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49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吸烟对健康成年人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吸烟对健康人体肺功能的影响,督促吸烟者尽早戒烟.方法采用便携式肺功能仪对220名健康成年男性进行肺功能检测,分析吸烟及不同程度吸烟量对肺功能的影响.结果各项肺功能检测指标中,肺容量指标和吸烟与否以及吸烟量无明显关系;和不吸烟组相比,吸烟组部分肺通气功能(FEV1、MVV、FEV/FCV)以及全部小气道功能(PEF、FEF 25%、FEF 50%、FEF 75%、MMEF 75/25)均明显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5和P<0.01,并且其损害程度与吸烟指数成正比.结论吸烟者在尚无临床症状时,其肺通气功能已明显降低,尤其以小气道功能受损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标准三联疗法复合Boulardii酵母菌对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疗效的影响及其对治疗中不良反应的改善情况进行系统评价.方法 Hp阳性的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65例)、试验组(55例).对照组给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潘托拉唑三联治疗14 d,试验组在上述标准三联、14 d疗法基础上连续加用Boulardii酵母菌,在完成根除Hp的治疗后第5周进行14C-UBT复查,比较各组的Hp根除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试验结果阴性患者在治疗结束后第3、6、9、12个月复查14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 120例患者按试验设计完成治疗,108例患者按试验设计完成随访,试验组(92.7%)根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5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21.8%)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Hp累积复发率(7.2±4.2)%较实验组(1.4±0.9)%显著升高(P〈0.05).结论联用Boulardii酵母菌能显著提高Hp根除率,降低其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背景:既往研究多采用传感器来研究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生物力学特点,存在直接接触、精度低等缺点,将数字散斑技术应用到骨折生物力学领域中,能更精确地分析螺钉断裂的力学过程。目的:利用数字散斑法测量成人股骨加压钢板内固定后骨折端在不同拉力条件下地位移。方法:取6根成人股骨标本,制造肱骨中段骨折模型,骨折标本两端各使用5枚螺钉固定,进而使用电子万能机在200N和300N负荷下进行拉力实验,数字散斑法测量10种状态下骨折断端近侧螺钉的位移。结果与结论:300N拉力下的位移明显大于200N拉力(P<0.01),除螺钉1和10,2和9,3和8,4和7,5和6外,其余组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螺钉位移随拉力增加而增大,且骨折线附近螺钉的位移随拉力改变较大。  相似文献   
4.
背景:将光学测量技术数字散斑相关方法应用到生物医学领域中,能更精确地分析螺钉断裂的特点.目的:以数字散斑法测量肱骨钢板螺钉的位移.方法:取4根肱骨制造肱骨中段骨折模型.将骨折标本进行复位,用8孔钢板固定,骨折线两端各使用4枚螺钉固定.分别在100及400 N拉力下,将模型设计成骨折前后的5种状态,即状态a是未骨折加压钢板坚强内固定组(模拟骨折愈合,未锯断);状态b是骨折后近端去1枚螺钉;状态c是在状态b的基础上远端去1枚螺钉;状态d是在状态c的基础上近端去1枚螺钉;状态e是在状态d的基础上远端去1枚螺钉.分别测量骨折线两端两枚螺钉的位移,通过相关软件计算位移.结果与结论:在100 N及400 N拉力下,骨折线旁对称分布的两枚螺钉随着其他螺钉的减少,所产生的位移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P<0.01);骨折线旁成对称分布的两枚螺钉所承受的应力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骨折线两端的2枚螺钉足承受较多应力的部位(应力集中),易于发生断裂,应选用比现有螺钉的直径增大1.0~2.5 mm的螺钉,增加骨折线旁的固定螺钉稳定性以避免断钉等后遗症.  相似文献   
5.
背景:以往研究多以传感器研究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骨折生物力学特点,存在直接接触、精度低等缺点。 目的:以数字散斑法测试成人胫骨加压钢板内固定中骨折断端第4颗和第5颗螺钉在不同拉力条件下的平均位移。 方法:测试之前在所有成人胫骨标本表面喷涂银漆粉,用于数字散斑测量。横行截断胫骨中点,制造胫骨干中段骨折模型。将加压钢板置入胫骨后外侧骨膜下,骨折端两侧各4枚螺钉穿透4层骨皮质。标本分6个状态:A,8枚螺钉加压胫骨内固定(未锯断,模拟骨愈合状态);B,在A组的基础上胫骨中点锯断;C,在B组的基础上去掉上面第1颗螺钉;D,在C组的基础上去掉下面第1颗螺钉;E,在D组的基础上去掉上面第2颗螺钉;F,在E组的基础上去掉下面第2颗螺钉,按A~F组测量顺序进行测量。在100,500 N拉力下,用CSS-44100型电子万能试验机进行加载拉力测量骨折断端近侧第4颗与第5螺钉的位移。 结果与结论:方差分析显示在100 N拉力下(F=3.107),A组与F组比较方差的P < 0.05;在500 N拉力下(F=4.719),A组与F组比较方差的P值< 0.05。说明靠近骨折线的螺钉承受较大的应力,容易断裂,在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时,经过推断假定其螺钉直径建议增加1.0~2.0 mm。  相似文献   
6.
