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3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血清骨钙素水平与肺癌骨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Pharmacia CAP系统检测86例原发性肺癌和36例正常人血清骨钙素水平。结果:肺癌及其不同细胞类型病人之间以及与正常人比较,无骨转移者血清骨钙素水平无明显差异,伴有骨转移者血清骨钙素水平(6.26±1.68)明显高于无骨转移者(4.53±1.50)和正常人(4.56±1.53)(P〈0.05)。结论:血清骨钙素检测对预示肺癌发生骨转移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手术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33例Pilon骨折患者按Ruedi-Allgower分型,采用关节镜辅助下MIPPO手术治疗,术后随访时间12~84个月.结果 优22例,良8例,可3例,优良率为90.9%.结论 关节镜辅助下MIPPO手术治疗Pilon骨折是一种有效方法,具有愈合好、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用CD68作为细胞标志筛选类风湿关节炎和正常滑膜组织中的滑膜巨噬细胞CD68+细胞,并观察筛选后细胞的活性及特性。方法:滑膜组织来源于2003-02/2004-03南方大学南方医院脊柱骨病科收治的12例住院患者。类风湿关节炎组6例源自全膝关节置换术或经关节镜滑膜切除术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正常滑膜组6例来自无关节炎病史的半月板损伤患者,均经病理诊断证实。从滑膜组织中分离滑膜细胞,免疫磁珠法筛选滑膜CD68+和CD68-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筛选效能;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类风湿关节炎组和正常滑膜组筛选前后滑膜CD68+细胞所占比例;以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观察筛选后细胞体外培养增殖活性。结果:所获12例滑膜组织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滑膜细胞分离后观察:滑膜细胞24h后贴壁生长,滑膜巨噬样细胞在类风湿关节组的比例较正常滑膜组高。②筛选后滑膜细胞的观察结果:免疫磁珠法筛选的CD68+和CD68-细胞均在2h内开始贴壁,24h后CD68-细胞呈极向排列生长,贴壁能力强于CD68+细胞。筛选后的滑膜CD68+细胞与磁珠结合在一起,具有巨噬样细胞形态,胞周可有突起,分裂增殖较慢,但在体外能传数代;CD68-细胞未与磁珠结合,表现为长梭形成纤维细胞样形态,细胞分裂增殖迅速。③CD68+细胞的纯度分析:经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纯度为93.6%,主峰右移,细胞平均体积增大。滑膜CD68-细胞不能被FITC标记。④滑膜细胞CD68的表达观察:筛选后CD68+细胞均为棕黄色。细胞核大、较疏松,细周有突起。CD68-细胞基本为成纤维样细胞,胞浆未被黄染,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呈卵圆形,核仁明显。⑤两组滑膜细胞体外增殖速度:在体外均有不同程度增殖活性。类风湿关节炎和正常滑膜CD68-细胞增殖速度快于同一组织来源滑膜CD68+细胞的增殖速度[(0.680±0.047),(0.236±0.014);(0.605±0.031),(0.195±0.019);t=21.989,P<0.05]。类风湿关节炎滑膜CD68+细胞增殖速度快于正常滑膜CD68+细胞的增殖速度[(0.236±0.014),(0.195±0.019);t=4.149,P<0.05]。结论:CD68可作为一种标志来筛得滑膜细胞中的巨噬细胞和其他滑膜细胞,筛选后滑膜细胞均具有良好增殖活性。CD68+细胞具有典型巨嗜样细胞形态,CD68-细胞主要为成纤维样细胞,两种细胞区分程度好有助于临床对疾病活动期和严重程度判断。  相似文献   
4.
