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1.
李宝丽  王秋苓  赵伟  丁文元  张为 《河北医药》2016,(23):3661-3663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应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10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试验组则采用健康教育路径的方式进行。比较2组患者健康教育内容掌握率、满意度、围手术期并发症情况,实施后医生对护士满意度、护士对临床路径实施的满意度等。结果试验组健康教育内容掌握率为94.4%,对照组为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6.3%,对照组为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实施后医生对护士的评价、护士对临床路径实施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患者的健康教育中,能加快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护理行为的规范和护理质量的提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在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治疗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安全性。方法:研究样本为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间收治的90例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对比其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结果:根据两组患者治疗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判断其治疗效果,统计得知,结合组患儿各项指标均较为优异(P0.05)。结论:研究证明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治疗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与安全性均有保障  相似文献   
3.
苏俊彩  庞建华  李雅静  沈英  王秋苓  晏琼 《临床荟萃》2012,27(16):1386-1388
目的 探讨孕期脂联素(ADP)水平变化与妊娠糖尿病(GDM)血脂代谢指标及GDM发病的关系.方法 选取GDM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各60例,采用体外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其血清ADP、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同时测定空腹血糖(FBG)、各项血脂水平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nsulin Resistance,HOMA-IR),并测量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BMI).结果 血清ADP浓度在GDM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5.8±0.6)mg/L vs(8.6±1.1)mg/L(P<0.01);GDM组的HOMA-IR、FINS、FBG、TG、LDL-C、TC均显著高于对照,5.4±1.2 vs2.8±0.7,(18.8±3.1)mU/Lvs(13.6±2.2)mU/L,(6.5±0.9)mmol/L vs(4.6±0.7)mmol/L,(2.5±0.7)mmol/L vs(1.7±0.6)mmol/L,(3.2±0.7)mmol/L vs(2.3±0.5)mmol/L,(5.6±1.0)mmol/L vs(4.2±0.6)mmol/L.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ADP水平与HOMA-IR、FBG、FINS及TG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ADP水平与胰岛素抵抗、高TG血症密切相关,低血清ADP水平参与了GDM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脊柱外科病房老年患者跌倒坠床的常见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护理干预措施,为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对脊柱外科收治的2153例患者病例及护理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跌倒坠床的发生率,分析其发生原因,并提出护理措施.结果 2153例患者中,随访资料完整的患者1942例纳入本次研究.发生跌倒坠床事件9例,发生率4灋.6%.跌倒坠床患者中65岁以上6例,占66.7%;颈椎病7例,均为脊髓型,腰椎退行性疾病2例;床旁跌倒2例,走廊5例,卫生间2例.跌倒造成胫腓骨骨折1例,上肢关节脱位1例,其余均为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挫伤.结论 脊柱外科病房老年患者跌倒坠床事件的发生与患者疾病特点、预防教育不足、护理意识不强及缺乏有针对性的系统管理措施等问题有关,针对以上原因施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跌倒坠床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的同时,也对陪护进行护理干预,旨在提高陪护人员的素质及观察能力,研究对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的住院患者22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共128例,对照组100例,试验组对患者陪护人员采取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培训考核,对照组未对患者陪护人员采取专门的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陪护人员的满意度、患者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陪护人员满意率为96.1%,对照组为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605,P<0.01);试验组患者满意率为99.2%,对照组为8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135,P<0.01).结论 通过护理干预陪护人员,可以提高陪护人员及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差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 ,我国患病率已达11.6 % [1] 。随着年龄的增加 ,高血压的患病率增高 ,同时由于人口的老龄化 ,老年高血压病明显增多。据统计 6 0~ 6 4岁组高血压患病率约为 30 % ,6 5岁以上组为 4 0 %。高血压与脑卒中、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及肾功能不全等疾病的发生有直接联系 ,而老年高血压患者引起心血管和肾脏疾病的危险性较中青年患者明显增加[2 ] 。疾病本身及各种并发症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 ,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高血压的治疗目前仍以口服药物为主 ,大部分患者需长期或终生服药。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就显…  相似文献   
7.
王秋苓 《临床肺科杂志》2014,(11):2092-2094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予以阿奇霉素静脉滴注并序贯口服治疗,治疗组30例在静脉滴注并序贯口服阿奇霉素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口服,对比两组患者总有效率,观察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体征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也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6.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与孟鲁司特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孟鲁司特可有效改善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症状,缩短病程,提高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优化流程在脊柱外科术后硬膜外血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脊柱外科自2011 年1月至2014 年12月收治的13 895例患者及实施优化流程护理后自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4 569例患者病例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 年12月收治的13 895例患者中,共发生术后硬膜外血肿37例,归为对照组.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4 569例患者中,发生术后硬膜外血肿4例,归为优化流程组.比较2组患者术后硬膜外血肿的发生率、发现时间及清创手术前后的肌力等级等指标.结果 对照组血肿发生率为2.67%,优化流程组为0.88%;对照组血肿发现时间为(3.5±1.34)h,优化流程组为(0.81±0.68)h;对照组清创手术前肌力为(2.02±1.03)级,优化流程组为(2.50±0.50)级.对照组清创手术前后肌力等级之差为(1.40±1.15)级,优化流程组为(2.51±0.50)级.2组对比除清创术前肌力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脊柱外科应用优化护理流程可显著降低术后硬膜外血肿的发生率,对已发生硬膜外血肿的患者可实现早发现、早治疗,明显提高患者预后,是促进患者康复,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跨理论模型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患者行为模式改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微创脊柱外科住院行经皮椎间孔镜手术的患者14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7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模式,试验组应用跨理论模型,评价患者处于不同行为阶段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本研究干预后试验组行为模式正确率、行为阶段患者的比率及改变不良生活行为模式阶段跨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跨理论模型应用于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患者的行为模式改变中,能够有效改变患者的生活行为模式,同时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清肺平喘汤联合西药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效果以及对患儿肺功能保护、免疫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抽选2015年10月至2017年11月于我科就诊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115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55)。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清肺平喘汤治疗。比较治疗后临床效果,记录患儿治疗前后肺功能、免疫功能变化,对比两组患儿胸闷、咳嗽、喘息、哮鸣音改善时间,记录治疗期间两组患儿发热、恶心呕吐、腹痛、头晕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78.18%(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表达水平均有提高,且观察组患儿以上指标均分别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胸闷、咳嗽、喘息、哮鸣音等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CD4+、CD8+、CD4+/CD8+等免疫功能指标表达水平均有提高,二者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儿均有出现发热、恶心呕吐、腹痛、头晕等不良反应,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8.33%,低于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25.45%(P<0.05)。结论:给予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清肺平喘汤联合西药治疗,可改善患儿肺功能,恢复机体免疫功能,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安全性高,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利于患儿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