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0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自从1967日本报道第1例川崎病[1]以来,陆续有50多个国家报道了该病。随着对川崎病的不断认识、研究和随访,川崎病再发的病例也逐渐增多。川崎病再发的病因不明,临床表现复杂。现对2006年1月至2013年6月本科收治的再发性川崎病1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川崎病再发的临床特点,旨在提高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PBPV)治疗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PS)的临床疗效.方法 总结近11年经临床、心电图、X线及超声心动图证实为单纯PS 48例.行瓣膜扩张术前先确定PS的类型和测量瓣环大小,球囊直径选择比瓣环径线大20% ~ 40%,扩张后即刻测肺动脉与右心室跨瓣压差(△P),观察比较PBPV后肺动脉瓣开放、射流及肺动脉瓣、右房室瓣反流情况.结果 48例患者中38例采用单球囊,10例双球囊扩张,均扩张成功,无任何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PBPV是治疗单纯PS安全、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无严重并发症,已成为治疗PS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川崎病(KD)并发肠梗阻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4例KD患儿并发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KD并发肠梗阻以呕吐、腹胀为主要表现,通过腹部立位X线片可诊断,根据肠梗阻类型可经保守治疗或手术干预,预后良好。结论KD可引起胃肠道并发症,出现肠梗阻,其有可能成为KD首发症状。在收治肠梗阻患儿时,要密切观察患儿临床症状变化,避免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小板计数(PLT)升高在小儿重症肺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肺炎患儿100例,其中重症肺炎患儿50例,普通肺炎患儿50例;收集同期进行健康体检者50例,分为重症肺炎组、普通肺炎组、正常对照组3组,比较各组血小板计数水平是否存在差异。同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评价血小板计数升高在预测小儿重症肺炎的诊断价值。结果重症肺炎组患儿平均血小板计数为(452.2±20.71)×10^9/L,普通肺炎组为(386.1±19.98)×10^9/L,正常对照组为(191.6±6.88)×10^9/L;重症肺炎组和普通肺炎组患儿血小板计数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重症肺炎组患儿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普通肺炎组(P〈0.05)。曲线下面积为0.910,95%可信区间为0.814~0.968,当血小板诊断界值为438.0×10^9/L时,约登指数为0.7123,灵敏度为0.897,特异度为0.816,此时阳性预测值为0.788,阴性预测值为0.912,OR值为32.5,阳性似然比为4.87,阴性似然比为0.13。结论肺炎患儿血小板计数升高,重症肺炎患儿升高更明显,血小板计数升高可以作为重症肺炎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以下简称育英儿童医院)住院儿童近12年死亡原因及死亡儿童的性别、年龄分布情况。方法:对2000-2011年儿童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ICD-10国际疾病分类标准,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00-2011年育英儿童医院住院儿童死亡病例共539例,男:女约为2.12:1,农村:城市约为1.72:l。在所有年龄段中,〈1岁儿童死亡比例最高。各年龄段死亡原因不同,新生儿死因顺位前3位为:先天畸形、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新生儿窒息;29d~1岁死因顺位为先天性心脏病、肺炎、败血症;~3岁死因顺位为先天性心脏病、意外中毒损伤、传染病;~7岁死因顺位为意外损伤、先天性心脏病、败血症;~15岁死因顺位为恶性肿瘤、意外损伤、先天性心脏病。结论:加强围生期保健,重视家长健康宣教,强化安全意识,防治环境污染,预防感染可以大大减少儿童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微课结合案例式教学法(CBL)在儿科见习带教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2月10日至7月10日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儿科见习的2016级影像、眼视光、麻醉、预防专业本科生共428人,实施微课结合CBL,其理论成绩与2015级相同专业进行比较,并采用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此教学方法的态度。结果:微课结合CBL在儿科见习带教应用后,学生理论成绩(79.22± 3.25)分,2015级相同专业的成绩为(75.91±1.79)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有利于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和临床思维的形成。结论:微课结合CBL值得在儿科带教中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经导管介入治疗不同类型先天性心脏病(CHD)过程中引起心肌损伤的影响因素。方法介入治疗的患者200例,根据类型分室间隔缺损(VSD组,61例)、房间隔缺损(ASD组,69例)、动脉导管未闭(PDA组,55例)、肺动脉瓣狭窄(PS组,15例);先天性心脏病造影的病例17例(造影组)。