背景:置换前步行能力和活动功能能够很好的预测患者髋关节置换后的康复和功能状态,但对于置换前没有任何行走能力的股骨颈骨折患者来说,无法使用这些客观评估手段来预测置换后功能效果。 目的:探讨置换前主观活动功能评估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置换后6个月活动功能预测的效果,并分析影响置换后6个月活动功能的患者特征资料。 方法:前瞻性研究了两个中心在2010年11月和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髋关节置换病例,分为股骨颈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组、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行全髋关节置换组和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组。评估各组患者的特征资料、伤前(骨折患者)或置换前(骨性关节炎患者)2周SF-36评分和LAPAQ评分与置换后6个月患者主观和客观活动功能评价的相关性。置换后6个月主观功能评价包括LAPAQ问卷调查表、SF-36评分量表,客观功能评价包括起立-行走测定和六分钟步行测试。 结果与结论:115例患者完成研究。①置换前LAPAQ评分和SF-36评分均能预测股骨颈骨折和骨性关节炎患者在髋关节置换后6个月的主观和客观活动功能状态。置换前LAPAQ评分对置换后活动功能的预测似乎优于置换前SF-36评分。对于置换前无法用客观活动功能评价的髋部骨折患者来说,置换前LAPAQ评分是一种预测置换后6个月活动功能的方法。②与置换前相比,股骨颈骨折患者在术后6个月能够恢复到伤前的70%-80%活动功能,骨性关节炎患者在置换后活动功能明显优于置换前,在置换后6个月,能够增加约27%活动功能。③患者的基本特征也影响置换后的活动功能,其中并发症数是影响置换后6个月功能最主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经验,改进远端锁钉瞄准器,方法:股骨干骨折32例中,新鲜骨折25例,陈旧性骨折7例,采用闭合穿钉治疗11例,半开放穿钉12例,开放穿钉9例,设制髓内钉定位孔及安锁定位装置。结果:本组病例随访6-23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均已愈合,按Klemm功能恢复分级评定;优21例,良9例,中2例,远端锁钉瞄准器改进后手术使用30例,无锁钉放置失败,一次交锁成功29例,结论:(1)应用带锁髓内钉固定,对闭合复位困难的股骨干新鲜骨折,采用半开放穿钉术,效果良好,(2)改进后的远端锁钉瞄准器无需X线引导,锁钉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6.
例1男,45岁。28年前,因塌方泥土压伤右下肢,导致股骨及胫、腓骨骨折,经中医正骨治疗约半年能行走。近年右髋疼痛。查体:发育正常,身高172cm,跛行,右下肢较对侧短缩2cm。X线检查:脊椎呈“夹心蛋糕”状;右股骨头颈部唇状增生,骨赘形成(图1)。右股骨干骨折前后错位,畸形愈合,骨质硬化,髓腔闭塞(图2)。胫骨干、腓骨侧方错位愈合,骨折部位髓腔已再通(图3)。诊断:石骨症并右股骨,胫、腓骨骨折畸形愈合;右髋关节骨关节炎。例2患者之次子,男,11岁。3个月前跌伤,右肱骨骨折,经中医正骨治疗后,右上臂成角畸形。家族无…  相似文献   
7.
