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7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目的]探讨动静脉压力监测在预测血液透析病人内瘘狭窄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以动静脉内瘘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100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动静脉压力监测,对动脉压负值增大(-300 mm Hg~-200 mm Hg)和静脉压正值增大300 mm Hg(排除静脉凝血导致静脉压升高)的病人选择多普勒超声技术或行内瘘造影检查。比较两组病人动静脉压力监测压力异常、内瘘失功情况。[结果]通过对动静脉压的监测观察组压力异常18例,早期发现内瘘狭窄11例提前给予干预,仅4例内瘘失功;对照组通过静脉压监测,静脉压升高10例,未给予干预,有8例内瘘失功,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瞻性监测动静脉压力对预测内瘘狭窄有临床意义,可为临床早期发现内瘘狭窄及时干预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检查诊断髂窝区少量积腹腔液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7.5MHz线阵探头及3.5MHz凸阵变频探头扫查髂窝区。结果 63例中,普通探头和高频探头对髂窝区少量腹腔积液的检出率分别为50/63(76.2%)和60/63(95.2%)。结论高频超声诊断髂窝区少量腹腔积液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医疗科技的进步使疾病的治愈率大幅提高,增进了人类的健康。为发现与改良新的医疗技术,进行人体试验是必经的过程,而对受试者保护的重要性的议题也随之产生。为研究便利,有许多主治医师会将自己的病人列为研究的受试者,在病人欲成为主治医师的受试者过程里,隐含着许多伦理议题,故藉由病人的知情同意之自愿性,针对此议题做伦理分析,并指出可行与不可行之理据、可行之受限与保护病人之机制。  相似文献   
4.
<正>孕卵在子宫腔外着床发育,称为异位妊娠。它是一个比宫外孕含义更为广泛的名称。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发生率约占所有妊娠的1%左右。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异位妊娠中95%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癌的临床意义,提高超声医师对乳腺肿瘤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讨论本院2003年6月至2010年2月乳腺外科住院、确诊为乳腺癌且资料完整的患者100例,观察统计术前高频二维图象特征,统计分析手术结果及术后病理结果。结果本组100例患者术前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拟诊为乳腺癌者95例(95%,95/100),拟诊良性肿块5例(5%,5/100)。结果经手术病理证实均为乳腺癌。其中,浸润性导管癌68例(68.00%,68/100);髓样癌15例(15.00%,15/100);导管原位癌5例(5.00%,5/100);浸润性导管癌伴小叶癌7例(7.00%,7/100);小叶癌伴浸润性导管癌5例(5.00%,5/100)。超声诊断总符合率95%,误诊率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诊断乳腺癌有较高实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经阴道超声诊断宫角妊娠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宫角妊娠的价值。方法将宫角妊娠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以经阴道超声组为实验组,以常规经腹超声组为对照组,两组病例各35例,分析两组术前经腹部和经阴道超声检查表现,并结合手术及病理结果探讨两种途径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实验组超声诊断正确30例,误诊5例(1例宫内妊娠误诊为宫角妊娠,2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误诊为宫角妊娠,未予定位2例),超声检查准确率85.71%(30/35);对照组诊断正确20例,误诊15例,其中10例改用经阴道超声后明确诊断,超声检查准确率57.14%(20/35)。两组诊断准确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0,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显像对宫角妊娠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于临床拟诊妊娠病例,常规经腹部超声检查无法明显提示胚胎着床位置、怀疑异位妊娠者应常规行此检查,以期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尺神经及其血供的解剖特点和空间位置关系进行三维可视化研究,为临床尺神经松解前置术治疗肘管综合征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10侧新鲜成人上肢标本上观察和测量肘部尺神经血供来源以及血管相关数据,并进行三维重建。结果尺神经及其血供的三维重建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观察尺神经与其供血血管间的三维空间关系。结论三维重建技术较好地显示了尺神经与血管的三维立体位置关系,可为临床行尺神经松解前置术治疗肘管综合征提供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糖基化终产物(AGEs)和β2-微球蛋白(β2-MG)的清除效果.方法 4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均分为3组,分别采用血液透析(HD组)、血液透析滤过(HDF组)、血液灌流+血液透析(HP+HD组)治疗,检测单次治疗前后血清AGEs和β2-MG,分析清除效果.结果 单次HDF、HP+HD治疗后血清AGEs、β2-MG水平较透析前均明显下降(P<0.05).透析后HDF、HP+HD组血清AGEs、β2-MG水平明显低于HD组(P<0.05).结论 透析方式是影响尿毒症患者血清AGEs、β2-MG水平的主要因素.HDF、HP+HD对AGEs、β2-MG清除作用明显优于HD治疗.  相似文献   
9.
临床护理路径在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护理路径是以患者为中心,规范诊疗和护理行为的一种新的模式。维持性血液透析是延长终末期肾衰患者生命的最有效的替代方式之一。尽管近年来血液净化技术不断改进和发展,但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活质量并不理想。其主要原因是患者病程长、疾病知识缺乏、遵医依从性差及治疗信心不足。为了使患者和家庭更好地配合治疗,提高生存质量,江西省人民医院血液净化室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DLAO)导致溃疡与坏疽,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治疗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对糖尿病肢体慢性缺血性疾病的研究相对少一些。本文将本病的病因病机及中医的辨证施治进行总结,以期为我国传统中医在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治疗中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