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2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肾动脉栓塞是指肾动脉或其分支被栓子堵塞导致肾脏组织缺血、坏死,由于临床罕见,症状无特异性,容易漏诊和误诊。本例骨折后继发肾动脉栓塞致肾梗死少见报道,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患者,男,37岁,以“车祸致全身多处疼痛伴活动受限9 d”之主诉入院。入院9 d前发生车祸致全身多处疼痛,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全身多发骨折、软组织挫裂伤,给予清创缝合伤口、抗感染、患肢制动等治疗,进一步行CT检查发现“左肾动脉栓塞、肾梗死”,为求进一步治疗转来我院。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研究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 2019 年 8 月 至 2021 年 8 月期间收治 146 例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78 例,神经节苷脂联合阿替普酶 治疗)和对照组(68 例,阿替普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同时期神经功能以及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1.67 %,高于对照组的 8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治 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显著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 红细胞比容及红细胞聚集指数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C 反应 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水平均有明显的下降,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CRP、TNF–α 水平均明显 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 1 周后、治疗 2 周后两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评分均有明显的下降,而治疗 1 周后、治疗 2 周后观察组患者的 NIHS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更有利于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且较单独使用阿替普酶治疗者可 更好的抑制患者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
正患者,男,26岁,因摔倒致左膝疼痛伴活动受限12 d入院。入院体检:左膝关节轻度肿胀,无畸形及皮下淤血,内侧压痛,主动及被动活动时疼痛,浮髌试验(-),前后抽屉试验及侧方应力试验(-),患肢肢端运动、感觉正常,足背动脉搏动良好。外院X线、CT及MRI检查显示:左股骨内侧髁骨折,前内侧骨片明显移位,大小约2.5 cm×1.5 cm,内侧髁关节面缺损并塌陷,松质骨压缩,见图1A、B。结合影像学结果及患者自身情  相似文献   
4.
杨寅  张延平  曹军军  梁晨 《骨科》2016,7(2):106-108
目的:探讨应用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NeerⅡ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间收治的9例NeerⅡ锁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3例;年龄为21~61岁,平均43岁。术中所有患者均未修复喙锁韧带,应用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骨折。术后定期X线检查明确骨折愈合情况,按照Neer评分标准进行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无血管神经损伤,无感染、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本组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18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为10~16周,平均12周。末次随访根据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优5例,良3例,可1例。结论锁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是治疗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术后肩关节疼痛及活动受限发生率低,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钙离子(Ca2+)超载在高糖诱导成骨细胞株MC3T3-E1凋亡中的作用以及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的影响。方法: 培养小鼠颅骨源性成骨细胞株MC3T3-E1,给予高浓度D-葡萄糖诱导细胞凋亡。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D-葡萄糖处理24和48 h后MC3T3-E1细胞的增殖情况; D-葡萄糖(35 mmol/L)处理24 h后,Annexin V-FITC/PI检测细胞凋亡;Fura-2/AM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Ca2+浓度; DCFH-DA荧光探针检测ROS的生成。结果: MC3T3-E1高糖处理后,细胞增殖明显抑制呈剂量效应关系,早期凋亡率和总死亡率分别增加至(24.16±3.53)%和(63.74±4.32)%。高糖处理后细胞内ROS水平明显增加,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可以在降低ROS水平的同时抑制高糖所引起的成骨细胞凋亡。细胞内游离Ca2+水平也明显增加,并且通过膜通透性Ca2+螯合剂BAPTA-AM处理后,细胞内Ca2+浓度明显降低,同时成骨细胞凋亡率也明显降低。加入镧离子(La3+)离子抑制储量操纵性钙通道(store-operated Ca2+ channels,SOCC)可以降低细胞内Ca2+浓度,减低高糖所引起的成骨细胞凋亡。在高糖诱导成骨细胞凋亡中,细胞内ROS和Ca2+的增加呈相互促进的关系。结论: 高糖可以通过增加细胞内ROS水平,引起钙离子通过SOCC通道释放,造成细胞内Ca2+超载,从而诱导成骨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铁超载提高人成骨细胞(hFOB1.19)活性氧(ROS)水平在激活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和诱导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细胞贴壁法培养成骨细胞hFOB1.19,将不同浓度枸橼酸铁铵(100、300、500 μmol/L)加入细胞培养基,用MTT法检测成骨细胞增殖活性;DCFH-DA荧光探针检测成骨细胞ROS水平;Annexin V-FITC/PI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检测MAPK通路相关蛋白。结果:枸橼酸铁铵处理成骨细胞后,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降低,早期凋亡和总死亡率显著增加;不同浓度的枸橼酸铁铵处理成骨细胞后,其ROS水平分别增高至(35.73±2.52)%、(62.89±4.24)%和(76.06±3.55)%,MAPK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也明显增加并呈剂量效应关系,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可以在降低ROS水平及MAPK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同时抑制枸橼酸铁铵所致的细胞凋亡。结论:枸橼酸铁铵能使成骨细胞增殖受到抑制,并且通过增加细胞内ROS水平,激活MAPK通路,诱导成骨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Lisfranc 损伤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与关节融合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所有比较Lisfranc损伤关节融合术
