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3种检查方式(X线、CT、MRI)用于评估症状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8年11月收治的12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以不同的检查方式( X线、CT、MRI)作为分组依据,可分为X线组(40例)、CT组(40例)与MRI组(40例),3组患者治疗手术包括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观察3组临床指标(手术时间、穿刺次数与术后疼痛程度).结果:对比发现,CT组与MRI组PKP、PVP手术时间均短于X线组,并且穿刺次数与VAS评分分别少于、低于X线组,以上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 05).结论:CT与MRI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行PKP术与PVP术治疗过程中可有效临床指导作用,故值得加大推广力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讨论老年人闭合性肠及肠系膜损伤使用多排螺旋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使用多排螺旋CT诊断的18例老年人闭合性肠及肠系膜损伤患者,通过手术和病理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确诊疾病,并且通过2名影像学专家进行判断,提高诊断的准确率。结果使用16排螺旋CT进行扫描检测,诊断发现老年人闭合性肠及肠系膜损伤疾病中肠管壁破裂的诊断准确度最高。结论使用多排螺旋CT诊断老年性闭合性肠及肠系膜损伤具有较高的临床特异性,检测准确率高,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MSCTPl)技术在早期及超早期脑缺血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2例发病24h内(其中26例发病时间少于6h的急性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进行CT平扫。对其中34例CT平扫阴性者进行螺旋CT灌注成像(MSCTPl),结果34例患者CT平扫阴性者(其中发病时间少于6h患者20例,14例患者发病时间24h时)行多层螺旋CT注成像,可见34例患者中30例观察ROI区域的Perrusion(灌注),PEI(峰值增强),TTP(对比剂峰值时间),BV(脑血容量),MTT(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等指数异常变化,与临床表现和48h或MRI复查脑梗塞部位大致相符。结论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MSCTPl)技术对早期及超早期脑缺血性疾病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T在结肠癌防治中的应用。方法:对经手术病理检测及内镜活检确诊为结肠癌的83例病例的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CT能清楚地显示结肠癌的程度以及与病变周围脏器的关系。结论:CT检查对外科手术治疗有很大的参考意义,有助于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T在结肠癌防治中的应用。方法:对经手术病理检测及内镜活检确诊为结肠癌的83例病例的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CT能清楚地显示结肠癌的程度以及与病变周围脏器的关系。结论:CT检查对外科手术治疗有很大的参考意义,有助于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邓学文  林焕西  汪盛参 《中外医疗》2011,30(11):175+177-175,177
目的探讨螺旋CT在骶骨骨折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我院127例骶骨骨折患者的CR平片及CT冠状扫描+三维重建数据资料,并进行分析总结,评价螺旋CT在骶骨骨折诊治中的价值。结果 127例骶骨骨折,螺旋CT均能明确诊断,其中DenisⅠ型37例,Ⅱ型62例,Ⅲ型28例;33例发生神经损害,占26%。CR平片发现骨折68例,漏诊率46.5%。结论螺旋CT能获得立体影像,对骶骨形态、骨折线做多角度和三维显示,可清晰显示骶前孔的变化,明确骨折类型和神经损害情况,对临床采取正确治疗方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飞利浦16排螺旋CT与MRI增强扫描方法对小肝癌的影像学的诊断特点。方法将65例患者按所选择CT检查或选择MRI扫描各分为CT组和MRI组,并且把它们的检查结果与手术后的结果进行相应的比较。结果经过MRI增强扫描和CT增强扫描,这两者对小肝癌的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93.33%和95.65%。结论 16排螺旋CT的增强扫描与MRI的增强扫描对小肝癌的诊断的检出率并没有明显差异。在应用价值上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多层螺旋CT在肺撕裂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诊断肺撕裂伤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67例外伤患者均使用螺旋CT进行胸部平扫,螺距0.9,扫描模式6×0.75 mm,重组层厚、层距0.75 mm.结果 CT特征表现为肺气囊肿、气液囊肿、血肿.其中气囊肿58个,多为薄壁.气液囊肿23个,壁厚薄不均,囊内积液少量.56个气囊肿、气液囊肿边界模糊,边界清楚25个.肺血肿球形血肿14例,直径20~50 mm,边界清楚.气囊肿、气液囊肿或血肿周围常有不同程度肺挫伤,表现为云絮状、斑片状模糊影.41例有肋骨骨折,38例液气胸,12例气胸,6例少量胸腔积液,5例纵隔气肿,49例胸壁皮下气肿,21例胸椎骨折,15例椎旁血肿;49例同时有颅内血肿、腹部脏器损伤.结论 多层螺旋CT能准确、迅速诊断肺撕裂伤的部位、范围、类型,以及合并征象,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直肠癌术后复发及瘢痕组织的血流灌注情况,为早期诊断直肠癌术后复发提供诊断依据。方法 30例直肠癌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均行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计算感兴趣区组织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血管表面通透性。比较正常直肠与肿瘤组织、术后复发肿瘤组织与瘢痕组织各灌注参数的差别。结果与正常直肠组织相比,直肠癌组织BF值明显升高、MTT值明显降低,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与瘢痕组织相比,术后复发肿瘤组织BF值明显升高、MTT值明显降低。结论 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能有效鉴别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肿瘤组织与瘢痕组织,对早期诊断直肠癌术后复发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