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42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病,自2004年以来与泌尿外科合作对39例肾脏及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行经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均取净结石,达到了满意的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9例患者中肾结石患者18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21例(距肾门小于3cm)这21例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肾积水。39例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中,结石最大的直径2-3cm,最小的结石直径0.8cm。1.2仪器与方法采用美国PHYLIPS HDI50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为C5-2宽频带探头及与之相匹配的穿刺架。患者取仰卧位,肾区腹部下垫高使腰背部拱起,用彩色多普勒超…  相似文献   
2.
QT、QTU间期的测量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QT间期是QRS波起始至T波终末部的时间间期,代表心室除极和复极的总过程。QT间期的改变主要与心室复极化有关,其中ST段相当于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2相平台期,这一间期的长短呈心率依赖性。T波反映3相快速复极过程,该间期受自主神经张力、血钾浓度以及心脏本身病变等因素的影响。当  相似文献   
3.
食管癌热疗、放疗、化疗三联治疗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分析热疗、放疗、化疗三联治疗食管癌的疗效。及与放疗比较。材料与方法 1987年6月至1991年10月,对食管癌的三联治疗和常规放疗进行前瞻性随机研究。两组病例分别为57例和58例,三联组放疗每周2次,每次3.6Gy,总量36Gy,5周,化疗:平阳霉素20mg,顺铂(DDP)1.0-1.5mg/kg,每周1次,共3次,腔内微波热疗每周1次,共3-5次,全部病例随访5年以上,失访者按死亡统计。结果 总生存率:三联组1,3,5年分别为93.0%(53/57)、40.4%(23/57)、31.6%(18/57)。单放组分别为:79.3%(46/58)、31.0%(18/58)、15.5%(9/58)。1,5年生存率的P<0.05,其中病变长度在5cm以上的:三联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1.4%(32/35)、51.4%(18/35)、40.0%(14/35);单放组为78.8%(26/33)、24.2%(8/33)、12.1%(4/33),三联组月逐年均优于单放组,T90<43℃的为90.0%((/10).20.0%(2/10),及0(0/10),而T90>43℃的分别为92.8%(39/42),42.8%(18/42)及38.1%(16/42)。结论 食管癌三联治疗在减少了放疗剂量的同时,提高了近期疗效和1,3,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中二维感兴趣区(2DROI)和三维感兴趣区体积(3DVOI)对脑内血肿吸收的评估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食管癌的治疗,目前仍以手术和放疗为主,单纯化疗效果尚不满意(1)。近年来,河南省加温治癌协作组对放疗合并食管腔内热疗治疗食管癌作了探讨(2、3、4),证明热疗确有增强放射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李鼎 《中医药文化》2006,1(5):38-39
承德医学院杨志新医师为了学业的深造.曾经多次来往上海。近年,以其学习所得,编写成《相对穴及临床应用》一书,已于2005年9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日前寄来样书.希望我能给以评介。  相似文献   
7.
李鼎 《中医药文化》2005,22(2):34-37
广论之惑已明,再辨叔和撰次.<甲乙经·序>又云:"近世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①案今本仲景书卷端,即题云"王叔和撰次".以士安言解之:所谓"撰次"者,即撰集仲景遗论,以之次入仲景书中是也.若然,则今本仲景书为任圣之<汤液经>、张仲景之<广论>、王叔和之<仲景遗论撰>三种集合而成.求之叔和撰次书,见<辨太阳病>首篇.  相似文献   
8.
《灵枢》与《素问》究竟孰先孰后,历来有不同的看法。因《灵枢》一度失传,王冰注《素问》而未注《灵枢》,致谈《内经》多称举《素问》,甚或视《灵枢》为伪书。本根据《素问》所引“《经》言”书证,逐条加以分析,证明《灵枢》是“经”而《素问》是“论”,进而从先秦诸子书中追朔《内经》理论的渊源。  相似文献   
9.
哑门一、《针灸甲乙经》:“在项后发际宛宛中。”二、《素问·骨空论》:“在项后中复骨下”。王注:“谓瘖门穴也。在项发际宛宛中,入系舌本。”"又《素问·气府论》王注:“在发际宛宛中,去风府同身寸之一寸。”三、“《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在项中央。入发际五分宛宛中。”四、《十四经发挥》:“在风府后,入发际五分。”五、《针灸聚英》:“在项风府后一寸,入发际五分。项后中央宛宛中。”按:风府当后发际上一寸,本穴在风府下一寸,则应在发际处定穴。自《铜人》开始说“入发际五分”,则为风府下五分处。近人多依后说。神庭一、《针灸甲乙经》:“在发际,直鼻。”二、《备急千金要方》:“当鼻直上,发  相似文献   
10.
清代医家叶天士的医案对后人影响很大,本文仅就其中对经络学说的运用方面作些探讨病久入络"病久入络"是叶天士医案中常用的一句话.照一般的说法,"络"浅而"经"深,怎么病久反而入络呢?叶氏认为:疾病的初起,病邪多侵犯气分,经主气,所以说"初为气结,在经";病进一步发展则侵犯到血分,络主血,所以说"久则血伤,入络".关于先气病后血病的说法来源于《难经》,叶氏把它结合到经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