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晓雯在一个月前刚刚做了母亲,儿子健康漂亮,一家人都无比幸福,本该尽享初为人母的快乐,但晓雯却一直愁眉不展,不仅对孩子视若无睹,连吃饭睡觉都无法保证。诊室里晓雯的母亲将她昨晚写下的遗书递给医生,遗书里的每个字都流露着绝望和自责,如果不是母亲收拾房间看到遗书家人还不会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诊室里的晓雯面色苍白,双眼空洞,身边家人关切的目光似乎都无法唤起她的注意,身后嘈杂的就诊人群,身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80 岁以上老年精神病住院患者的躯体疾病共病情况。方法 筛查首都医科 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2010 年1 月1 日至2017 年12 月30 日的住院患者,符合ICD-10 的精神障碍诊断, 年龄> 80 岁且资料完整者,调查该人群的合并躯体疾病情况等资料。结果 187 例患者中183 例合并 躯体疾病,共病率97.9%,平均共病数目为6.9 种。不同精神障碍患者的共患躯体疾病数目上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P> 0.05);平均共病种数方面,脑损害和功能紊乱及其他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心境障碍明 显低于其他4 种精神疾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183 例老年精神科患者共患躯体疾病例数 达1 297 例种,其中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共769 例种,占59.29%,前 5 位疾病分别为高血压115 例(62.8%)、便秘84 例(45.9%)、脑梗死71 例(38.8%)、糖尿病54 例(29.5%)、冠 心病48 例(26.2%)。患者的躯体疾病共病种数与年龄相关(P< 0.01)。结论 80 岁以上老年精神障碍住 院患者的躯体共病现象非常普遍;且合并疾病种类较多,以心脑血管及代谢类疾病居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庆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为提升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提出对策建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重庆市某区的462名中小学教师作为调查对象,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心理问题的总检出率为66.7%。从单项因子来看,强迫因子阳性检出率最高(68.1%),其余因子的阳性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躯体化(62.5%)、抑郁(57.5%)、其他(56.9%)、敌对(53.5%)、焦虑(51.1%)、人际关系敏感(50.4%)、偏执(49.3%)、精神病性(45.9%)、恐怖(41.3%)。调查对象SCL-90总均分及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因子得分分别为(2.15±0.80)分、(2.35±0.95)分、(2.46±0.87)分、(2.10±0.84)分、(2.23±0.89)分、(2.12±0.88)分、(2.16±0.92)分、(1.87±0.85)分、(2.01±0.84)分、(1.95±0.83)分及(2.20±0.85)分。不同性别、教龄、任教学段、教学科目调查对象的SCL-90总均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教龄及任教学段是调查对象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结论重庆市中小学教师心理问题较为突出,学校和社会需要重视中小学教师存在的心理问题,宜将优化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素养作为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4.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为痴呆最常见的类型。当前AD发病机制不明, 新药研发困难。多年来,临床上一直采用“一分子一靶点”的策略治疗 AD,然而效果并不理想,在其他 疾病如癌症、艾滋病和结核病中,多靶点药物联合治疗显示出较好的临床获益,而针对 AD 的药物联合 治疗尚处在初步阶段,现从作用机制出发,就这一方面研究进展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系统评价文拉法辛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面检索文拉法辛治疗老年抑郁症相关文献,进行严格的质量评价后,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7项随机对照研究,105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文拉法辛组治疗2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减分值(SMD=0.15,95%CI:-0.12~0.42,P=0.29)、终点有效率(RR=0.98,95%CI:0.91~1.06,P=0.61)及终点痊愈率(RR=0.97,95%CI:0.84~1.13,P=0.71)与对照组药物相比均未见统计学意义;亚组分析结果表明,文拉法辛高低剂量组分别同对照组药物相比,在治疗2周HAMD减分值及治疗终点有效率、痊愈率的比较中亦未见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药物相比,文拉法辛组体重增加及口干的发生率更低,但更容易导致血压升高及心悸。结论文拉法辛能有效治疗老年抑郁症,但需留意其对血压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分析成年早期双相情感障碍住院患者自杀行为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 2018 年 1— 12 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住院的 521 例成年早期(18~25 岁)双相情感障碍 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曾有过自杀,分为自杀组(n=140)与无自杀组(n=381),比较两组患者的 一般资料及疾病亚型。通过二分类 Logistic 回归分析探讨成年早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自杀危险因素。 