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0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结扎大鼠十二指肠加闭袢内人胆汁注射法建立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模型,探讨其病理组织学及超微结构改变,以及并发症的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2.
大蒜素对二甲基亚硝胺诱发的肝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大蒜素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 5组 :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给等量蒸馏水 )、大蒜素 (11、2 2 mg/ kg)组、秋水仙碱 (0 .15 g/ kg)组。二甲基亚硝胺 (DMN)诱发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各组在造模开始时 ig给药 ,实验共进行 4 2 d。腹主动脉取血 ,制备血清 ,进行肝功能、血脂、肝细胞病理学检查。结果 大蒜素各组均能明显降低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 (AL T)、谷草转氨酶 (AST) (P<0 .0 5、0 .0 1)水平 ,以大蒜素 2 2 mg/ kg组作用明显 ,而秋水仙碱对肝功能没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P>0 .0 5 )。大蒜素均能明显降低血清甘油三酯 (TG)、胆固醇 (TC)水平 ,提高血清白蛋白 (AL B)含量。病理学检查结果 ,大蒜素组肝细胞的坏死、空泡变性、出血及脂肪沉积较模型组和秋水仙碱组明显减轻 ,炎症细胞明显减少。电镜检查结果显示 ,大蒜素 11mg/ kg组肝细胞坏死、自溶较模型组明显减轻 ,大蒜素 2 2 mg/ kg组肝细胞接近正常。结论 大蒜素对 DMN所致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对10例翼状胬肉进行组织学及超微结构分析。将标本分成两份,一份制成石蜡切片作常规病理检查.另一份采用H-600透射电镜进行超微病理观察。结果表明:翼状胬肉中存在正常及异常弹力纤维胶原纤维,角膜上皮细胞下由于增生纤维的侵入。使Bowman膜破坏;翼状胬肉中还可见不同程度的血管增生和退变及各种炎性细胞浸润。认为弹力纤维及胶原纤维的增生与变性是翼状胬肉突出的病理改变,同时还存在血管、细胞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经不同方法局部注射131I-碘化油后对瘤体的损伤效应.方法建立SMMC-7721肝癌皮下移植瘤大鼠模型,分别采用直形注射针线状退行注射(3条线)和弧形套针单点分段旋转扇形注射法,经皮向肿瘤内注射131I-碘化油(0.1×37 MBq/cm3),观察给药后一定时间段大鼠体重、肿瘤大小的变化和动物存活时间,同时以穿刺针和小剪刀取材按常规方法制备病理切片和超薄切片,观察并比较两种给药方法肿瘤组织的形态学变化. 结果直形针给药组大鼠在注射后2周多数表现为体重下降,肿瘤增大,最后都死于全身耗竭;而弧形针组大鼠体重相对稳定,肿瘤组织表现为均匀坏死,缓慢崩溃,动物存活期明显比前者长.直形针给药组肿瘤组织早期表现为大片的组织坏死,晚期表现为存活区域的增加,坏死区域与存活区域界限分明,两者间多有移行带;弧形针分段扇形注药者早期、晚期组织均表现为大片坏死,肿瘤间质内可见淋巴细胞浸润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各时间段的检测标本中都可见一定数量的凋亡细胞,但比例远远小于坏死的肿瘤细胞. 结论弧形针分段扇形注射是较为理想的给药方式;"坏死"是治疗剂量131I-碘化油内放疗对瘤体的主要损伤效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中华眼镜蛇毒(NNAV)经口灌服、静脉注射两种染毒途径的半数致死量(LD_(50)),观察两种染毒途径小鼠的急性中毒症状,寻找可能发生毒性作用的靶器官。方法:小鼠经口灌服、静脉注射NNAV后,测定半数致死量(LD_(50))。观察14d内小鼠的活动、体征及死亡情况,并对死亡小鼠和存活14d小鼠的主要脏器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小鼠经口灌服、静脉注射NNAV的LD_(50)分别为102.3、0.624mg/kg,95%CI 84.9~123、0.572~0.680mg/kg。NNAV经口灌服小鼠中毒症状出现快,喘息、强直性抽搐、呼吸抑制、心衰很快死亡;急性中毒受损器官主要为肺毛细血管充血,局部肺泡间隔增宽伴少量炎性细胞浸润;肝血管充血。NNAV静脉注射小鼠中毒症状为瘫卧、呼吸功能麻痹,心肺功能衰竭而死亡。急性中毒受损器官主要为肺泡腔内及细支气管内有红细胞,血管壁周围有水肿;肝细胞弥漫性肿大,致肝小叶结构不清,肝细胞肿胀,基质稀疏,有的呈气球样变,肝血窦受压变狭或消失。结论:NNAV口服染毒的毒性剂量明显低于静脉注射,二种染毒途径动物急性中毒器官的受损程度也有所不同;NNAV两种染毒途径存活14d的小鼠其组织病理改变均可恢复。  相似文献   
6.
