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6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目的探讨早孕期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NT)测量与绒毛染色体核型分析联合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早孕期行绒毛染色体核型分析的孕妇,研究其胎儿NT值与染色体核型及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 120例病例中胎儿NT≤2.5 mm 76例,未检出异常核型(0%);NT≥2.5 mm 44例,异常核型9例(20.45%)。其中,25例2.5mm≤NT≤3.5 mm的胎儿检出染色体异常1例,检出率为4%(1/25);19例NT≥3.5mm的胎儿检出染色体异常8例,检出率为42.11%(8/19),两组异常核型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NT增厚程度的不同将NT值分为2.5-3.4mm、3.5-4.4mm、4.5-5.4mm、5.5-6.4mm、≥6.5mm,其中异常核型比例分别为1/25、0/6、2/4、1/2、5/7,各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认为不同NT值范围内的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不同或不全相同。结论胎儿NT增厚是早孕期筛查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的有效且敏感的超声指标,绒毛活检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应作为胎儿NT≥3.5mm的孕妇的首选产前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及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患者孕中期至孕足月胰岛素抵抗(IR)的程度及其变化.方法 选择孕期经饮食治疗血糖控制良好的A1级GDM患者36例(A组),GIGT患者37例(B组),同期糖耐量正常的孕妇90例为对照组(C组).监测各组孕24~28周和孕足月时的空腹血糖(FPG)、空腹血胰岛素(FINS)浓度,评价各孕期IR程度及孕24~28周时胰岛β细胞功能和妊娠结局.结果 孕24~28周,A组患者的IR水平高于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到孕足月,B组患者的IR程度加重,高于C组(P<0.05),而A组患者IR水平呈下降趋势.从正常妊娠、GIGT到GDM孕妇,其胰岛β细胞功能依次下降(P0.05).结论 GDM患者在孕24~28周甚至更早出现明显的IR,到足月妊娠呈异常下降趋势,这可能提示GDM患者存在胎盘功能的下降.GIGT患者在孕足月呈现明显的IR.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孕期超声异常联合绒毛染色体核型分析的临床应用价值,同时分析各种超声异常指标的染色体异常率。方法对134例早孕期胎儿超声筛查异常的病例,行超声介导下绒毛活检术及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根据胎儿异常超声征象的类型,分为单纯软指标异常组(95例)和结构异常组(39例)两组。比较两组间以及各个超声异常的染色体异常率。结果134例绒毛标本中均成功行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共检出异常核型38例,染色体异常率为28.4%(38/134)。染色体异常主要为三体和单体异常,共检出29例,占异常核型的76.3%(29/38)。结构异常组染色体异常率为(46.2%,18/39)较单纯软指标异常组(21.1%,20/95)高,两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软指标异常组中胎儿颈项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NT)增厚及鼻骨缺失占绝大部分,染色体异常率分别为28.1%(20/65)和19.4%(6/31)。多发软指标异常胎儿染色体异常率(66.7%,12/18)较单纯软指标异常胎儿(10.4%,8/77)高,两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结构异常组中以胎儿多发畸形和胎儿水肿综合征为主,染色体异常率分别为57%(8/14)和87.5%(7/8)。结论早孕期胎儿超声筛查异常对染色体异常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其中超声结构异常胎儿染色体异常率高于单纯软指标异常胎儿。对超声筛查异常胎儿行绒毛染色体核型分析可在早孕期有效地诊断胎儿染色体异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孕中期胰岛素抵抗(IR)对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影响。方法 GDM患者36例(A组),妊娠期糖耐量减低(G IGT)患者37例(B组),A、B两组均经饮食治疗血糖控制良好;选择同期糖耐量正常的孕妇90例作对照(C组)。对比观察各组孕中期(孕24~28周)时的胰岛素抵抗(IR)、孕妇孕期体质量变化、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结果孕中期A组IR显著高于C组(P〈0.05),经饮食控制A组孕期体质量增长少于C组(P〈0.05),但其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显著高于C组(P〈0.05)。结论 GDM患者IR升高,可能参与或导致GDM胎儿过度生长,导致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增加,即使血糖控制良好,其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仍然高于正常。  相似文献   
6.
骨桥蛋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和在位内膜中的表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磷酸化糖蛋白,在胃癌、肝癌、卵巢上皮性癌及子宫内膜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组织中呈明显高表达,并与肿瘤的侵袭、转移等恶性行为密切相关.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是一种具有恶性生物学行为的良性妇科疾病,近几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为探讨OPN在内异症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我们采用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SP)法,检测OPN在内异症患者异位及在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