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Randall’s斑是肾乳头尖部或其周围的间质组织中出现结晶沉淀的现象,随着结晶沉淀残留,最终发展为尿路结石。这一观点被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因此Randall’s斑的研究对揭开结石形成之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Randall’s斑发现、Randall’s斑尿石学说、Randall’s斑发生机制、Randall’s斑形成起始部位和成分、Randall’s斑与尿路结石和尿液关系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Randall's斑是肾乳头尖部或其周围的间质组织中出现结晶沉淀的现象,随着结晶沉淀残留,最终发展为尿路结石.这一观点被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因此Randall's斑的研究对揭开结石形成之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Randall's斑发现、Randall's斑尿石学说、Randall's斑发生机制、Randall's斑形成起始部位和成分、Randall's斑与尿路结石和尿液关系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方海伟  程跃  王国耀  蒋军辉  胡嘉盛 《现代实用医学》2009,21(11):1175-1175,1179,F0003
目的探讨后肾腺瘤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特点,提高对后肾腺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复习文献中关于后肾腺瘤的完整资料并结合我院收治的1例患者资料。结果术前考虑肾良性肿瘤,行腹腔镜下左肾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证实为后肾腺瘤。结论后肾腺瘤是一种少见的肾脏良性肿瘤,其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主要依靠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诊断。该瘤的生物学行为通常认为是良性,单纯肿瘤切除或肾切除术即可达到治愈目的,但应严密随访。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大黄素对人膀胱癌细胞BIU87凋亡及凋亡诱导因子(apoptosis inducing factor,AIF)和核酸内切酶G( Endonuclease G,Endo G)的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大黄素的抗癌机制. 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的人膀胱癌细胞株BIU87,分别加入大黄素和Caspase抑制剂Z-VAD-FMK共同培养.实验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Z-VAD-FMK组、大黄素组、大黄素+Z-VAD-FMK组.采用甲基噻唑(MTT)比色法测定不同浓度大黄素在不同作用时间内对体外培养的BIU87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RT-PCR检测各组细胞AIF和Endo G mRNA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AIF和Endo G蛋白的表达. 结果 MTT检测显示,大黄素的浓度越高、作用时间越长,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越强.根据IC50值,选择80 μmol/L的大黄素干预72 h作为干预条件.大黄素组细胞凋亡率为(44.57±1.52)%,大黄素+Z-VAD-FMK组为(35.58±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和蛋白质印迹结果显示,大黄素+Z-VAD-FMK组中AIF mRNA和蛋白为1.74±0.11、2.59±0.13,大黄素组为1.36±0.08、1.89±0.14,空白对照组为0.37±0.02、0.53±0.11,Z-VAD-FMK组为0.42±0.06、0.44 ±0.07,大黄素+Z-VAD-FMK组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黄素+ Z-VAD-FMK组中Endo G mRNA和蛋白为2.28±0.15、3.31±0.36,大黄素组为1.85±0.13、2.15 ±0.27,空白对照组为0.53±0.07、0.71 0.16,Z-VAD-FMK组为0.61±0.04、0.67±0.22,大黄素+Z-VAD-FMK组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大黄素可上调膀胱癌细胞BIU87中AIF和Endo G的表达,通过启动非Caspase依赖途径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Survivin启动子驱动LRIG1基因表达的重组腺病毒Ad-Surp-LRIGl,并检测其对人膀胱癌细胞BIU87生长的影响.方法:将经同源重组产生的重组腺病毒Ad-Surp-LRIGl在293细胞中大量扩增并通过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测其滴度.用Ad-Surp-LRIGl和Ad-LRIGl分别感染人膀胱癌细胞BIU87及人膀胱上皮永生化细胞SV-HUC-1,MTT法评估Ad-Surp-LRIGl和Ad-LRIGl对BIU87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当感染复数(MOI)=25时,Ad-Surp-LRIGl在BIU87细胞中的转染效率为74.56%,在SV-HUC-1细胞中转染率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64,P<0.05);Ad-LRIGl在BIU87细胞中的转染效率为68.27%,在SV-HUC-1细胞中转染率为72.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5,P>0.05).Ad-Surp-LRIGl和Ad-LRIGl在BIU87细胞中的转染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6,P>0.05).与PBS相比,Ad-Surp-LRIGl和Ad-LRIGl均能明显抑制BIU87细胞的生长,转染后第4天这一差异显著(F=15.96,P<0.05),而Ad-Surp-LRIGl组和Ad-LRIGl组细胞生长速度无明显差异.结论:成功构建了含有Survivin启动子驱动LRIG1基因的重组复制腺病毒Ad-Surp-LRIGl并鉴定正确,Ad-Surp-LRIGl能选择性转染人膀胱癌细胞BIU87,在体外能明显抑制膀胱癌细胞BIU87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克隆Survivin启动子的有效片段,并检测其在人膀胱癌细胞株BIU87和人正常膀胱上皮细胞SV-HUC-1中的转录活性。方法用PCR扩增Survivin基因的启动子片段,克隆入荧光素酶报告质粒pGL3-Basic,构建pGL3BSurvivin重组质粒,用脂质体法瞬时转染BIU87及SV-HUC-1中,检测Survivin启动子在细胞中的转录活性。同时构建含CMV启动子的pGL3BCMV重组质粒作为阳性对照。48h后收集转染细胞与荧光素酶底物反应,检测荧光素酶活性。结果成功克隆440 bp的Survivin基因启动子,并构建了携带有Survivin基因启动子的pGL3Basic真核表达载体,转染BIU87细胞后的荧光素酶活性为2 286.98±440.21,而SV-HUC-1荧光素酶活性为12.32±1.1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本实验成功克隆的Survivin启动子在BIU87细胞中表现出较高的肿瘤特异性活性,其有可能作为调控元件用于膀胱癌的靶向性基因治疗。  相似文献   
7.