应用扫描电镜观察Wistar大鼠梗阻性黄疸后红细胞几何形态,呈半球形隆起、大饼状、碗状改变,少数红细胞破裂。结果表明,阻黄时高胆汁酸血症可严重影响红细胞的几何形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大蒜素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 5组 :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给等量蒸馏水 )、大蒜素 (11、2 2 mg/ kg)组、秋水仙碱 (0 .15 g/ kg)组。二甲基亚硝胺 (DMN)诱发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各组在造模开始时 ig给药 ,实验共进行 4 2 d。腹主动脉取血 ,制备血清 ,进行肝功能、血脂、肝细胞病理学检查。结果 大蒜素各组均能明显降低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 (AL T)、谷草转氨酶 (AST) (P<0 .0 5、0 .0 1)水平 ,以大蒜素 2 2 mg/ kg组作用明显 ,而秋水仙碱对肝功能没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P>0 .0 5 )。大蒜素均能明显降低血清甘油三酯 (TG)、胆固醇 (TC)水平 ,提高血清白蛋白 (AL B)含量。病理学检查结果 ,大蒜素组肝细胞的坏死、空泡变性、出血及脂肪沉积较模型组和秋水仙碱组明显减轻 ,炎症细胞明显减少。电镜检查结果显示 ,大蒜素 11mg/ kg组肝细胞坏死、自溶较模型组明显减轻 ,大蒜素 2 2 mg/ kg组肝细胞接近正常。结论 大蒜素对 DMN所致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背景:树突状细胞可激发初始型T细胞,是目前所知机体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但对其超微结构的研究鲜见报道.目的:观察小鼠髓系树突状细胞不同发育阶段以及CD40配基化和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后树突状细胞的超微结构特征.方法:无菌取小鼠骨髓前体细胞,采用粒细胞一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白细胞介素4联合方案体外诱导获得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负载早期凋亡的肿瘤细胞后采用小鼠CD40L转基因CHO细胞和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48 h,按常规方法制备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树突状细胞的超微结构特征.结果与结论:前体细胞及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内有清晰可见的吞饮泡,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的胞质内可见"C"形和环形溶酶体;凋亡肿瘤细胞负载的树突状细胞可见凋亡小体被吞噬或包裹的现象,小鼠CD40L转基因CHO细胞和肿瘤坏死因子α均可促进树突状细胞成熟,但肿瘤坏死因子α作用后,部分树突状细胞有自噬和凋亡改变.结果提示,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在不同分化发育阶段有其特殊的超微结构表现,肿瘤坏死因子α可介导树突状细胞发生自噬和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伤寒杆菌耐药质粒pRST98与细胞外膜泡(OMV)形成的关系。方法:将(1)携带pRST98的野生型耐药性伤寒杆菌--ST1及ST2;(2)不含pRST98的野生型敏感伤寒杆菌--ST3及ST4;(3)不含质粒的大肠杆菌--E.coliK12W1485;(4)用十二烷基硫酸钠消除pRST8的突变体菌株--ST1(R^-)及ST2(R^-);和(5)经接合转移将pRST98导入敏感型伤寒杆菌及大肠杆菌的接合子--pRST98/ST3、pRST98/ST4及pRST98的耐药伤寒杆菌消除pRST98前后,不含pRST98的的敏感伤寒杆菌和大鼠肝菌在导入该质粒前后,细菌形成OMV的数量和形态均无明显变化。结论:伤寒杆菌耐药质粒pRST98在体外与细菌外膜泡的形成未发现有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垂体腺瘤进行分类研究,以期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估计提供依据。方法 对98例垂体腺瘤进行常规光镜,免疫组化,电镜超微结构和血液激素放免测定检查。结果 根据免疫组化,电镜超微结构和血液激素水平把98例垂体腺瘤分为9类,其中PRL腺瘤最多。占41.8%;其次为GH腺瘤,占20.4%;Null细胞腺瘤占12.2%等。结论 应用免疫组化,电镜超微结构和血液激素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对垂体腺瘤进行分类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