结果 与无自杀组比较,自杀组女性[70.0%(98/140)比 47.8%(182/381)]、冲动性格者[29.3%(41/140) 比 19.2%(73/381)]、有重大精神创伤史者[14.3%(20/140)比 4.5%(17/381)]占比更高,差异均有统计 学意义(χ2 =20.350、6.141、16.941;P< 0.05)。二分类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0.375,95%CI (0.226~0.564),P< 0.001]、冲动性格[OR=0.603,95%CI(0.377~0.963),P=0.034]、有重大精神创伤史 [OR=0.295,95%CI(0.144~0.604),P=0.001]是成年早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发生自杀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女性、性格冲动、有重大精神创伤史的成年早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发生自杀的风险更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所致动力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方法对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动力性肠梗阻的住院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动力性肠梗阻的发生率为7.6‰,导致肠梗阻的药物主要为奥氮平(23例),喹硫平(20例),氯氮平(18例),利培酮(15例)。男性、年龄≥60岁、长期住院者的肠梗阻发生率显著性增高( P <0.05)。结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动力性肠梗阻发生率较低,存在危险因素,X 线摄片有利于确诊。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参加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境外输入风险防控的一线医护人员的抑郁情绪状况进行调查,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改善一线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问卷星发放电子问卷,使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对支援北京小汤山定点医院参加入境人员新冠肺炎筛查和救治工作的984名一线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共回收问卷7...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求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及其基因多态性与老年首发抑郁症患 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连续纳入2014 年4 月至2016 年1 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 医院门诊或住院的60 岁及以上老年首发抑郁症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言语流畅性 测验、连线测验A-B、Stroop字色测试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对患者进行抑郁症严重程度及认知功能 的评定,采集患者静脉血测定血清BDNF水平,并提取DNA,测定BDNF rs6265 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位 点。结果 共80 例老年抑郁症患者纳入本研究。BDNF rs6265 基因型与抑郁障碍严重程度无关(均P> 0.05)。HAMD-17 总分与言语流畅性测验、WCST持续性错误数呈负相关(r=-0.239、-0.226,均P< 0.05)。 rs6265 VAL/MET 基因型的连线测验A-B 表现较VAL/VAL 基因型差[(62.0±18.9)分比(48.3±18.6)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清BDNF水平与认知功能之间无相关性(均P > 0.05),与HAMD-17 评 分呈负相关(r=-0.23,P< 0.05)。结论 BDNF rs6265 基因多态性与老年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相关, 而与BDNF 水平无显著关联,提示BDNF 可能通过其他机制影响老年抑郁症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青少年首发抑郁障碍患者头部结构异常。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收治的172例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头部磁共振成像资料,依据头部结构有无异常分为两组:头部结构异常者为研究组(n=79),头部结构无异常者为对照组(n=93),比较两组间的临床特征的差异,分析头部结构异常的危险因素。结果青少年首发抑郁障碍头部结构异常者79例,头部磁共振成像异常检出率为45. 9%,其中轻度海马萎缩26例(32. 9%),脑容积缩小25例(31. 7%),颅内囊肿17例(21. 5%),大枕大池11例(13. 9%)。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年龄更小[(14. 29±1. 65)岁vs.(15. 22±1. 42)岁,t=3. 95],女性更少(45. 6%vs.67. 7%,χ~2=8. 60),母孕期异常(早产、剖宫产者)(55. 7%vs. 33. 3%,χ~2=8. 69)、阳性家族史(34. 2%vs. 18. 3%,χ~2=5. 67)、伴有精神病性症状(64. 6%vs. 44. 1%,χ~2=7. 20)更常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头部结构异常与年龄大呈负相关(OR=0. 65,95%CI:0. 51~0. 82,P 0. 01);头部结构异常与女性(OR=3. 17,95%CI:1. 56~6. 46)、伴有精神病性症状(OR=2. 83,95%CI:1. 40~5. 70)、母孕期异常(OR=2. 29,95%CI:1. 14~4. 57)呈正相关(P 0. 05)。结论青少年首发抑郁障碍患者头部结构异常检出率较高,女性、年龄小、母孕期异常、伴有精神病性症状可能是青少年抑郁障碍头部结构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青少年头部结构异常可能为抑郁障碍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