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改良碳青霉烯类失活试验(mCIM)联合EDTA碳青霉烯类失活试验(eCIM)在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表型筛查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9年1月-2020年12月临床240株肠杆菌科细菌,其中CRE 120株,敏感菌120株,...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大黄素增强胰腺癌吉西他滨化疗敏感性的作用及其机制,本研究诱导建立耐100 nmol·L-1吉西他滨的人胰腺癌SW1990细胞株(SW1990/GZ),在体外实验中,应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凝胶电泳迁移率实验(EMSA)检测细胞中NF-κB活性;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蛋白表达水平;在体内实验中,建立裸鼠胰腺癌原位移植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中蛋白表达。结果表明,大黄素预处理可显著增强吉西他滨对胰腺癌细胞的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大黄素联合吉西他滨可显著抑制胰腺癌原位移植瘤生长;大黄素还可下调体内外胰腺癌中NF-κB及其调控蛋白Bcl-2和Survivin的表达。提示NF-κB在大黄素增敏胰腺癌吉西他滨化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寻找与子宫内膜癌预后相关的lncRNAs分子标签,为预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预后及个体化治疗提供有效指导。方法:下载TCGA数据库中的52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样本,随机分为训练集(n =262)和测试集(n =261)。在训练集中,采用单因素Cox回归结合LASSO回归分析筛选与子宫内膜癌预后相关的lncRNAs分子标签,构建lncRNAs风险评分模型,预测子宫内膜癌预后,并在测试集中验证其预测的有效性。最后,采用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研究lncRNAs风险评分模型预测的高、低风险组之间生物学通路富集的差异。结果:基于LASSO Cox回归分析,一共筛选出13个与子宫内膜癌预后显著相关的差异lncRNAs(P <0.001),并以它们作为分子标签构建lncRNAs风险评分模型,将子宫内膜癌患者划分为高风险组和低分险组;生存曲线分析表明,低风险组患者的总生存期在训练集(P <0.001)和测试集(P <0.001)中均显著优于高风险组。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这13个lncRNAs在训练集(HR =1.08,95%CI:1.06~1.10,P <0.001)和测试集(HR =1.54,95%CI:1.34~1.78,P <0.001)中均为影响子宫内膜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构建lncRNAs分子标签联合临床指标模型并绘制ROC曲线发现,lncRNAs分子标签联合临床指标的模型可进一步提高预测效能。GSEA富集分析表明,细胞周期调控相关的基因集在高风险组中有显著富集,免疫和代谢相关通路则更多地在低风险组富集。结论:本研究确定了与子宫内膜癌预后相关的lncRNAs,基于13 个lncRNAs构建的风险评估模型可作为预测子宫内膜癌预后标志物的分子标签。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紫檀芪(PTS)对脓毒症致大鼠膈肌损伤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通过盲肠结扎穿刺术建立大鼠脓毒症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脓毒症组和PTS组(25 mg/kg),24 h后处死大鼠,采集膈肌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及膈肌损伤评分(DDS);TUNEL染色法检测膈肌组织细胞凋亡;ELISA法测定膈肌组织中IL-1β、TNF-α、IL-6、AST、LDH、CK及MPO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膈肌组织中p-PI3K和p-Akt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较,脓毒症组中DDS评分、细胞凋亡率、IL-1β、TNF-α、IL-6、AST、LDH、CK及MPO含量均明显升高,而p-PI3K和p-Akt蛋白含量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相比脓毒症组,PTS组中DDS评分、细胞凋亡率、IL-1β、TNF-α、IL-6、AST、LDH、CK及MPO含量均明显下调,而p-PI3K和p-Akt蛋白含量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PTS通过PI3K/Akt途径抑制脓毒症致大鼠膈肌损伤。  相似文献   
5.
刘焕兴  陈鸥  丁蓓蓓  胡云双 《免疫学杂志》2020,36(7):623-627,632
目的探讨RA患者MTX对视黄酸相关孤儿受体γt(RORγt)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和Th17/Treg平衡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于我院确诊并使用MTX进行治疗的RA患者89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小剂量MTX维持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开始治疗后3个月抽取外周静脉血,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h17及Treg含量,并分析Th17细胞RORγt甲基化水平,而后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患者治疗后Th17(2.75%±0.83%vs 3.39%±0.74%)及Th17/Treg(0.26±0.09 vs 0.41±0.13)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01),而Treg(7.29%±1.49%vs 6.13%±1.42%)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01)。RORγt(mRNA)(2.98±0.69 vs 4.15±0.78)表达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01)。患者治疗后RORγt序列1(32.21±4.71 vs 40.15±6.58)及序列2(20.73±3.3 vs 25.65±4.61)甲基化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治疗前后RORγt序列1及序列2甲基化水平均与Th17/Treg呈正相关(r=0.345,0.297;P0.05)。结论 MTX能有效抑制RORγt基因的甲基化水平,改善RA患者Th17/Treg失衡的作用,提示RORγt甲基化水平可能参与对Th17/Treg平衡的调节。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甲氨蝶呤片(MTX)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对Th17细胞DNA甲基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某院住院治疗的67例使用MTX口服治疗的RA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集患者治疗前后静脉血检测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计数(PLT)及白细胞介素-17(IL-17),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测定Th17细胞比例,分析PBMC中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γt(ROR-γt)、DNA甲基转移酶1(DNMT1)、DNMT3a、DNMT3b基因mRNA表达水平,并检测ROR-γt基因甲基化程度,分别对患者Th17细胞比例与ESR、CRP、PLT及IL-17水平和ROR-γt基因甲基化程度与IL-17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患者治疗前Th17细胞DNA甲基化程度低,ESR快,CRP及PLT水平高,Th17细胞比例及IL-17水平高,DNMT1基因mRNA表达水平低,ROR-γt基因mRNA表达水平高,ROR-γt基因甲基化比例低;治疗后ESR、CRP及PLT水平显著降低(P<0.05),Th17细胞比例及IL-17水平显著降低(P<0.001),DNMT1基因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01),ROR-γt基因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01),ROR-γt基因甲基化比例显著增加(P<0.05);Th17细胞比例与IL-17水平呈正相关,ROR-γt基因甲基化程度与IL-17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 甲氨蝶呤可通过提高类风湿关节炎患者Th17细胞ROR-γt基因甲基化程度抑制体内IL-17分泌改善和延缓疾病进程,同时此过程有DNMT1酶参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宫颈癌(CC)患者外周血中辅助性T细胞(Th)22和Th17的表达水平。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Th22细胞和Th17细胞在CC、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慢性宫颈炎(CCS)患者外周血中占CD4+T细胞的比率,ELISA法检测血浆中IL-22、IL-17和TNF-α的表达。结果:Th22和Th17细胞及IL-22、IL-17和TNF-α在CC组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量较CIN组和CCS组明显增高(P<0.05);在宫颈癌患者中,Th22和Th17细胞的表达量呈正相关(P<0.05);Th22细胞在宫颈癌中的表达量与肿瘤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Th22、Th17细胞在宫颈癌患者中的表达明显升高,该免疫失衡可能在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