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腹腔内急慢性炎症,或因多次手术造成的广泛粘连性肠梗阻,采用保守治疗或多次手术分离粘连,效果仍然不佳的病例在治疗上非常棘手。近10年来,我院采用肠系膜间断固定小肠排列术治疗此种病例9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发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9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2例,年龄24~66岁(平均45岁)。既往均有腹部手术史,原发疾病为:阑尾炎穿孔5例;外伤性肠破裂2例;胃溃疡穿孔并发弥漫性腹膜炎;肠间脓肿;胆囊炎;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各1例。有1次腹部手术史者2例,2次者5例,3次者1例,4次者1例。其中7例曾因肠粘连肠梗阻而行松解术。  相似文献   
2.
竺扬文  邹寿椿 《浙江医学》1999,21(7):425-427
对于肝内胆管结石,尤其合并肝内胆管狭窄的治疗,目前尚未获得满意疗效,术后结石残留率为30.30%,再手术率为37.14%。疗效不佳的最重要原因是肝胆管狭窄未得到有效处理,约占82%以上。1988~1998年间,我科收治肝内胆管结石83例,其中46例(55.42%)并发高位胆管狭窄。采用肝切除、肝门部胆管切开盆式成形、B超引导下肝实质切开肝内胆管切开取石及胆肠吻合为主的联合手术,并配合术中术后胆道镜诊断及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思他宁对肝硬化门脉高压病人行脾切除手术前后门脉压力的影响。方法 :肝硬化门脉高压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病人 2 5例 ,随机分治疗组 (思他宁组 ) 15例 ,对照组 10例 ,术前 1d及术后第 2天用彩色多普勒测定门脉主干内径、血流速度及血流量。手术中开腹后和术毕关腹前分别经胃网膜右静脉分支测得门静脉压力。治疗组在使用思他宁 5min后测门脉压力一次 (思他宁静脉维持 4 8h) ,记录术中出血量、术后第 1天脾窝引流管引出量。结果 :治疗组 :①使用思他宁前后门脉压力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在思他宁维持过程中 ,行脾切除前后门脉压力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②使用思他宁前后和脾切除术前后门脉内径差异无显著性 ,最大流速及血流量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对照组 :①脾切除前后门脉压力、最大血流量及血液流速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②门脉内径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术中出血量 ,术后第 1天腹腔引流管引出量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结论 :周围静脉持续生长抑素维持能降低门脉高压病人脾切除术后的门脉压力 ,降低门脉压力的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门脉血流速率从而降低门静脉血流量。术中及术后使用思他宁能明显减少术中及术后创面渗血  相似文献   
4.
胃一点癌4例     
胃一点癌4例竺扬文邹寿椿陶厚权Subjectheadingsstomachneoplasms/pathology;adenocarcinoma/pathology;stomachneoplasms/surgery;adenocarcinoma/su...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脾切除术100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总结8年多来行腹腔镜脾切除术(LS)的临床经验,探讨L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从1996年4月至2004年11月连续进行了100例15,94例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脾功能亢进,6例为其它脾疾病,其中34例为巨脾。结果 100例15全部完成,1例术后5h需作小切口开腹止血,2例术后需再次腹腔镜探查和清除脾窝积血。平均手术时间2.3h,平均失血160ml。平均术后住院6d。结论 15安全、有效、切实可行,适用于有脾切除指征的原发性和继发性脾功能亢进或其它脾疾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行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迷走神经切断术和胃间质瘤切除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从1995年11月~2005年6月,行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和胃底折替术30例、腹腔镜迷走神经切断术20例(15例采用迷走神经后干切断和前干高选择性切断术,4例行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1例行迷走神经干切断和胃空肠吻合术)和胃间质瘤切除术8例。结果手术时间1.0~4.5h,平均2.5h;24~72h后开始进流质。无术后并发症,术后3—7d出院。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食管裂孔疝、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和胃间质瘤,具有疗效确定、创伤小和恢复快的优点,腹腔镜手术很适合用于上消化道良性病变。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1987一199O年共行胆道手术249例,发生近期胆道蛔虫症12例。观介绍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男3冽;女9例。年龄25岁一74岁,平均462岁。患胆囊结石5例,合并总胆管或肝内胆管结石6冽,胆囊』息肉1例。二、手术方式及发病时间:12例中行胆囊切除术3例,胆囊切除总胆管T字管引流9例。胆道蛔虫症发病时间为2-14天,平均4.4天。三、临床表现;腹痛10例,其中典型到突下钻顶样疼痛3例;发热7例;胆道出血1例;胆级2例:黄适1例,胰腺炎1例。T字管中取出蛔虫4冽,其中2例在更换引流袋时被发现。四、辅助检查:B越发现总胆管蛔虫阴…  相似文献   
8.
Mirizzi综合征是指胆囊颈或胆囊管结石嵌顿引起肝总管狭窄或梗阻,并发胆管炎、阻塞性黄疸和肝功能损害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我院1988年8月至1998年8月收治本病18例,均经手术证实。现结合文献复习及本组资料,就其病理分型、临床特点及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男7例,女11例,年龄32~79岁,平均59岁。病程2年至11年,平均6年。全部病例有黄疸史及反复发作性胆绞痛病史,反复发作胆管炎4例。本组经B超检查均提示有胆囊结石,其中胆囊颈结石12例,合并肝总管(或胆总  相似文献   
9.
1970年,Biedler发现中国仓鼠卵巢细胞接触性脂性抗癌药后可获得耐药性。而且此耐药性是广谱的,此现象被称之为多向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MDR)。之后,其它实验室也相继证明了肿瘤细胞的多向耐药性是普遍存在的现象。1976年,Ling及其同事发现耐药肿瘤细胞的细胞膜上有一种分子量为170kD的糖蛋白含量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胃肠道间质瘤73例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外科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4月至2007年12月手术切除治疗的73例原发性GIST的临床病理资料和治疗方法,并对其预后进行评价.结果 73例GIST施行肿瘤完全切除者68例(其中12例在腹腔镜下完成肿瘤切除术),行肿瘤不完全切除仅取活检者5例,两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66例获随访的患者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1.0%、78.2%、74.1%,根据肿瘤直径和核分裂象计数分级的肿瘤恶性程度风险分级与术后生存率密切相关(P=0.002),极低度及低度风险组与高度风险组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高度重视原发性GIST的初次手术治疗,积极行肿瘤完全切除以提高疗效,对肿瘤恶性程度风险较高者需扩大切除范围,应强调腹腔镜下GIST切除术适应证的选择和肿瘤完全切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