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3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颈椎前路内固定钢板系统的结构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几种颈椎前路内固定钢板系统在结构设计上的特点,以期对颈椎前路内固定钢板系统的临床应用以及研制和设计适合国人的颈椎前路内固定钢板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探讨超声诊断对胆囊结石腹腔镜术前筛查及判断粘连的效果。选取2016年3月—2018年6月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86例,术前均给予超声检查。超声诊断与手术证实符合率为96.51%。有84例成功完成腹腔镜手术,中转率为2.33%;手术证实胆囊粘连20例,超声判断与手术证实符合率为90.00%,漏诊率为10.00%;有胆囊周围粘连患者胆周积液/团块、囊壁外突/分层超声影像比例分别为40.00%和35.00%,明显高于无胆囊周围粘连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胆囊周围粘连患者胆囊体积增大或缩小、胆囊折叠、颈部结石嵌顿和结石多发超声影像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囊结石腹腔镜术前应用超声有较好的效果,能较准确地判断胆囊周围粘连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内毒素脂多糖(LPS)+甲基强的松龙(MPSL)兔股骨头坏死模型的组织学、Micro-CT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22只新西兰兔静脉注射LPS10μg/kg,24h后肌注MPSL20mg/kg,1次/d,共3d。存活动物6周观察Micro-CT骨计量学、组织病理学等项目,并与20只未用药新西兰兔对比。结果LPS+MPSL造模后动物死亡2只,存活动物的骨坏死率为80.0%(16/20),骨陷窝空虚率为(33.6±2.4)%;Micro-CT骨计量学各项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织病理学显示造模组出现明显骨坏死灶。结论LPS与MPSL联合应用可有效建立骨坏死模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FP)、红色荧光蛋白(RFP)报告基因的慢病毒载体共转染,观察2种报告基因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乳鼠心肌细胞(Myo)和内皮细胞株(Eahy926)中的整合表达特征。方法应用人类1型免疫缺陷病毒改造而构建慢病毒载体,将GFP、RFP以同时或先后方式共转染hMSC、乳鼠Myo和Eahy926细胞,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2种报告基因在不同细胞中的共表达特点。结果 3种细胞均能被GFP、RFP共转染,其中hMSC和乳鼠Myo均有竞争加随机转染方式,Eahy926只有随机转染方式;3种细胞转染GFP、RFP的效率有所不同,共表达2种报告基因的细胞表现为以核为中心的表达区域重叠。结论 hMSC、乳鼠Myo和Eahy926细胞均可共转染2种报告基因,但整合方式有所不同,这将对利用多个报告基因同时示踪细胞多种生命特征提供有力帮助。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肺动脉高压(PAH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6月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COPD并PAH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噻托溴铵粉雾剂,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剂;两组患者均治疗20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平均肺动脉压(mPAP)、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包括动脉血氧分压(PaO_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清炎性因子〔包括Apelin、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前两组患者FEV1/FVC、FEV1%pred、mP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EV1/FVC、FEV1%pred高于对照组,mPAP低于对照组(P0.05)。(3)治疗前两组患者PaO_2、PaC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aO_2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对照组(P0.05)。(4)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Apelin、hs-CRP、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Apelin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hs-CRP、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5)治疗前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活动、疾病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活动、疾病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6)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老年COPD并PAH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及生活质量,降低m PAP,减轻炎性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鞘氨醇激酶-1(SPK-1)基因修饰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分别用携带SPK-1和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腺病毒载体,感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用WesternBlot的方法检测SPK1蛋白表达,用[32P]ATP掺入法检测SPK-1酶活性,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用特殊诱导剂在体外向成骨和成脂细胞诱导后检测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及油红O染色,用AnnexinV-PI双标法检测去血清诱导后细胞凋亡比例。结果Ad-SPK感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可有效表达SPK-1蛋白且有较高的酶活性;基因转染不影响MSC的增殖和向成骨、成脂细胞的分化,但可显著抑制去血清诱导的细胞凋亡。结论腺病毒介导的SPK-1基因转染不影响MSC的增殖、分化等干细胞基本特性,但可显著增强其抗凋亡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同种属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SC)在体内是否具有相似的作用.方法 用尼绒毛法分离不含脾脏细胞灌注模型(C57/BL)源脾脏T淋巴细胞,CFSE膜荧光染料标志的胞进行细胞标记,按2×107/只与C57/BL来源的MSC(1×105~1×106/只)共输注给γ射线照射的雌性BALB/c(5Gy).不同时间段取受体的脾脏细胞,以单纯输注T淋巴细胞组为对照,流式细胞仪分析T淋巴细胞增殖状态.结果 与体外结果明显不同,MSC输注对外源淋巴细胞比例没有影响,共输注不能抑制T淋巴细胞的增殖.结论 异体MSC在组织工程构建和移植物抗宿主病治疗中的应用,提出了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比较慢病毒载体介导的绿色荧光蛋白(GFP)和红色荧光蛋白(RFP)报道基因在人体不同细胞中的转导率,为再生医学和组织工程学研究中报道基因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将构建的GFP和RFP慢病毒载体分别转染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ahy926)和人肺泡上皮细胞株(A549).4d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GFP和RFP的转导率,并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GFP和RFP的表达特征.结果 GFP和RFP在hMSC、Eahy926和A549三种细胞间的转导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hMSC或Eahy926或A549的同种细胞中GFP和RFP的转导率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RFP在部分Eahy926和A549细胞局部高表达.结论 慢病毒载体介导的GFP和RFP报道基因在人体不同细胞中的转导率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人肌球蛋白2v基因启动子(pMLC2v)驱动的绿色荧光蛋白(GFP)和萤光素酶(Luc)报告基因慢病毒载体并观察其在人心肌细胞系(HCM)和人肺癌细胞株A549中的整合表达特征。方法:应用去毒化的人类I型免疫缺陷病毒和pMLC2v-GFP或pMLC2v-Luc报告基因构建慢病毒示踪载体,转染HCM和A549细胞,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生物发光检测仪观察2种报告基因在不同细胞生长进程中的表达特征。非特异性启动子驱动的GFP(GFPC)和红色荧光蛋白(RFPC)报告基因作为对照。结果:2种细胞转染GFPC和RFPC后第3 d,都表达GFP和RFP;而HCM只在转染pMLC2v-GFP和pMLC2v-Luc 21 d后表达GFP和Luc,A549细胞不表达。结论:pMLC2v主要在培养21 d后新增殖的人心肌细胞中驱动GFP和Luc报告基因表达,这为监测干细胞向心肌细胞的分化进程提供了可靠的病理及活体示踪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