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0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13例原发闭经及77例继发闭经患者常规进行血清性激素测定,其中原发闭经患者同时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从而分析此类患者病因及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制霉菌素乳膏不同给药方式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7例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者自行给予3%双氧水耳浴清洗外耳道后,在外耳道均匀涂抹制霉菌素乳膏,bid;观察组患者在耳内镜下给予3%双氧水负压吸引清洗外耳道后,用制霉菌素乳膏纱条充分填充外耳道(以纱条可充分涂布制霉菌素乳膏并完全填塞外耳道为宜),隔天1次。两组患者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后真菌转阴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真菌转阴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耳内镜下给予制霉菌素乳膏纱条填塞外耳道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鼓室粘骨膜袋移植床修补鼓膜大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5例前下边缘不足1 m m的鼓膜大穿孔患者在内植法基础上作鼓室粘骨膜袋修补鼓膜,术后6个月评估鼓膜形态、愈合率及听力结果。结果35例患者无一例再发穿孔,2例鼓膜内陷,33例鼓膜形态良好,愈合率94.29%(33/35),30例(85.71%)患者术后气骨导差缩小≥10 dB ,提示愈合后的鼓膜传音功能良好。结论鼓室粘骨膜袋移植床是修补鼓膜大穿孔尤其前下边缘无残边穿孔的一种有效方法,可提高鼓膜愈合率,但可能影响咽鼓管通畅引起鼓膜内陷粘连。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上颌窦口开放联合泪前隐窝入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的疗效。方法真菌性上颌窦炎61例,27例行鼻内镜下上颌窦口开放联合泪前隐窝入路术式(观察组),34例行鼻内镜下单纯上颌窦口开放术式(对照组),术后随访1~2年,比较2种手术径路对真菌性上颌窦炎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81.5%(22/27),好转率为11.1%(3/27),无效率为7.4%(2/27);对照组治愈率58.8%(20/34),好转率为14.7%(5/34),无效率26.5%(9/34),组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上颌窦口开放联合泪前隐窝入路术式视野清晰,能全方位暴露上颌窦窦腔各死角,有利于清除病变组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颈静脉鼓室球瘤的诊断与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静脉鼓室球瘤的诊断与显微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对10例手术和病理证实为颈静脉鼓室球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鼓室球瘤6例,颈静脉球瘤4例;男2例,女8例;平均年龄36岁(19—60岁);以搏动性耳鸣和听力下降为主要症状,其他症状包括耳道流血、面瘫、耳痛。按Fisch分类,A型4耳,B型2耳,C型3耳,D1型1耳。全部病例经显微镜下手术。6例鼓室球瘤肿瘤均全切除;4例颈静脉球瘤中,3例全切除,1例次全切除。术后随访1~11年,6例完整切除的鼓室球瘤均无复发,3例完整切除的颈静脉球瘤无复发。结论颈静脉鼓室球瘤诊治较为困难,治疗上首选手术,显微手术有利于肿瘤周围血管、神经的处理和有利于肿瘤的完整切除。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抗心磷脂抗体、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抗体、抗滋养细胞膜抗原抗体与习惯性流产患者之间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试剂盒.测定习惯性流产妇女血清中的抗心磷脂抗体、抗绒毛膜抗促性腺激素抗体、抗滋养细胞膜抗原抗体的结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率为24.41%,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抗体其阳性率为29.06%,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抗滋养细胞膜抗原抗体阳性率为24.41%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抗心磷脂抗体、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抗体、抗滋养细胞膜抗原抗体与习惯性流产患者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先天性第一鳃沟瘘管的外科治疗方法 及疗效.方法 对1984年5月至2007年2月收治的23例先天性第一鳃沟瘘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均行碘油造影,5例行单纯瘘管切除术,18例行面神经解剖、部分腮腺切除加瘘管切除术.结果 23例中20例术前碘油造影良好地显示了瘘管的分支和走形.23例中22例完整切除瘘管,随访1~22年无复发,1例瘘管分支深达颈静脉孔,术后半年复发.结论 先天性第一鳃沟瘘管术前应行碘油造影及瘘管CT扫描,了解瘘管的部位和走向,对于反复多次脓肿形成或瘘管位置深者应常规行面神经解剖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先天性外耳道闭锁听力重建的手术方法及其手术效果。【方法】分析1993年1月~2007年4月手术治疗先天性外耳道闭锁87例(91耳),手术采用乳突径路49耳,乳突前径路42耳,根据鼓室、听骨链、前庭窗情况行外耳道、鼓室成形80耳,外耳道成形6耳,外半规管开窗3耳,前庭开窗2耳。【结果】91耳中术后1个月语频区气导听力提高15dB HL以上者73耳(80.2%),其中听力改善30dB HL以上、气-骨导间距小于15dB HL者37耳(40.7%)。随访1~12年,语频听力能保持术后水平者60耳(65.9%),术后外耳道再闭锁或狭窄18耳次,鼓膜外侧愈合9耳次。【结论】听力重建是治疗先天性外耳道闭锁的有效手段,防止外耳道术后再闭锁或狭窄、鼓膜外侧愈合是提高术后远期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颞骨岩部胆脂瘤手术进路。【方法】对11例颞骨岩部胆脂瘤(先天性6例,后天性5例)进行手术治疗,迷路进路5例,颅中窝进路5例,颅中窝-迷路联合进路1例。【结果】1例后天性胆脂瘤经迷路进路胆脂瘤切除术,术后6个月复发需第二次手术,余10例术后随访1~10年未见复发。【结论】颞骨岩部胆脂手术进路的选择取决于病变部位、范围、听力状况,以及是先天性抑或后天性,迷路进路和颅中窝进路是最常应用的进路。如果听力损失少,胆脂瘤较局限或鼓膜完整的先天性胆脂瘤,应选择颅中窝进路;如果听力损失严重,病变侵犯乳突、鼓室、耳蜗及半规管者,应考虑迷路进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鼻用激素联合抗白三烯药物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12月在该科就诊行多导睡眠监测并确诊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儿童40例,治疗前后对40例患儿进行儿童OSAHS疾病特异性生活质量调查(OSA-18)以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检查,并给予患者鼻用激素联合抗白三烯药物(内舒拿+顺尔宁)治疗8周,治疗后半年后复查多导睡眠监测(PSG)检查、OSA-18及血清C反应蛋白检查。结果 (1)患者治疗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血氧饱和指数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治疗后OSA-18评分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治疗后血清C反应蛋白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用激素联合抗白三烯药物治疗对儿童OSAHS的保守治疗有效,能明显改善患儿的缺氧情况及呼吸暂停指数,并能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减少不必要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