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钼靶X线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与导管内癌钙化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浸润性导管癌与导管内癌钙化的钼靶X线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行乳腺钼靶X线检查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3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与17例导管内癌患者。结果:135例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中,72例(53.3%)可见钙化,其中钙化伴有肿块者63例(46.7%),钙化不伴肿块表现者9例(6.7%)。17例乳腺导管内癌中,14例(82.4%)可见钙化,钙化伴有肿块者3例(17.7%),钙化不伴肿块表现者11例(64.7%)。导管内癌钙化的发生率显著大于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导管癌钙化伴有肿块的发生率显著大于导管内癌。结论:仔细分析乳腺的钙化灶,对浸润性导管癌与导管内癌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数字化双能量减影胸部摄片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双能量减影胸部摄片的临床应用价值 ,探讨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方法 :选择双能减影检查病人 15 0例 ,其中男 78例 ,女 72例 ,年龄 4~ 88岁 ,平均 4 7岁。使用美国GERevolutionXQ/d全数字摄影系统 ,自动曝光条件下采集数字平片、软组织像及骨组织像。由三名医师对图像进行综合分析 ,统计分析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15 0例胸片中有阳性征象者 86例 ,其中钙化 2 9例 ,肺内结节性病变 4 5例 ,肋骨骨折 3例 ,骨病 4例 ,胸部其它病变 5例。胸部钙化检出情况 :数字平片检出 5例 ,骨组织像检出 2 9例 ,其中两者共同检出 5例。两者对胸部钙化的检出率有显著差异 (P <0 .0 1)。对肺内结节的检出情况 :数字平片检出 35例 ,软组织像检出 4 5例 ,两者共同检出 35例 ,两者对肺内结节的检出率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 (P >0 .0 5 )。左下肺心室搏动伪影、双下肺呼吸运动伪影是软组织像上常见的伪影表现 ,曝光时身体移动是双能减影失败的常见原因。结论 :双能减影可增加诊断的信息量 ,增加胸部钙化的检出率 ,有助于肺内结节性病变细节的观察 ;有利于对肺野边缘、骨性胸廓及大气管影像解剖结构和病变的观察 ;心室搏动、曝光时呼吸及身体移动是影响双能减影成像质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胶东地区健康人群数字吸收法骨密度测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测定胶东地区健康人群手指骨密度(BMD),确定各年龄段骨密度分布情况以及骨质疏松患病率,并通过给定的骨密度值对骨折危险性进行预测。方法:选取长期居住胶东地区的健康人群共3306例,其中男1302例,女2004例,由锐柯数字化放射成像系统摄片后经OsteoGram 2000软件系统处理,得到被检者非优势手第2、3、4指中节指骨的长度、体积、骨矿含量、BMD指数值以及T值和Z值,按5岁为1个年龄段进行分组统计。结果:男性和女性的峰值骨密度均出现在30~35岁,女性峰值骨密度维持在20~45岁,55~60岁出现快速骨量丢失,75岁以后略有反弹,男性骨峰值后骨量逐年减少。以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批准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胶东地区正常人群骨质疏松患病率为11.07%,其中女性患病率为14.87%,男性患病率为5.22%。结论:胶东地区正常人群骨质疏松患病率低;女性骨峰值维持年龄段较长;骨密度峰值以及男性各年龄段骨量丢失率符合中国汉族BMD正常数据库的一般特征。对55岁以后女性骨密度进行干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自Barclay(1910)首次报告十二脂肠溃疡的X线表现以来,钡餐造影检查一直是诊断十二指肠溃疡的有效方法.20世纪60年代以后,采用双对比造影与纤维胃镜相配合,对本症的诊断已达到相当完善的地步.  相似文献   
5.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filtrating Ductal Carci-noma,IDC)约占乳腺癌的45%~80%[1],为乳腺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本文回顾性分析浸润性导管癌的钼靶X线表现,探讨肿块周围钼靶X线征象的病理基础,并将浸润性导管癌与其他乳腺肿块病变进行对比分析,探讨肿块周围异常钼靶X线征象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4年12月~2005年12月,进行乳腺钼靶X线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4例女性乳腺病变,按病理类型分为下列3组:①浸润性导管癌组,42例,年龄29~70岁,平均55·0岁。②其他恶性病变组,24例,年龄37~70岁,平均51·3岁,包括浸…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单纯内固定(可吸收螺钉或可吸收线)与内固定联合外展支架治疗移位型肱骨大结节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7年8月-2010年12月本院41例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22例采用单纯内固定(A组),19例采用内固定联合外展支架(B组)治疗,评估术后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分析比较两种手术的疗效。结果 41例患者均通过门诊随访3-12个月,术后A组X线评估22例患者2,例骨折移位2,0例无移位,肩关节功能平均Neer评分84.3分,Neer评分优良率为72.7%,B组X线评估19例,患者骨折均无移位,肩关节功能平均Neer评分92.6分,Neer评分优良率为94.7%,A组与B组疗效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固定联合外展支架治疗移位型肱骨大结节骨折疗效优于单纯内固定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数字化放射吸收法骨密度检查工作的可行性。方法:用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对被检者指骨摄片,通过骨密度测量软件进行分析,评估该方法精确度、X线辐射量、检查时间及费用等。结果:计算机数字吸收精确度<1%,X线辐射量0.001mrem,检查时间团体检查<2min/人次,个体检查<3min/人次,费用低廉。数字化放射吸收法与双能X线吸收法骨密度测量结果具有良好相关性。结论:计算机数字吸收法具有精确度高,X线辐射量少,检查时间短,费用低等优势,适合作为骨质疏松症检查与筛检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骨密度测量技术诊断骨质疏松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人口寿命的延长和老龄人口的增长,作为老年人最常见疾病之一的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问题日趋严重,已成为影响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据估计,全世界大约有2亿人患骨质疏松症,其发病率已跃居世界各种常见病的第6位。OP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状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