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99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由长期在湖南各世居少数地区从事民族学研究和民族医药研究的邓星煌、萧成纹、刘逢吉、罗康隆、田华咏、李如海、石光汉、腾建卓、腾建甲、彭芳胜、吴黎明、符开春、马亮生等13位专家、教授、研究员、学者坚持不懈、锲而不舍近30年时间对湖南世居少数民族医药,挖掘整理研究。  相似文献   
2.
着重探讨医学情报(信息)研究所在已有的网络工程和一次文献工程基础的优势上。如何发挥信息工作特点(新颖性、集成信息加工性、管理决策性),将被动型文献咨询服务转化成资源计划型管理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3.
急性外伤是胸外科的常见急症。多因刀刺伤,挤压伤,随着现代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交通事故的发生,车祸致伤者比例增大,因此急救护理十分关键,通过正确的护理与严密的病情观察,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或预防其它合并症的发生。现将56例外伤护理要点报告如下。临床...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我院4年来常见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区属机构及医院感染控制和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及科学制定采购计划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至2015年我院临床送检标本分离的病原菌资料,动态比较分析病原菌构成比的变化和分布特征及抗生素耐药情况。结果:全院这4年共接收21 344个标本,共培养出致病菌4619株,其中G+菌1 338株,G-菌2 974株,真菌菌株307株。G-菌构成比高于G+菌。常见G-病原菌是假单胞菌属、大肠埃希氏菌、克雷伯菌属、不动杆菌属。常见G+病原菌是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及肠球菌属。来源于不同标本的同种病原菌,其药敏结果趋势也不尽相同。这4年来,ESBLs阳性率(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有先抑后扬的趋势,哌拉西林和氨苄西林的抗菌活性最差,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和头孢曲松对肠杆菌科的抗菌效果一般,但头孢哌酮/舒巴坦对鲍曼不动杆菌具有很好的抗菌活性,头孢他啶对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及肺炎克雷伯菌都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但对鲍曼不动杆菌抗菌活性最差。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呋喃妥因、替考拉宁等最敏感,对复方新诺明及氨基苷类药物耐药率最高。肠球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率高。结论:细菌的多重耐药日趋严重,通过对本院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性趋势进行分析,可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高药物敏感性,降低耐药性,同时降低医院感染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麻疯树在贫困地区农村发展和生态建设中的开发前景   总被引:52,自引:0,他引:52  
麻疯树(jatropha)又名青桐木、假花生、臭油桐;大戟科灌木,高3~4m,多为药用栽培植物;以树皮、叶及果实(包括榨油后的渣饼)入药。野生麻疯树分布于两广、琼、云、贵、川等地。非洲的莫桑比克、赞比亚等国,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及北澳地区,美国佛罗里达的奥兰多、夏威夷群岛等均有分布。麻疯树树皮光滑,种子呈长圆形,种衣呈灰黑色。中医认为它性寒,有散瘀、止痛作用,也可治跌打损伤及皮肤瘙痒,有的地方还用它治疗胃肠炎。麻疯树全株有毒,茎、叶、树皮均有丰富的白色乳汁,内含大量毒蛋白、麻疯酮等抗病毒、抗AIDS、抗肿瘤成分,是21世纪主要开发…  相似文献   
6.
