事能力条目均分为(5.41±0.72)分,关注倾听、理解回应、反思再现维度条目均分分别为(5.40±0.70)分、(5.38±0.82)分、(5.46±0.80)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叙事医学/叙事护理知晓程度及同事关怀程度是临床护士医学叙事能力的影响因素(均P<0.01)。结论临床护士医学叙事能力处于中等水平,主要的影响因素为叙事医学/叙事护理知晓程度及同事关怀程度。护理管理者应根据其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培训策略,提升临床护士医学叙事能力。  相似文献   
9.
胡瑞丹  郑虹 《四川医学》2007,28(3):342-343
1临床资料 患者,女,8岁。因反复左耳流脓4^+年,加重2^+月,发热,耳痛,眩晕,呕吐7d,于2006年4月2日人院。患者4^+年来左耳反复流脓,无明显诱因,间断有耳痛,无发热耳鸣,眩晕。于当地医院诊断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间断口服抗生素,以滴耳液滴耳(具体用药及剂量不能提供)治疗,可缓解症状。2^+月前再次发作,脓液量多,有明显异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