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22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3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逆向十二指肠乳头插管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伴细径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118例胆囊结石伴细径胆总管结石患者,以1:1匹配方式分为对照组(n=59)与试验组(n=59),分别采用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取石术及在此基础上行逆向十二指肠乳头插管取石术;比较两组插管效果、术中与术后临床指标水平、手术前后实验室指标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插管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总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前后ALT、AST、TBI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血清淀粉酶及血清脂肪酶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取石术,腹腔镜下逆向十二指肠乳头插管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伴细径胆总管结石可有效提高插管效果,降低操作难度,促进早期康复,有助于减轻胰腺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3种环糊精为毛细管电泳手性选择剂,研究美索巴莫对映体的拆分方法。方法用区带毛细管电泳模式,探讨β-环糊精、二甲基-β-环糊精和羧甲基-β-环糊精对美索巴莫对映体的拆分之影响,确定拆分美索巴莫对映体的最佳条件。此外,还探讨了手性识别机制。结果以β-环糊精和二甲基-β-环糊精作为手性选择剂时,不能使美索巴莫对映体达到基线分离,而羧甲基-β-环糊精能获得很好的分离结果。结论在拆分碱性药物对映体时,可在低pH下以酸性衍生化环糊精作为手性选择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和厚朴酚(HNK)抑制9L胶质瘤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的作用。方法不同浓度HNK对9L胶质瘤细胞作用后,采用MTT实验评估9L细胞增殖水平,用细胞爬片Hoechst33258荧光染色及DNA Ladder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NK对9L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HNK呈剂量依赖性抑制9L细胞增殖,其48h的IC50为15μg/ml;HNK处理过的9L细胞,经Hoechst 33258染色后细胞核出现明显的凋亡形态学变化,并在DNA琼脂糖凝胶上可见特征性的细胞凋亡梯状条带;HNK阻滞9L细胞周期于G0/G1期。结论 HNK具有抑制9L胶质瘤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增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冠心病患者28例,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和对照组,前者给予辛伐他汀40mg/d口服,治疗前及治疗后2、4周抽取外周血,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单个核细胞,培养7d后对贴壁的细胞进行分析。以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鉴定为FITC标记的荆豆凝集素Ⅰ和Dil(一种亲脂性碳化青荧光染料)标记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双染色阳性细胞为EPCs。计数法比较二组EPCs数目,并对病人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和EPCs数进行相关分析。另取10例冠心病患者血培养EPCs,加入辛伐他汀、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抑制剂Wortmannin后观察对其增殖的影响。结果:辛伐他汀组病人治疗后2周、4周外周血中EPCs明显上升(P<0.01),其变化与LDL-C变化无相关性(P>0.05),体外实验辛伐他汀 Wortmannin组的血EPC数目较辛伐他汀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辛伐他汀能刺激EPCs的增殖,这种作用能被Wortmannin阻断。故辛伐他汀作用可能与激活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5.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外周血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42例CHF患者(CHF组)和16例正常对照者(对照组)外周血CD4 CD25 Treg/CD4 T细胞比例。结果:CHF患者外周血CD4 CD25 Treg/CD4 T细胞比例[(12.2±3.8)%]显著低于对照组[(16.3±5.2)%]。CD4 CD25 Treg/CD4 T比例在缺血性心脏病者[(12.6±4.1)%]与非缺血性心脏病者(12.0±3.7%)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心功能NYHA分级Ⅲ~Ⅳ级者[(10.4±3.2)%]比例明显低于Ⅰ~Ⅱ级者[(13.3±3·8)%]。结论:CHF患者外周血Treg比例减少,且与心功能有一定关系。CD4 CD25 Treg比例降低可能打破了外周免疫耐受,参与了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及其他肿瘤标志物(TM)合理组合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自动生化法检测127例恶性肿瘤(肝癌、胃癌、结肠癌及胰腺癌)患者、60例一般疾病患者和85例体检健康者的血清TSGF水平,应用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血清AFP、CEA、CA19-9、CA125 及CA50等,观察TSGF 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变化规律,计算其阳性率;并与对应的其它TM进行对比分析,评价其诊断价值及意义.结果:肝癌组、胃癌组、结肠癌组及胰腺癌组患者的TSGF 水平均明显高于一般疾病组、健康对照组(P<0.01),一般疾病组TSGF 阳性率也略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消化系统各种恶性肿瘤组患者血清TSGF的敏感性均高于其他TM;TSGF与其他TM联检在各恶性肿瘤组敏感性高达72.22%~100%,将TM两两组合,发现TSGF+AFP、TSGF+CEA、TSGF+CA19-9 及TSGF+CA50 分别在肝癌、胃癌、结肠癌和胰腺癌组中有最高的互补性;进行系列试验时阳性率较低.