谢国海  严泽军  程跃  蒋军辉  胡嘉盛 《现代实用医学》2011,23(12):1343-1345,1347,1316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人膀胱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人膀胱癌细胞株BIU87裸鼠移植瘤模型,并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大黄素组、Caspase抑制剂(Z-VAD-FMK)组及大黄素+Z-VAD-FMK组]。观察各组裸鼠移植瘤生长情况并绘制肿瘤生长曲线,4周后处死全部裸鼠,取出肿瘤组织,称瘤质量;HE染色观察肿瘤细胞形态,RT-PCR检测各组肿瘤组织中线粒体蛋白凋亡诱导因子(AIF)和核酸内切酶G(Endo G)的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肿瘤组织中AIF和Endo G蛋白的表达。结果大黄素组肿瘤生长速度明显慢于其他3组,大黄素组和大黄素+Z-VAD-FMK组肿瘤较其他2组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1),大黄素组与大黄素+Z-VAD-FMK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0.01)。大黄素+Z-VAD-FMK组中AIF和Endo G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1)。结论大黄素能够明显抑制人膀胱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其机制可能部分与大黄素可上调膀胱癌细胞BIU87中AIF和Endo G的表达,通过启动非Caspase依赖途径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同一医师在不同阶段应用中国商环进行包皮环切术的手术效果,探讨中国商环包皮环切术的学习曲线。方法回顾分析本院为同一医师完成的30例中国商环包皮环切术的临床资料。按手术先后次序分为A、B和C3组,每组10例,以10例为一手术学习曲线阶段。比较各阶段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中转传统包皮环切手术率、术后受者对外观满意率,分析不同阶段的手术效果。结果A组手术时间(10.5±2.4)min显著长于B组手术时间(5.6±1.8)min和C组手术时间(5.1±1.5)min(P〈0.01);B组手术时间长于C组手术时间,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出血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1例在剪除过长包皮时损伤阴茎干背侧皮肤,2例改传统包皮环切术。B组和C组术中无并发症,无中转传统包皮环切手术的病例。A组有1例受者对术后外观不满意,B组和C组受者均对术后外观满意。结论中国商环包皮环切术是对传统包皮环切术的简化和改进,通过约10例的训练后即可达到较熟练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膜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巨大肾肿瘤的手术经验及技巧。方法:回顾分析为5例巨大肾肿瘤患者行肾部分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肾动脉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期并发症、患肾功能恢复等情况。结果:5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或行根治性切除术,中位手术时间105.0(90.0~115.0)min,中位肾动脉阻断时间29.0(25.0~31.0)min,术中出血量150.0(110.0~250.0)mL,术后引流量330(280~360)mL,术后下床活动时间3.0(3.0~4.0)d,术后住院时间8.0(7.0~9.0)d。术后3~6个月肾小球滤过率提示肾脏血供良好,无明显肾功能损害等异常。结论:腹膜后腹腔镜巨大肾肿瘤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术中沿包膜完整切除肿瘤、紧密缝合集合系统及应用分层免打结缝合、"2+1"缝合法是达到肿瘤切缘阴性、缩短热缺血时间、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成年男性包皮环切手术标准化和培训可显著降低因手术引起的并发症发生率。由于目前国内外尚无可供参考的成年男性包皮环切手术标准化方案和培训制度,使得临床医生开展成年男性包皮环切手术的质量无法保证。为了建立成年男性包皮环切手术标准化和培训制度,便于临床医生和相关医护人员学习和掌握包皮环切器的临床应用技巧,以中国商环(简称"商环,ShangRing")包皮环切技术为例,根据商环的技术特点和临床实践经验,特别制订了商环包皮环切手术标准化方案,并将其标准化操作运用于临床。方法:采用商环包皮环切手术标准化方案对328例受术者(年龄18~58岁,平均27.8岁;已婚134例,未婚194例;包茎25例,包皮过长303例)进行包皮环切手术。对手术时间、疼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术后并发症、包皮创口愈合时间、术后外观满意情况进行观察和随访。结果:手术时间为(4.70±1.31)min。手术时受术者疼痛(VAS)评分为(0.24±0.59)分,术后24h疼痛评分为(1.59±0.95)分,去环前24h内疼痛评分(1.72±1.11)分,去环时疼痛评分为(2.72±1.37)分。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为术后感染0.6%(2/328)、出血0.6%(2/328)、伤口裂开0.6%(2/328)和水肿4.89%(16/328)。在发生出血和伤口裂开的受术者中无1例需要缝合。术后包皮创口完全愈合时间为(20.30±6.69)d。受术者对术后外观满意率99.7%(327/328)。结论:商环包皮环切术具有手术方式易于标准化、手术时间短、术中疼痛轻、术后无须特殊护理、容易完整保留系带,并完全暴露冠状沟、术后外观满意度高、受术者易于接受等优点。初步证明了中国商环包皮环切手术标准化方案的可接受性,严格按照此方案实施手术和随访护理,能最大化地实现商环包皮环切技术的诸多临床优势,将并发症发生率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