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3篇
医药卫生   4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病毒再感染的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73例乙肝相关性肝病病人,移植前后给予抗病毒药物预防乙型肝炎病毒再感染,拉米呋啶2例,拉米呋啶+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166例,阿德福韦+HBIg5例,观察临床表现、血清HBV、HBVDNA及肝活检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等指标。结果 应用拉米呋啶预防的2例病人,有1例再感染,其血清HBsAg、HBeAb、HBcAb和HBVDNA均阳性,肝活检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有HBsAg表达。用拉米呋啶+HBIg预防的166例中,有3例再感染,血清均HBsAg、HBeAb和HBcAb阳性,肝活检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有HBsAg表达,其中1例血清HBVDNA阳性,有1例经治疗后HBsAg又转阴。用阿德福韦+拉米呋啶+HBIg预防的5例中,血清学和肝活检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均无HBsAg表达。结论 原位肝移植术是治疗HBV相关性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拉米呋啶+HBIg或拉米呋啶+阿德福韦+HBIg联合应用可以有效预防乙型肝炎病毒的再感染。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肝癌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研究化疗药物对原发性肝癌细胞的敏感性。方法 应用MTT法及流式细胞仪,选择17种化疗药物对20例经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标本进行化疗药物2性的检测。结果 对原发性肝癌细胞平均抑制率大于50%的化疗药物为异环磷酰胺、氟脲嘧啶、VM-26(威猛)、TAA(泰素)、环磷酰胺及DDP(顺铂)。结论 根据联合化疗的原则,对于原发性肝癌患者选用的化疗方案为:以氟脲嘧啶为主、配合顺铂等其他一种或二种敏感的化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放线菌素D(ActD)在下调cFLIP表达水平增加大肠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FCM)技术检测ActD预处理的人大肠癌细胞(SW620)凋亡水平、Fas受体及cFLIP蛋白表达的变化情况,并观察在ActD存在时,cFLIP蛋白对大肠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10μg/LActD作用于SW620细胞后,cFLIP蛋白的表达水平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降低。ActD作用24h后,cFLIPI表达强度由94.4%下降到71.8%,此时1mg/L的抗Fas抗体诱导SW620细胞凋亡率达33.7%,但ActD本身对大肠癌细胞的凋亡及Fas受体表达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低浓度放线菌素D可明显下调SW620细胞中cFLIP蛋白的表达水平并显著增加大肠癌细胞的凋亡率,ActD有可能成为靶向调节cFLIP蛋白在大肠癌细胞中表达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冷保存后供肝灌洗液中透明质酸 (Hyaluronic Acid,HA)水平与肝功能及成活率的关系。方法 :行 2 3例猪原位肝移植术 ,供肝植入前 ,用 4℃乳酸林格氏液经门静脉内灌洗肝脏 ,测量灌洗液中的HA含量。同时 ,分别于术后 2小时、2 4小时及 72小时取血测肝功能 (AL T及 L DH ) ,取其中最高值 (即峰值 )。结果 :以 HA值为 40 0μg/ L作为界限 ,把实验猪分为两组 ,结果发现血清 AL T及 L DH峰值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 ,而 2 4小时及 2成活率也没有显著差异。结论 :供肝灌液洗中 HA含量与术后早期肝功能和成活率无关。即测量灌洗液中的 HA含量不能预测供肝功能和术后成活情况  相似文献   
6.
16例次供肝手术的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供肝质量好坏 ,是肝移植成败的重要环节。作者参加供肝手术 1 6例次 ,其中 1 4例次在芝加哥 Rush医疗中心进行 ,两例在国内 ,均获得了满意的供肝 ,现将有关供肝灌注方法选择及切取方面的体会总结如下 ,并结合 2 3例次猪肝移植时供肝获取的经验 ,探讨适合我国现况的供肝手术法。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情况 本组均为脑死亡供体共 1 6例 ,其中男 9例 ,女 7例 ,年龄 1 4~ 6 0岁 ,同一供体联合切取肝、肾、胰、小肠、心、肺 1例 ;肝、肾、心、肺 3例 ;肝、肾、心、胰 1例 ;肝、肾、胰 2例 ;肝、肾、心 1例 ;肝、肾 6例 ;单纯获取肝 2例。1 .…  相似文献   
7.
分析乙肝、乙肝所致肝纤维化和有慢性肝病史的原发性肝细胞癌 (PHC)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 (PBL)表型变化 ,并与健康人比较 ,期望从中找到肝病发展变化与淋巴细胞表型改变的相关性 ,为乙肝、肝癌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实验依据。1 材料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肝素抗凝外周血取自 1995年 7月至 1999年 10月在我院就诊患者。乙肝以 1990年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的“标准”诊断。患者采血前 3个未接受抗病毒和免疫治疗。急性乙肝 (AH) 6 8例 ,慢性乙肝 (CH) 2 82例 ,肝纤维化 5 0例。PHC77例 ,全部经病理证实 ,且均有慢性乙肝病史 ,HB…  相似文献   
8.
48例重型肝炎病人肝移植围手术期若干问题的处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总结重型肝炎病人肝移植围手术期若干问题处理的经验。方法 对我院2002年1月至2004年2月完成的48例重型肝炎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48例重型肝炎病人肝移植后存活40例(83.3%,存活1个月至2年),其中31例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22例出现肝移植相关性脑病,19例并发严重肺部感染。术前合并严重感染、严重肺动脉高压、肾功能衰竭或APACHEⅡ评分〉20分者,肝移植后死亡风险较大。结论 术前评估及适当调理和有效的围手术期处理是提高重型肝炎病人肝移植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猪原位肝移植中肝动脉重建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5年9月至12月我们参照Calne的方法进行了14次猪原位肝移植实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实验动物大白猪42头,购于上海市郊,体重20~30kg。供、受者均为同一胎次,雌雄不限,体重相当。共进行14次猪肝移植,每个受者移植后由同胎次的另一头猪供血。二、原位肝移植术1.供、受者手术主要按Calne[1]的方法进行。切取供肝时肝动脉应连同腹腔动脉和部分腹主动脉一起切下,胃左动脉、脾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胃右动脉及其它细小分支予以结扎离断,但保留供应肝脏各叶的分支。2.肝动脉的重建主要分两种…  相似文献   
10.
原位肝移植救治肝豆状核变性患儿成活3年的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12岁,体质量31kg,确诊为肝豆状核变性(腹型失代偿期),1996年5月22日在我院于全麻下行原位肝移植术。供肝取自22岁男性脑死亡者,采用改良快灌快切取肝法获取供肝。切除病肝后,供肝植入次序为肝上下腔静脉、肝下下腔静脉及门静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