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抑郁障碍的发病机制和病因目前尚不清楚,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细胞因子与抑郁障碍的发生发展存在着相关,本文就目前主要的致炎细胞因子与抑郁障碍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GRIA1、GRM3和TCF4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为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学研究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科的663例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病例组,以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体检中心的69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使用SNaPshot基因分型方法对受试者GRIA1、GRM3、TCF4三个候选基因12个SNPs进行基因分型,并进行遗传学分析。 结果 GRM3多态性位点rs6465084的A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以性别特异性做相关分析,表明多态性位点rs6465084 A等位基因频率在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对照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 结论 GRM3多态性位点rs6465084可能与精神分裂症存在关联,其等位基因A可能增加精神分裂症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分析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异同,为阿尔茨海默病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精神行为症状(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BPSD)诊疗提供指导。  方法  采用神经精神问卷(neuropsychiatric inventory,NPI)评估来自云南省的71例AD患者、31例MCI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并与70例正常对照者比较。  结果  抑郁、焦虑、易激惹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AD与MCI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而MCI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 < 0.05)。淡漠发生率AD组与MCI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淡漠严重程度AD组高于MCI组(P < 0.05);而MCI组淡漠发生率及严重程度高于正常对照组(P < 0.05)。NPI总分、其余症状发生率或严重程度AD组高于MCI组(P < 0.05),而MCI组发生率或严重程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AD患者总体BPSD较MCI患者严重,而抑郁、焦虑、易激惹症状在AD与MCI患者之间无差异,MCI处于正常衰老与AD之间的认知变化过渡阶段,伴有这些症状的MCI患者需要重视,及早干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首发未服药抑郁症患者的大五人格特征。方法采用大五人格量表简化版(neuroticism extraversion openness five-factor inventory,NEO-FFI),对112例首发未服药抑郁症患者及99名性别、年龄、文化背景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进行大五人格特征评估,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定患者的抑郁症状。结果患者组神经质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而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及责任感维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抑郁症与高水平神经质(OR=1.106,95%CI:1.029~1.189)、低水平外向性(OR=0.809,95%CI:0.733~0.893)和宜人性(OR=0.870,95%CI:0.794~0.953)相关联(均P0.01)。线性回归分析示,HAMD评分仅与高水平神经质相关(B=0.121,P=0.003),发病年龄则与责任感维度得分相关(B=0.015,P=0.001)。结论本研究确认了抑郁症患者人格维度与正常对照有差异,高水平神经质维度是首发抑郁症患者的重要人格因素特征,低水平责任感则可能与抑郁症发病年龄早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老年期抑郁症的血脂水平,探讨不同类型的老年期抑郁症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入组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科住院部老年期抑郁症患者85例,招募了社区正常对照100例,采用HAMD评估患者的抑郁症状严重程度,分析比较老年期抑郁症患者与正常对照组、轻中度老年期抑郁症与重度老年期抑郁症组;早发老年期抑郁症组和迟发老年期抑郁症组血脂水平的差异及特点。结果老年期抑郁症组患者血浆总胆固醇TC (4.45±0.88,4.95±0.90,P<0.001)、LDL-C (2.74±0.78,3.01±0.80,P=0.03)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而甘油三酯TG (1.74±1.34,1.78±0.93,P=0.81)、HDL-C (1.32±0.39,1.40±0.42,P=0.17)的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度抑郁组与重度抑郁组的各血脂水平相比较、早发老年期抑郁症组与迟发老年期抑郁症组的各血脂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期抑郁症患者与正常老年人相比,有着更低TC和LDL-C水平,低TC和低LDL-C,尤其是低TC可能是... 更多  相似文献   
6.
磁共振成像为抑郁症患者对于不同机制抗抑郁药物治疗抑郁症时的脑结构及脑功能改变提供了重要的影像学证据,也是预测不同机制抗抑郁药物治疗抑郁症临床疗效的重要手段。本文对国内外不同机制的抗抑郁药物治疗抑郁症时,头颅磁共振影像学的变化进行综述,并再对国内外头颅磁共振对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时疗效的预测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双相Ⅰ型障碍和双相Ⅱ型障碍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治疗特征和生理指标。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双相障碍的患者381例,其中Ⅰ型302例(79.27%),Ⅱ型74例(19.42%),其他特定及相关障碍5例(1.31%)。用自编临床资料访谈表收集人口学资料及临床特征数据。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因素分析。结果:与双相II型障碍相比,双相I型障碍患者更容易伴有精神病性特征(OR=5.75,95%CI:2.82~11.76),病程更长,接受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较多(OR=3.09,95%CI:1.02~9.35),尿酸、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浓度更高,汉族更常见(OR=11.50,95%CI:1.76~75.30)、受教育程度更低(OR=10.22,95%CI:1.16~89.77),更少有精神病家族史(OR=2.34,95%CI:1.01~5.42)。结论:双相Ⅰ型障碍和双相Ⅱ型障碍的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治疗情况和生理指标有差异,可为探讨双相障碍的发病机制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8.
自杀是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社会经济损失和心理伤害。抑郁症是自杀死亡的首要原因,探究抑郁症自杀的病理生理机制对于预防和减少自杀具有重要意义。抑郁症自杀与遗传、环境、社会、心理以及生物学因素关系密切。随着基因组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对抑郁症自杀相关基因进行探究。对近年来抑郁症自杀相关基因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其病理机制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强迫症患者脑灰质和白质结构改变是否在同一样本中反映了相同环路的异常。方法对54例强迫症患者(强迫症组)和54名健康对照(对照组)进行3D结构磁共振成像扫描和弥散张量成像扫描。基于SPM分析软件,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方法分析强迫症组全脑灰质体积与对照组的差异;基于FSL软件,采用基于纤维束示踪的空间统计学探讨强迫症组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与对照组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强迫症组左侧额中回、左侧前扣带和旁扣带脑回、左侧中央前回及右侧颞下回灰质体积减小(P<0.05,Alphasim校正),胼胝体体部和胼胝体膝部FA值减小(P<0.05,FWE校正)。结论强迫症患者的灰质体积和白质完整性均存在异常,且异常区域多位于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环路相关脑区,强迫症的灰、白质结构异常可能同时出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焦虑性抑郁症患者的人格特质及其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2011年12月至2014年10月纳入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科就诊的177例首发未治疗的抑郁症患者和社区招募的185例健康对照(健康对照组)。根据焦虑/躯体化因子得分是否≥7分,将抑郁症患者分为焦虑性抑郁症组( n=92)和非焦虑性抑郁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