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95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血栓性微血管病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血栓性微血管病(thrombotic microangiopathies)的主要病理特征是微血管血栓形成.以此为特征的血栓性微血管病包括两个疾病: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cy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以及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HUS).TTP最早于1924年由Moschcowitz报道,TTP的微血栓呈全身性分布.HUS最早于1955年由Gasser等人报道,HUS的微血栓主要分布于肾.血栓性微血管病的发病机制在最近已获不少进展.  相似文献   
2.
肾性贫血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性贫血是幔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病人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如果不予纠正,肾性贫血会导致组织缺氧,引起心排量增大、心肌肥厚、心脏扩大、心衰,脑功能降低,内分泌紊乱,并损害免疫反应,延缓儿童生长发育。这些改变不仅降低了生活质量,还增加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4.
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现状及快速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 Vp)是一种具有嗜盐性的细菌,常存在于近海海水、海底沉积物、海产品及盐渍食品中,是夏、秋季沿海地区食物中毒和急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菌。该菌于1950年首次在  相似文献   
5.
炎症在尿毒症血管病变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目的探讨炎症在尿毒症血管病变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21例尿毒症透析前患者在行动静脉内瘘术中取部分桡动脉,同时选择10例胸外科良性肿瘤患者,在术中选取同级别的部分胸廓内动脉作对照,分别用ELISA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所有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及血管壁上巨噬细胞表面抗原CD68、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内皮素1(ET1)、内皮性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纤连蛋白(FN)的表达,并根据血浆CRP水平将尿毒症患者分为A组(CRP≥10 mg/L)和B组(CRP<10 mg/L).结果常规HE染色A组4例尿毒症患者桡A存在明显的粥样斑块.尿毒症患者血管壁中层明显增厚,壁厚/外径(T/D)比值A组明显高于B组和对照组(0.54±0 10对0.37±0 07、0.24±0.07,P<0.01).A组患者血浆CRP水平及血管壁上CD68、MCP-1、ox-LDL、ET1、PCNA、FN的表达均显著高于B组和对照组(P<0.01),且CRP水平与上述指标在血管壁上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P<0.01).血浆白蛋白(Alb)和eNOS在血管壁上的表达,A组却低于B组和对照组(P<0.01).结论炎症加重了营养不良、氧化应激及血管内皮功能的紊乱,是尿毒症血管病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在林县食物和自然霉变的食品中,本研究组首次发现一种亚硝胺:N-2-甲基丙基-N-1-甲基丙酮基亚硝胺(N-2-methylpropyl-N-1-methylacetonylnitrosamine,简称NMAMPA),并确定了它的结构。 NMAMPA是一种挥发性亚硝胺,已证实其对细菌和哺乳类动物细胞有致突变作用。为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对林县220份食物样品和109份饮用水进行了硝酸盐(NO_3~-)的测定,同时对204份食物样品和113份饮用水也作了亚硝酸盐(NO_2~-)的测定,结果表明NO_3~-和NO_2~-普遍存在于食物样品和饮用水中。主要食物中NO_3~-和NO_2~-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1.516±0.885到20334.924±4250.862mg/kg和0.13±0.099到52.084±35.003mg/kg(表1)。发现食物发霉和存放较长时间后,NO_2~-含量有增高的趋势,这可能是微生物还原NO_3~-为NO_2~-的结果。各种饮用水中NO_3~-和NO_2~-含量的平均值(mg/L)分别为:池水15.43±10.64和0.245±0.175;旱井水14.07±9.19和0.246±0.172;井水36.37±26.24和0.349±0.239(表2)。结果表明井水中NO_3~-和NO_2~-含量高于池水和旱井水,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别(P<0.01和P<0.05)。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比较河南林县八株串珠镰刀菌和山东省三株串珠镰刀菌产生镰刀菌素C(Fc)的结果,并测定了分离自河南林县的梨孢镰刀菌的产毒情况。测定结果表明:(1)串珠镰刀菌均能产生Fc,但不同菌株产毒量差异很大(7.0mg/kg~1472.4mg/kg)。(2)梨孢镰刀菌也能产生Fc,产量为191mg/kg。以往未曾有过梨孢镰刀菌能产生Fc的报道。为寻找产生Fc的最适宜环境,本实验对产毒条件进行了温度、时间、湿度和培养基等研究。 1.温度和时间对产生Fc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28℃培养2周,Fc的生成还未达最高值,而在  相似文献   
9.
目的克隆及表达中国昆明种小鼠的内皮抑素(endostatin)基因。方法RT-PCR方法扩增鼠内皮抑素基因,构建温敏型表达载体pBV220-endostatin,在大肠杆菌DH5“中诱导表达出鼠内皮抑素蛋白。结果筛选出pBV220-endostatin阳性克隆菌株,诱导表达外源蛋白内皮抑素,纯化复性后具有一定生物学活性。结论克隆小鼠内皮抑素基因,重组内皮抑素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复性后具有抑制血管生长活性。  相似文献   
10.
不同透析膜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氨基酸谱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不同透析膜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氨基酸谱的影响及其透析液中氨基酸的丢失。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分别测定采用聚砜膜(A组)、铜仿膜(B组)、复用铜仿膜(C组)的3组患者透析前、透析后血清氨基酸谱及其透析液中氨基酸的丢失量。结果A组透析后血清谷氨酸、谷氨酰胺、丝氨酸、半胱氨酸、脯氨酸、酪氨酸水平降低(P<0.05);B组血透析前后血清氨基酸谱无明显变化;C组透析后血清天冬氨酸、苏氨酸水平降低(P<0.05);A组和B组患者透析液中丢失的氨基酸差异无显著性,C组患者透析液中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丝氨酸、酪氨酸的丢失明显小于A、B两组(P<0.05)结论不同透析膜对患者血清氨基酸谱的影响是不同的,取决于膜的物理化学特性和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