目的测定浙江省杭州、绍兴、诸暨、舟山四地区正常青少年肺功能正常值及探讨不同生活环境、年龄、身高、体重等因素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便携式肺功能仪对777名健康青少年(男性418人、女性359人)进行肺功能检测,分析不同地域青少年肺功能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取最能反映肺功能的四个指标(FVC、FEV1、PEF、MMEF75/25)做多元逐步线性回归以检测地域、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因素对肺功能的影响。结果大部分肺功能指标男性大于女性,男性肺功能以绍兴地区最强,女性肺功能以舟山地区肺功能最强,杭州地区男、女性肺功能均最弱;男性肺功能随年龄增长而增长至26岁时仍有增长趋势,女性肺功能在16岁左右达到峰值,其后变化呈波动趋势;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FVC、FEV1、PEF、MMEF75/25与身高、年龄、体重均正相关,但身高对肺功能的影响持续存在,而体重和年龄对肺功能的影响则因指标而异。结论本研究首次建立了浙江省杭州、绍兴、诸暨、舟山四地区正常青少年肺功能正常值及其回归方程,肺功能生理预计值存在地域差别,多数肺功能指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地域、身高、年龄对肺功能的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
背景:既往研究多采用传感器来研究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生物力学特点,存在直接接触、精度低等缺点,将数字散斑技术应用到骨折生物力学领域中,能更精确地分析螺钉断裂的力学过程。 目的:利用数字散斑法测量成人股骨加压钢板内固定后骨折端在不同拉力条件下地位移。 方法:取6 根成人股骨标本,制造肱骨中段骨折模型,骨折标本两端各使用5枚螺钉固定,进而使用电子万能机在200 N和300 N负荷下进行拉力实验,数字散斑法测量10种状态下骨折断端近侧螺钉的位移。结果与结论:300 N拉力下的位移明显大于200 N拉力(P < 0.01),除螺钉1和10,2和9,3和8,4和7,5和6外,其余组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提示螺钉位移随拉力增加而增大,且骨折线附近螺钉的位移随拉力改变较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浙江省内陆城市与海岛居民健康中青年人群肺功能进行比较研究,探讨生活在不同地域人群的肺功能差异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便携式肺功能仪对经过基础体格检查并确定为正常人的820名20~45岁年龄阶段的人群进行肺功能检测,取最能反映肺功能的4个指标(FVC、FEV1、FEV1/FVC%、PEF、MMEF75/25)做多元逐步线性回归以检测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因素对肺功能的影响.结果 肺容量及大部分肺通气量功能两地无明显差异,但海岛居民小气道指标值均高于内陆居民(P<0.05,P<0.01),大部分肺功能指标值在26岁左右达到高峰然后均呈逐渐下降趋势,但海岛居民下降趋势低于内陆居民,线性回归显示身高对大部分指标的影响最为明显,而年龄、体重的影响则因指标而异.结论 浙江省内陆与海岛地区正常人群肺功能检测值存在地域差别,空气质量对肺功能的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测定浙江省杭州、绍兴、诸暨、舟山4地区正常成年人肺功能正常值及探讨不同生活环境、年龄、身高、体重等因素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便携式肺功能仪对793名健康成年人(男性392人、女性401人)进行肺功能检测,分析不同地域人群肺功能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取最能反映肺功能的4个指标(FVC、FEVI、PEF、MMEF75/25)做多元逐步线性回归以检测地域、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因素对肺功能的影响.[结果]大部分肺功能指标男性均大于女性(BF、FEV1/FVC、MV、FEE50%除外),4地区男性肺功能差异主要体现在小气道方面,而女性肺功能除VT、BF、IC、FEV1、MVV等指标无差异外,其余均有显著性差异,表明女性呼吸功能的地域差异比男性更为明显.18~26岁是肺功能峰值期,其后肺功能随年龄的增长呈递减趋势.线性回归方程显示身高对肺活量的影响最为明显,而年龄的影响则因指标而异,体重则对肺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该研究首次建立了浙江省杭州、绍兴、诸暨、舟山4地区正常成年人肺功能正常值及其回归方程,肺功能生理预计值存在地域差别,多数肺功能指标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步降低,地域、身高、年龄对肺功能的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0.
微课程和翻转课堂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新型教学形式,文中把微课程和翻转课堂结合在了一起,从概念入手,介绍了基于人体解剖学微课程的翻转课堂框架建立、目标确定、内容选择和评价实施等,提出了一种较新的人体解剖学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