结论:TSGF 辅助诊断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敏感度高于其他TM,并具有广谱性;TSGF与相关TM的联检能最大程度地提高肿瘤的检出率及特异性,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筛查及诊断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Background The changes of pre-thrombotic state molecular markers(PSMMs) were investigated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 complicated by hypertension(HBP)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 and their significances were evaluated. Methods Totally 70 patients with CAD were divided two groups: group A including 32 patients with CAD, and group B 38 patients with CAD complicated by HBP.All the patients received PCI. The levels of PSMMs were measured before PCI and 20 minutes, 24 hours, and7 days after PCI respectively.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cardiac events after PCI for 6 months. Results(1) Compared with the data before PCI, the changes in von Willrand Factor(vWF), coagulation fators Ⅷ antigen(Ⅷ:Ag), antithrombin Ⅲ(ATⅢ), granular membrane protein-140( GMP-140), factor Ⅱ activity( F.Ⅱa),fibrinogen(Fbg), plasminogen(Plg),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 plasminogenemia activator inhibitor(PAI), and D-dimer were significant at 20 minutes after PCI(P 0.05 or P 0.01), and the changes in vWF,protein C(PC), Fbg, Plg, PAI, D-dimer were significant at 24 hours after PCI in group A(P 0.05 or P 0.01).(2) Compared with the data before PCI, the changes in vWF, Ⅷ:Ag, ATⅢ, GMP1-40, PC, F.Ⅱa, Fbg,PAI, and D-dimer at 20 minutes, 24 hours, and 7 days after PCI were significant in group B(P 0.05 or P 0.01). Conclusions There are significant changes of PSMMs in patients with CAD after PCI, especially in those with CAD complicated by HBP.  相似文献   
8.
9.
郑康  ;张家明 《中国药房》2014,(44):4184-4186
目的:比较盐酸纳洛酮与盐酸纳美芬用于急性酒精中毒催醒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4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昏睡者给予盐酸纳洛酮0.4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 ml中静脉推注,浅昏迷者给予盐酸纳洛酮0.8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 ml中静脉推注,所有患者再给予盐酸纳洛酮20μg/kg(剂量范围1.22.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0 ml中静脉滴注;观察组患者给予盐酸纳美芬0.1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 ml中静脉推注后,浅昏迷者给予盐酸纳美芬0.2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0 ml中静脉滴注,昏睡者给予盐酸纳美芬0.1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0 ml中静脉滴注。两组患者均治疗3 h后评价疗效,观察清醒时间、症状消失时间、用药剂量、平均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清醒时间、症状消失时间、用药剂量、平均住院时间、主治药费、总费用、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纳美芬用于急性酒精中毒催醒较盐酸纳洛酮疗效更显著,且治疗费用较低,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经心外膜行窦房结改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心外膜行窦房结改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用日本大耳白兔17只,全麻下开胸,经颈内静脉穿刺送入4F起搏电报至高右房。静脉推注美多心安和阿托品,测固有心率、行窦房结功能检查;采用消融电报沿界沟处由上至下移动放电,以窦性心率下降30%±5%或出现异位性心律为消融终点。在达到消融终点后即刘及2h分别测定窦房结功能。达到消融终点后2h,沿界沟进一步消融,观察在过度消融时可能出现的反应。消融术结束,采用前固定技术留取标本,供病理学研究。结果在达消融终点后即刻有12只动物(70.59%)的心律达到丁靶心律,有5只(29.41%)出现丁房性节律;2h后均恢复丁窦性心律,但有3只(17.65%)动物心率未达到靶心率。进一步消融后,有12只仍为窦性节律,其中6只出现丁房室阻滞,4例出现丁房性节律、1例出现了房室交界性心律。在窦房结改良前后测定的窦房结功能指标(CSNRT、sACT)差异无显著性(P>0.05),窦房结改良前后心率差异有显著性(P<0.0D01),而消融终点即捌心率与2h时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病理学研究未见心房壁穿孔,窦房结改良成功者只有部分窦房结细胞发生了凝固性坏死;而最后表现为异位节律者则见窦房结区域遭到了广泛性破坏。结论经心外膜行窦房结改良,可以有效地控制窦性心律,且对窦房结功能无严重影响;并为经心内膜改良窦房结奠定了实验基础。临床上可用于有症状的窦性心率异常加速或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inappfopriate sinus tachycardia,I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