抗精子抗体和抗子宫内膜抗体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抗精子抗体 (AsAb)和抗子宫内膜抗体 (EMAb)在原发性不育不孕症患者中的检出率。方法 采用ELISA检测 3 5例不育症 (不育组 )、3 0例不孕症 (不孕组 )患者和 2 4例正常对照者 (对照组 )血清中的AsAb和EMAb。结果 在 65份血清中 ,AsAb总检出率为 5 8.46% ,三组AsAb总检出率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χ2 =18.3 3 5 ,P <0 .0 1)。不孕组EMAb总检出率为 40 .0 0 % ,以IgM -EMAb检出率为最高 ,占 2 6.67%。 结论 AsAb的存在是导致免疫性不育不孕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用自拟方足薰洗配合足部特定穴位手法按摩对痰热型咳嗽的治疗效果、病人满意度、住院费用、住院天数及安全性,提出并实施有专科特点的足薰洗护理操作流程和规范.方法:将200例痰热咳嗽型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在中、西医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加用自拟方足薰洗及足部特定穴位按摩;对照组在中、西医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加用茶叶水足薰洗及足部特定穴位按摩.2组均治疗10天后评定结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0%,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总满意率为95.0%,对照组总满意率为82.0%,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的住院费用及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2组在治疗前后.心电图、肝肾功能和大小便常规检查均无异常发现,表明自拟方足薰洗治疗痰热型咳嗽具有安全性.结论:自拟方足薰洗配合足部特定穴位按摩治疗痰热型咳嗽疗效显著,安全无毒副作用;能缩短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nti-TPO)、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Tg)、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水平对桥本甲状腺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本院已确诊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89例,根据其甲状腺功能分为甲状腺功能低下组(HT1)21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组(HT2)9例,甲状腺功能正常组(HT3)59例;临床确认为Graves病(GD)35例;单纯性结节性甲状腺肿(SG)40例;80例来本院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8例,女62例。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方法测定5组anti-TPO、anti-Tg、TRAb水平并统计分析。结果不同疾病患者血清中的anti-TPO、anti-Tg和TRAb水平及阳性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T患者中,HT1组anti-TPO水平高于HT2及HT3组,anti-Tg水平在HT1、HT2、HT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nti-TPO和anti-Tg水平在HT组高于GD组,GD组高于SG组及健康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SG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RAb阳性率在GD组最高,与其他4组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anti-TPO,anti-Tg是诊断HT的重要指标,TRAb对鉴别诊断HT与GD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诊治情况及疗效,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 对86例妊娠期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72例诊断后立即手术者均治愈,术后切口感染1例,流产1例.14例非手术治疗者中治愈9例,其中5例再发行手术治疗;另5例非手术治疗症状加重中转阑尾切除术,术后切口感染1例,流产1例,早产1例.术后病理分型:单纯性阑尾炎12例,蜂窝织炎性阑尾炎50例,坏疽性阑尾炎7例,阑尾炎穿孔3例,并发弥漫性腹膜炎2例.术后病理报告:蜂窝织炎性阑尾炎4例,阑尾炎穿孔1例.结论 妊娠期阑尾炎与非妊娠期阑尾炎有不同的临床特点,应及早诊断,及时手术治疗.妊娠并不是手术禁忌证,应把握好手术时机,避免非手术治疗带来的严重后果.术后合理使用抗生素及保胎治疗.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 回顾性分析2013—2020年重庆某医院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RPA)的临床分布、耐药性及金属β-内酰 胺酶(MBL)常见基因型分布情况,为指导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收集重庆某医院2013—2020年临床分离的非 重复病原菌12810株,所有菌株利用DL-96全自动细菌测定系统进行菌株鉴定和体外药敏试验,药敏结果参照CLSI-M100文件标 准进行判读,利用WHONET 5.6软件对其中482株CRPA的临床分布和耐药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同时采用亚胺培南-EDTA双纸片 协同法筛选金属酶表型阳性的菌株,再利用PCR法检测铜绿假单胞菌MBL常见基因型(blaIMP、blaVIM、blaSPM、blaGIM、blaSIM和 blaNDM)的分布情况。结果 12810株病原菌中共检出铜绿假单胞菌2375株,其中CRPA 482株。482株CRPA中痰液占83.6%,肺泡 灌洗液占7.5%,分泌物占2.1%,尿液占3.1%,血液占1.0%,其他样本占2.7%;患者年龄大部分集中在61~70岁,无20岁及以下 患者;主要分布科室为呼吸内科、重症医学科和神经外科。体外药敏实验结果显示CRPA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和敏感 率均存在小幅度波动但基本维持稳定。PCR检测结果显示,MBL常见基因阳性98株(20.3%),其中blaIMP型42株,blaVIM型36株, blaSPM型20株,未检测出其他基因型。结论 2013—2020年我院分离的482株CRPA临床分布广泛,对临床上常用的抗菌药物的 敏感率普遍较低,产MBL可能是引起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主要原因,临床应加强对产金属酶铜绿假单胞菌的检测和 监控,制定合理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合理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最大限度阻止CRPA菌株的播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