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随机对照实验(RCT)和临床对照实验(CCT),按Cochrane 协作网标准逐个进行质量评价和Meta 分析。
结果对符合纳入标准的3 篇RCT文献和3 篇CCT文献进行meta 分析。6 项研究显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并发症低于关节融
合术(RRP=0.53,95%CI 0.34~0.83, P= 0.005);2 种术式在需再次手术及再次手术矫形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RR P=1.16,95%CI
0.57~2.37, P=0.68;RRP=2.30,95%CI 0.73~7.22, P= 0.16);关节融合术在内固定物取出方面明显优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RRP=
6.07,95%CI 3.01~12.23, P< 0.000 01)。治疗效果评分因不同研究采用的评分系统不同,无法进行合并分析。结论在并发症发
生率方面,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优于关节融合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与关节融合术在再次手术和再次手术矫形方面并无差异。在
内固定物取出方面,关节融合术要优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改良透视方法在肱骨近端骨折内固定术中应用可行性。方法 前瞻性研究。纳入2017年6月—2019年12月西安市中心医院骨二科单纯肱骨近端骨折患者36例,其中男12例、女24例,年龄61~79岁。骨折按Neer分型,3部分骨折25例,4部分骨折1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8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胸大肌三角肌间隙入路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其中对照组术中采用传统X线透视法,观察组采用改良X线透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术中最后一轮正侧位X线透视所需要的次数和时间,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2个月,对比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及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Neer分型等临床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对照组最后一轮透视所需次数3~7(4.2±1.2)次、累计时间3.5~15(5.6±2.6)min,观察组最后一轮X线透视所需透视次数2~5(2.5±0.9)次、累计时间2.5~6.5(3.1±1.0)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808、3.808, P值均<0.01)。观察组的手术时间(77±5)min、术中出血量(84±5)mL均小于对照组的(85±6)min、(94±8)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335、4.384,P值均<0.01)。两组患者术后均获随访3~12个月。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术后复位丢失、内固定失效、骨折不愈合,深部感染等并发症。观察组14例、对照组13例患者术后随访达12个月,其骨折愈合时间及Nee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依据Neer评分标准评定肩关节功能,观察组优7例、良6例、可1例,对照组优6例、良6例、可1例。结论 改良的术中X线透视方法较传统透视方法可减少术者及患者辐射暴露,其操作相对简单、可重复性好,间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和术后伤口感染的风险点,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应用锁骨远端钩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术后对肩部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10~2015-12使用钩钢板固定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37例患者男24例,女13例;年龄21~65岁,平均46岁。术中应用锁骨远端钩钢板治疗。术后定期随访,按照Constant评分标准进行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术后32例患者得到随访,5例失访。随访时间6~24月,平均13月,14例X线出现肩峰下骨溶解,20例出现肩部疼痛及外展受限,肩关节Constant评分为72~90分,平均(82.0±3.0)分。结论 应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需严格手术指征,细化术中操作,加强术后保护,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对脑梗塞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部分于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间在我院接受救治的92例脑梗塞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患者所用护理方式进行分组,共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小组。对照组服用硫酸氢氯吡格雷,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在本次研究中的治疗有效率为78.3%,观察组在本次研究中的治疗有效率为95.7%,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不良发生率进行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脑梗塞患者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方案,能够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值得在深入探讨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