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49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Dukes'B期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Dukes’B期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以指导术后选择性辅助化疗。方法 收集1990~1999年416例根治性切除的Dukes'B期结直肠癌病例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的方法,研究B期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活动程度、肠壁侵袭层次、术中输血及术中化疗,与预后有关。Cox比例危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仪活动程度、肠壁侵袭层次及术中输血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活动程度、肠壁侵袭层次及术中输血是Dukes'B期结直肠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可作为Dukes'B期患者选择性进行辅助化疗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胃癌组织中hMSH2蛋白表达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幽门螺杆菌(HP)感染和非感染胃癌组织中错配修复基因hMSH2蛋白的表达,探讨hMSH2基因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和HP致癌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W S法对49例胃癌患者癌组织中HP感染情况进行检测;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9例胃癌患者癌组织中hMSH2的表达情况。结果29例HP感染阳性胃癌组织中,hMSH2基因蛋白表达阳性率(62.07%);20例HP感染阴性的胃癌中,hMSH2基因蛋白表达阳性率(100.00%),HP感染阳性胃癌组hMSH2基因蛋白表达阳性率与HP感染阴性组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MSH2基因蛋白表达异常与胃癌发生有关;HP感染引起hMSH2基因蛋白表达阳性率降低可能是导致胃粘膜癌变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性分析118例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局部复发预后因素,探讨肺癌术后辅助放疗的指征。方法收集2007年6月~2009年6月共118例肺癌根治术后患者,记录其相关的临床病理因素及局部复发情况,用Kaplan-Meier法计算无复发生存率,用Log-rank法和Cox模型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预后分析,分析影响局部复发的预后因素。结果随访率100%。随访时间为随访6~55个月,中位数27个月。1年、2年、3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73.1%、61.8%、56.3%,中位复发时间为10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CEA升高、术前贫血、肿瘤大小、T分期、N分期等为影响局部复发的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CEA升高、T分期、N分期等为影响局部复发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术前CEA水平、T分期以及N分期是肺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的独立预后因素,对于此类患者,局部复发风险高,可能需要更进一步的治疗,如辅助放疗等。  相似文献   
4.
凝集素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PICC导管在恶性胸腔积液持续胸腔闭式引流中的实用性.方法 采用PICC导管和一次性医用引流袋行胸腔穿刺持续闭式引流,加强术前术后护理.结果 PICC导管胸腔穿刺成功率高,无发生肺、胸壁脏器和组织的损伤,亦无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PICC导管持续引流恶性胸腔积液,引流彻底,疗效好,创伤性小,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人端粒保护蛋白1(hPOT1)和p53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3份胃癌组织标本(观察组)及10份正常胃黏膜组织标本(对照组)hPOT1和p53蛋白表达;分析其与胃癌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观察组hPOT1和p53蛋白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POT1表达与胃癌组织学分型、分化程度及浸润深度有关(P〈0.05)。p53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有关,P〈0.05;观察组hPOT1与p53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hPOT1和p53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联合检测hPOT1和p53蛋白表达有助于判断胃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PI3K/Akt信号通路中第10号染色体同源丢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基因(PTEN)和磷脂酰肌醇激酶-3催化亚单位α(PIK3CA)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晚期胃癌含铂化疗方案疗效的关系。方法 采用Haploview 软件从国际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计划(Hap Map)公布的北京汉族人群基因型数据库中筛选出PTEN基因的4个标签SNPs(rs532678、rs926091、rs11202609、rs17431184)及PIK3CA基因的3个标签SNPs(rs2459693、rs3729679、rs12494623)。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158例晚期胃癌患者外周血标本并采用Sequenom MassArray质谱阵列技术对待检样本的以上7个SNPs进行基因分型;采用RECIST 11版标准评价以上患者接受含铂化疗方案2个周期的近期疗效,以CR+PR为敏感组、SD+PD为不敏感组,分析化疗敏感情况与以上SNPs位点基因型、等位基因的关系。结果 158例晚期胃癌患者PTEN及PIK3CA基因7个SNPs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158例患者经2个周期化疗后共有化疗敏感者83例(CR 3例、PR 80例)和不敏感者75例(SD 42例、PD 33例)。PIK3CA rs3729679、rs12494623 SNPs与晚期胃癌含铂化疗方案的敏感性有关,其中携带突变等位基因者(rs3729679 G,rs12494623 T)的化疗敏感率较低,且化疗不敏感的风险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PIK3CA SNPs和PTEN SNPs位点基因分布与化疗敏感率及不敏感风险均无关(P>0.05)。结论 PIK3CA rs3729679、rs12494623 SNPs与晚期胃癌含铂方案化疗敏感性有关,且携带rs3729679 G或rs12494623 T等位基因者的化疗不敏感风险较高,对于预测晚期胃癌含铂化疗方案的疗效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
罗旭  李春鸣 《贵州医药》2001,25(7):582-583
目的:探讨Bcl-2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分布与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法对66例人体膀胱移行细胞癌进行研究。结果:正常膀胱粘膜Bcl-2均为阴性。Bcl-2在浸润性膀胱癌中的阳性表达高于浅表性膀胱癌,但相互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cl-2随病理分级增高阳性表达逐渐提高,相互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复发肿瘤中的阳性表达高于未复发肿瘤,相互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cl-2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无关,与病理分级有关,可作为术后预测肿瘤复发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新TNM分期系统在我国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方法 收集855例首次在我院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分别按新、旧TNM分期进行生存分析,比较各期的生存率,并将新、旧分期进行比较,分析新分期的优缺点。结果 按旧分期系统,Ⅰ,Ⅱ,Ⅲ,Ⅳ期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91.4%、79.9%、56.4%和11.5%,各期差异有显著性;按新分期系统,Ⅰ,ⅡA,ⅡB,ⅢA,ⅢB,ⅢC,Ⅳ期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91.4%、84.5%、71.2%、82.9%、57.0%、34.2%和11.5%,其中ⅢA与ⅡA,ⅡB的差异无显著性,其余各期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新分期对评价结直肠癌的预后较旧分期更为精确,但在应用过程中要注意规范化和统一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