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观察高压氧治疗成年大鼠视神经损伤疗效.方法 使用24只雌性昆明大鼠建立视神经损伤模型, 左眼为视神经损伤眼, 右眼为假手术对照眼,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12只.实验组给予高压氧治疗, 每天治疗1 h, 10 d为1个疗程, 共治疗2个疗程, 对照组呼吸常压新鲜空气.分别在治疗过程中的第3、10、20 d检测实验组、对照组大鼠双眼的F-VEP并进行治疗效果评价.结果 对照组中夹持视神经损伤眼比正常眼F-VEP潜伏期延长 (P<0.05) 、波幅降低 (P<0.05) ;实验组正常眼与对照组正常眼F-VEP数据比较潜伏期、波幅均无明显差异 (P>0.05)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视神经损伤眼F-VEP数据比较潜伏期提前 (P<0.05) 、波幅增高 (P<0.05) ;不同时间点测得的F-VEP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实验大鼠视神经损伤模型建立是成功的;高压氧治疗在视神经未损伤眼中不会引起差异 (P>0.05) , 高压氧治疗是有效的;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损伤视神经恢复越好.  相似文献   
2.
癌钙调蛋白(oncomodulin,OM)作为钙结合蛋白的一种,逐渐为我们熟知.近年来有研究证实,OM源于活化的炎症细胞(中性粒细胞),是体内先天免疫系统和神经元之间一种有效的生长促进信号,通过炎症反应诱导的OM是受损视神经轴突再生的关键.OM的促视神经轴突再生作用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就近年来OM作用机制和炎症诱导下OM与视神经再生关系方面的研究和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埃博霉素D治疗大鼠视神经损伤(TON)的治疗效果。方法 42只健康SD大鼠分成埃博霉素D治疗组(1.0 mg/kg埃博霉素D腹腔注射)和等量DMSO溶剂对照组,3 d/次给药治疗直至28 d,首次给药次日建立大鼠TON模型。在3、7、28 d时运用活体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检测,免疫荧光检测,Western blot检测对两组大鼠视觉通路特性,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数量,受损轴突再生标志物蛋白GAP43表达水平,以及视网膜和视神经Tau及其pTau-396/404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 治疗组相对于对照组在3 d和28 d两个检测时间点中RGC的丢失率都显著下降(3 d下降19.12%,P=0.032;28 d下降22.67%,P=0.042),然而FVEP未能在治疗终点28 d时在生理上观测到视觉通路的改善(N2波潜伏期相对差异,P=0.236;P2-N2波振幅相对衰减差异,P=0.441)。视网膜中3 d时治疗组相对于对照组总Tau含显著增加(P<0.001),且总Tau和pTau-396/404的含量变化较一致;而在视神经轴突中,7 d时治疗组相对于对照组总Tau水平显著降低(P=0.002),但总Tau和pTau-396/404的变化关系不明显。此外,埃博霉素D的作用可使受损轴突在28 d时仍然表达GAP43。结论 埃博霉素D对外伤性视神经损伤存在保护作用,其可促进损伤RGC的存活,增强存活RGC中胞体Tau的含量,降低受损轴突中Tau的累积,刺激受损轴突持续再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