类风湿关节炎滑膜CD68阳性细胞筛选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用CD68作为细胞标志筛选类风湿关节炎和正常滑膜组织中的滑膜巨噬细胞CD68^+细胞,并观察筛选后细胞的活性及特性。方法:滑膜组织来源于2003-02/2004-03南方大学南方医院脊柱骨病科收治的12例住院患者。类风湿关节炎组6例源自全膝关节置换术或经关节镜滑膜切除术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正常滑膜组6例来自无关节炎病史的半月板损伤患者,均经病理诊断证实。从滑膜组织中分离滑膜细胞,免疫磁珠法筛选滑膜CD68^+和CD68^-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筛选效能;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类风湿关节炎组和正常滑膜组筛选前后滑膜CD68^+细胞所占比例;以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观察筛选后细胞体外培养增殖活性。结果:所获12例滑膜组织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滑膜细胞分离后观察:滑膜细胞24h后贴壁生长,滑膜巨噬样细胞在类风湿关节组的比例较正常滑膜组高。②筛选后滑膜细胞的观察结果:免疫磁珠法筛选的CD68^+和CD68^-细胞均在2h内开始贴壁,24h后CD68^-细胞呈极向排列生长,贴壁能力强于CD68^+细胞。筛选后的滑膜CD68^+细胞与磁珠结合在一起,具有巨噬样细胞形态,胞周可有突起,分裂增殖较慢,但在体外能传数代;CD68^-细胞未与磁珠结合,表现为长梭形成纤维细胞样形态,细胞分裂增殖迅速。③CD68^+细胞的纯度分析:经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纯度为93.6%,主峰右移,细胞平均体积增大。滑膜CD68^-细胞不能被FITC标记。④滑膜细胞CD68的表达观察:筛选后CD68^+细胞均为棕黄色。细胞核大、较疏松,细周有突起。CD68^-细胞基本为成纤维样细胞,胞浆未被黄染,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呈卵圆形,核仁明显。⑤两组滑膜细胞体外增殖速度:在体外均有不同程度增殖活性。类风湿关节炎和正常滑膜CD68^-细胞增殖速度快于同一组织来源滑膜CD68^+细胞的增殖速度[(0.680&;#177;0.047),(0.236&;#177;0.014);(0.605&;#177;0.031),(0.195&;#177;0.019);τ=21.989,P&;lt;0.05]。类风湿关节炎滑膜CD68^+细胞增殖速度快于正常滑膜CD68^+细胞的增殖速度[(0.236&;#177;0.014),(0.195&;#177;0.019);τ=4.149,P&;lt;0.05]。结论:CD68可作为一种标志来筛得滑膜细胞中的巨噬细胞和其他滑膜细胞,筛选后滑膜细胞均具有良好增殖活性。CD68^+细胞具有典型巨嗜样细胞形态,CD68^-细胞主要为成纤维样细胞,两种细胞区分程度好有助于临床对疾病活动期和严重程度判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及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骨折及远端骨折19例,其中股骨远端粉碎型骨折12例。术后随访临床评定效果。结果:随访8~25个月(平均13个月),骨愈合良好,骨愈合时闻3~10个月(平均4.5个月),术后功能恢复总体优良率达94.7%。结论: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及远端骨折,固定牢靠,术后并发症少,愈合率高,功能恢复快。  相似文献   
9.
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对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及其术后早期并发症的防治。方法: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56例,其中人工股骨头置换35例,全髋置换21例,回顾分析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原因。结果:疗效按Harris评分标准评定,优良率81%,术后早期并发症8例,结论: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高龄,全身健康状况较左及偏瘫病人,疗效满意;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早期并发症与并存症,全身健康状况及年龄相关。  相似文献   
10.
总结30例患者逆行岛状皮瓣移植术后出现血运障碍早期应用地塞米松治疗的护理经验。术后第1个24 h内每30 min严密观察皮瓣1次,主要观察颜色、温度、毛细血管的充盈反应以及肿胀情况;24 h后每1 h观察皮瓣1次,至术后3 d;3 d后每4 h观察皮瓣1次。本组有5例患者术后2~6 h内出现动脉供血不足,25例患者术后22 h内出现静脉回流障碍,均在30 min内给予地塞米松治疗;应用地塞米松后每15 min观察皮瓣1次,并仔细记录用药后皮瓣的反应,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做好体位护理:5例皮瓣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患肢平放于床上,以利于动脉血流;25例静脉回流障碍患者,患肢抬高10~20 cm,以利皮瓣静脉及淋巴回流。同时做好敷料管理,术后伤口敷料底层保持湿润,以利于伤口生长及减少敷料干燥对皮瓣形成压迫。经精心治疗与护理,30例出现血运障碍的皮瓣,完全成活27例,大部分成活2例,1例大部分坏死,改行其他皮瓣治疗。认为严密观察皮瓣血运,在皮瓣血运障碍可疑的情况下早期应用地塞米松治疗,能有效改善逆行岛状皮瓣血运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