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建立九香止泻片的薄层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层析法(TLC)鉴别.结果 九香止泻片中的秦皮、椿皮、未香、山楂各药材的TLC图谱均与对照品、对照药材有相同的斑点.结论 该鉴别方法专属性强,可作为该制剂定性的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确定紫背金盘草中是否含有木犀草素,为紫背金盘草中活性成分的确定和药理作用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法。条件,色谱柱为Kromasil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溶液(56∶44,pH3);流速0.8 ml/min;进样量20μl;紫外检测波长254 nm;柱温25℃。结果:通过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法可得出紫背金盘草中不含木犀草素。结论:木犀草素可能不是紫背金盘具有抑菌、抗感染、消肿止痛的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3.
目的 改进苯佐卡因的合成工艺.方法 评价了合成苯左卡因的主要合成路线,在较优合成路线的基础上进行了试验研究,在酯化反应阶段进行了工艺改进并优化反应条件.结果 氯化高锡是酯化反应适宜的催化剂,酯化反应收率92.6%以上;工艺改进后,氧化、酯化和还原三个阶段的总收率达80.2%以上,有较大提高.结论 实验证明工艺改进后,操作可行,总反应收率增加.  相似文献   
4.
抗血吸虫病药物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概述了近百年来对抗血吸虫病药物的探索与改进历程,肯定了中西药物治疗本病取得的成果,并对首选药物吡喹酮结构改造的目的和意义作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水电解质的代谢和调节方面探讨加味厚朴温中汤治疗脾虚湿阻证大鼠的机制。[方法]建立脾虚湿阻证大鼠模型,按正常对照(正常)组、不造模给药组、模型组、自然恢复组、加味厚朴温中汤低、中、高剂量(低、中、高剂量)组7组,分别检测每组大鼠血浆醛固酮(ALD)以及血清Na^+、K^+浓度。[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AID显著升高、K^+显著降低(均P〈0.01),血清Na^+无明显变化;经加味厚朴温中汤治疗后,ALD显著下降、K^+明显升高(均P〈0.01),且比自然恢复组更迅速,Na^+无显著性差异。不造模给药组与正常组比较,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脾虚湿阻证与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关系密切,加味厚朴温中汤治疗脾虚湿阻证的机制可能与其调节水电解质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优选(探寻)高锰酸钾氧化环己醇合成己二酸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法优选相转移催化剂、环己醇、碳酸钠以及水影响因素,设计L9(34)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合成条件.结果 正交法优选相转移催化法制备己二酸的最佳工艺环己醇的量为6.2ml,相转移催化剂的量为1.0g,碳酸钠的量为8.5g,水的量为50ml.结论 此条件下,己二酸的产率最高,可达88.6%.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HPLC色谱法测定紫背金盘中痢止蒿甲素、β-蜕皮激素和8-乙酰基哈帕苷的量。方法采用SinoChrom ODS-BP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柱温为25℃,体积流量0.8 mL/min。痢止蒿甲素检测波长为228 nm,流动相为乙腈-水(70∶30);β-蜕皮激素检测波长为243 nm,流动相为乙腈-水(18∶82);8-乙酰基哈帕苷检测波长为212 nm,流动相为乙腈-水(13∶87)。结果痢止蒿甲素、β-蜕皮激素、8-乙酰基哈帕苷分别在0.242.40μg(r=0.998 4)、0.402.40μg(r=0.998 4)、0.404.00μg(r=0.996 2)、0.404.00μg(r=0.996 2)、0.404.00μg(r=0.998 6)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90%、97.36%、99.18%,RSD依次为1.74%、1.83%、1.11%。结论紫背金盘中8-乙酰基哈帕苷的含有量较高。  相似文献   
8.
中草药紫背金盘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从紫背金盘药材的植物资源、形态学鉴别、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等方面研究现状进行综述,进一步为紫背金盘研究和资源开发利用提供文献依据。  相似文献   
9.
黄花石蒜不定根的离体诱导与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摸索黄花石蒜不定根的离体诱导与培养条件,并对其有效成分加兰他敏进行初步检测。方法以黄花石蒜双鳞片为外植体,接种于不同培养基上,观察长根情况;以离体培养的不定根为材料,检测其是否含有有效成分加兰他敏。结果双鳞片在MS 2,4-D2mg/L培养基中能诱导出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在MS IBA1mg/L BA0.1 mg/L中诱导生根最佳;薄层色谱显示黄花石蒜不定根的培养品中含加兰他敏。结论离体培养黄花石蒜的不定根,可能成为加兰他敏的一个新来源。  相似文献   
10.
忽地笑鳞茎中产加兰他敏内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产加兰他敏的内生真菌,为生产加兰他敏寻找新的途径。方法以忽地笑鳞茎为实验材料,分离内生真菌,利用HPLC对其发酵代谢产物进行检测,筛选能产生加兰他敏的菌株。结果从忽地笑鳞茎中分离出5株内生真菌,经HPLC分析,真菌GF-1能产生加兰他敏。经初步鉴定,GF-1为半知菌亚门(Deuteromycotina)青霉属(Penicillium LK.ex Fries)。结论忽地笑内生真菌有希望成为生产加兰他敏的新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