所有患者于术前及术后6h、24h抽取静脉血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cTnl)含量,比较各组cTnl水平。根据cTnl的高低判断心肌损伤的严重程度,并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各危险因素与心肌损害的关系。结果217例患儿中,术后cTnl升高159例,正常58例。单因素分析发现心肌损伤与年龄、体重、肺动脉压力、手术时间、封堵器大小、封堵器释放(或球囊扩张)次数及对比剂剂量有关(P〈0.01或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手术时间、封堵器大小、封堵器释放次数、对比剂剂量、体重是心肌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手术时间、封堵器大小、封堵器释放次数、对比剂剂量、体重可能是影响CHD介入治疗心肌损伤程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褪黑素在柯萨奇病毒B3(Coxsackie virus B3,CVB3)感染的病毒性心肌炎小鼠中的保护作用,为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提供新的手段。方法 将64只5周龄的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3 组:正常对照组、实验对照组、褪黑素组。以腹腔注射CVB3建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模型,接种当天记为第0 天,24h后正常对照组、实验对照组每日分别经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褪黑素组每日经腹腔注射溶于乙醇及生理盐水的褪黑素。分别于接种后第7天和第14天从各组随机抽取8只处死,留取心肌组织标本。用苏木素-伊红染色法观察心肌炎症病理改变,蛋白印迹法定量检测Bax、Bcl-2、Cleaved-caspase 9的蛋白水平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组织中Cleaved-caspase 3的表达量。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实验对照组心肌炎症病理评分较高,Bax、Cleaved-caspase 9凋亡蛋白表达水平和Cleaved-caspase 3表达量上调,Bcl-2蛋白水平表达下调,给予褪黑素干预后心肌炎症病理评分降低,并可明显下调Bax、Cleaved-caspase 9凋亡蛋白表达水平和Cleaved-caspase 3表达量,上调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论 褪黑素能够减轻心肌损伤,下调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组织中Bax、Cleaved-caspase 3、Cleaved-caspase 9的表达和上调Bcl-2的表达,从而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提高对川崎病并发胰腺炎临床诊断特点的认识。方法 报道1例川崎病合并胰腺炎患儿的诊治过程,并综合回顾文献。结果 男性,4岁,因“颈部肿块、腹痛、呕吐”入院。入院后出现发热、皮疹、结膜充血、指端脱皮,查体淋巴结肿大、杨梅舌,诊断为川崎病;有腹痛、呕吐表现,血淀粉酶、尿淀粉酶、血脂肪酶水平明显升高,且腹部B超提示胰腺肿大,诊断胰腺炎。回顾文献,包括本例共11例,其中男9例,女2例;年龄3~18岁。1例患儿胰腺炎的表现早于川崎病出现;4例晚于川崎病;其余6例患儿入院时同时具有川崎病、胰腺炎表现。结论 川崎病并发胰腺炎临床上非常少见。在川崎病的整个诊疗过程中,尤其是发病2个月内的患儿,如有腹痛、呕吐、黄疸等表现,需警惕并发胰腺炎可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NT-proBNP)水平在急诊患儿心脏疾病预测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病例-对照和快速定量检测卡对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期间收住我院急诊科的59例心脏疾病患儿(心脏病组,其中先天性心脏病组37例,获得性心脏病组22例)和30例非心脏疾病对照组患儿进行血浆NT-proBNP的检测,比较各组之间血浆NT-proBNP水平是否存在差异。同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评价血浆NT-proBNP水平在预测急诊患儿心脏疾病中的价值。结果:心脏病组患儿平均血浆NT-proBNP含量为(2 447.83±1 878.84)pg/mL,对照组患儿平均血浆NT-proBNP含量为(438.87±359.49)pg/mL。心脏病组血浆NT-proBN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先天性心脏病组平均血浆NT-proBNP含量为(2 532.19±2 032.98)pg/mL,获得性心脏病组平均血浆NT-proBNP含量为(2 305.95±1 621.99)pg/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9)。心脏病组患儿X线胸片显示心胸比与血浆NT-proBNP含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03。血浆NT-proBNP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7(95%可信区间为0.848~0.966)。当NT-proBNP诊断界值为851.5 pg/mL时,约登指数最大,为0.714,灵敏度为0.814,特异度为0.90,此时阴性预测值为0.73,阳性预测值为0.942,OR值为44。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对是否患有心脏疾病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但不能区分是先天性心脏病还是获得性心脏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