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质粒的制备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顺利进行 ,一个更为广阔且具活力和应用前景的研究领域人类基因组后计划已形成 ,并吸引全世界顶尖科学家和实验室参与。人类基因组后计划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功能基因的分离、鉴定 ,其编码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可应用研究。本领域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分子生物学、蛋白质组学和功能蛋白质学等实验方法。其中 ,分子生物学常用实验方法在研究中使用最广 ,可变性最大 ,且可选择最多。为提高我校广大科学研究者对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实验方法有一较全面的了解和知晓本校可用的资源 ,特邀请本校分子生物学中心试验室根据其研究工作撰写有关分子生物学常用实验方法的介绍 ,并陆续在本刊上发表 ,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
IgA类单克隆抗体血型定型试剂的实验室研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实验室手段和大样本临床验证方法,研究IgA类抗血型单克隆抗体(mAb)用作人血型定型试剂的可行性。方法:根据《中国生物制品规程》、新药临床验证以及有关要求,检测规模化生产的mAb的有关指标,并在人群中用反向定型等方法进行验证。结果:所有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临床应用未出现错判和误判。结论:所生产的mAb完全可以用于中国人ABO血型定型。  相似文献   
3.
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及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图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restriction endonuclease)是一类能够识别DNA的特异序列并在识别位点剪切双链DNA的核酸内切酶。主要存在于原核生物中,大多数来自于细菌体内,与相伴存在的甲基化酶共同构成细菌的限制一修饰体系,限制外源DNA、保护内源DNA。1970年Smith等分离到第一种限  相似文献   
4.
IgA类鼠抗人A血型单抗的研制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以A血型物质MSS10%2×(A1)为抗原,经PEG细胞融合,获得两株分泌IgA类鼠抗人A血型单抗杂交瘤细胞,细胞培养上清液效价为1024~2048,亲和力2~3s。其中2H10E11杂交瘤细胞经血凝特异性试验、血凝抑制试验、吸收放散试验、红细胞标准谱细胞试验,表明2H10E11单抗仅对A血型红细胞特异。2H10E11细胞置液氮中贮存3年,复苏传代后分泌抗体能力不变。单抗置56℃水浴30min,-20℃和37℃反复冻融3次,效价不变。临床试用近百万人次,无一例错型,准确率100%。证明可以替代标准血清,用于临床血型定型。  相似文献   
5.
DNA印迹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DNA印迹是一种将电泳分离的DNA片段转移到固相支持物上用探针与靶DNA进行杂交的技术,又称Southem杂交。利用一种或多种限制内切酶酶切消化的基因组DNA,或经PCR获得扩增片段,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所得的DNA片段按分子大小分离,DNA片段经琼脂糖凝胶、变性,并将凝胶中的单链DNA片段转移到固相支持物上(多为硝酸纤维素膜,NC或尼龙膜),  相似文献   
6.
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江霞  汪渊 《安徽医药》2004,8(1):79-80
生物化学是医学院校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学好其他基础课及专业课的基础.但由于生物化学是在分子水平研究生物大分子及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缺乏直观性,大多表现为内容的抽象性,学生难以理解和记忆;而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存在着分子结构式多、化学反应式多、循环途径多、代谢通路长等特点,表现了内容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维生素 E(Vit E)对动脉粥样硬化兔动脉肌球蛋白轻链激酶 (ML CK)活性及内膜通透性变化的影响。方法 :复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用γ 32 P掺入法检测动脉 ML CK活性 ,免疫荧光检测内膜通透性 ,同时用苏木精伊红 (HE)染色观察动脉壁的形态结构。结果 :在喂饲胆固醇膳食 4周的动物组 ,动脉 ML CK活性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 (P<0 .0 5 ) ;但在喂饲胆固醇膳食 12周或同时添加 Vit E后 ,动脉 ML CK活性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升高不明显 (P>0 .0 5 )。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显示 ,兔动脉内膜通透性在喂饲胆固醇膳食后 4周有所增加 ,12周后显著增加 ;12周组膳食中同时加 Vit E后 ,通透性有所下降。结论 :在动脉粥样硬化早期 ,内膜屏障完整性的改变可能与 ML CK活性增强有关 ,Vit E可能是降低动脉内膜 ML CK活性的因素 ,并能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兔动脉内膜通透性。  相似文献   
8.
重组质粒在原核细胞中的转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因重组技术中的转化是一个把DNA重组分子用人工的方法导入受体细胞的单元操作过程 ,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方式上与自然界中细菌的转化均有不同。它把重组体导入受体菌 ,并改变受体菌的遗传性状 ,常用的方法有Ca2 +诱导转化、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电穿孔法等。 1970年 ,Mandel和Higa发现CaCl2 处理过的大肠杆菌能吸收λ噬菌体DNA ,不久Cohen等人用同样的方法实现质粒DNA转化大肠杆菌〔1〕。 1983年 ,Hanahan使用DMSO(二甲基亚砜 )和DTT(二硫苏糖醇 )诱导产生感受态细胞 ,大大提高了大肠杆菌的转化效率〔2〕。转化过程中首先是D…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hESM-1)表达载体的构建、体外表达及表达产物的初步纯化.方法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提取总RNA,用反转录-PCR扩增出hESM-1的cDNA.插人质粒pET-28b中构建成表达载体,转化人大肠杆菌BL-21,经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用电洗脱的方法初步纯化.结果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图谱分析和DNA序列测定证明所构建质粒为含hESM-1的重组质粒,经SDS-PAGE分析证实获得产物为分子量23 808 u的融合蛋白,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24%.结论成功构建了重组hESM-1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及临床应用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mRNA及其蛋白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地高辛标记cDNA探针原位杂交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40例肾癌、29例癌旁正常肾组织中ESM-1 mRNA及其蛋白进行检测。结果ESM-1 mRNA及其蛋白在正常肾组织和肾癌中均有表达。肾癌间质血管内皮中表达明显。肾癌组织中,肿瘤血管内皮的ESM-1 mRNA和蛋白的高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肾组织血管内皮;而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与肾癌细胞中差异无显著性.ESM-1 mRNA和蛋白表达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ESM-1分子可能参与了肾癌的发生、发展及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