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2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油菜资源中吲哚硫苷降解物对肿瘤的抑制作用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分别将两种不同提取法制备的高、低浓度的吲哚硫苷对S180小鼠ig给药,ip环磷酰胺。结果 吲哚硫苷降解物2号高浓度和吲哚硫苷降解物1号低浓度治疗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增加淋巴细胞转化率。结论 吲哚硫苷降解物可能是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来抑制移植性肿瘤生长,起到抗肿瘤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灸按摩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64例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针刺按摩组33例,以针刺按摩方法治疗,对照组31例采用针刺方法治疗.结果:针刺按摩组显效17例;有效1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97%.对照组用常规针刺疗法总有效率为77.42%.两组比较,总有效率具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配合按摩疗法比单纯针刺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合谷刺针法配合走罐治疗骶髂部筋膜脂肪疝的疗效。方法:对37例骶髂部筋膜脂肪疝患者进行合谷刺针法治疗,松解脂肪疝被膜和被卡压的神经血管束,出针后配合走罐,使疝内容物挤出被膜外。结果:治愈27例,好转8例,总有效率94.59%。结论:谷刺针法配合走罐治疗骶髂部筋膜脂肪疝操作简单,患者痛苦小,疗效好。  相似文献   
4.
近10年来针灸学术的发展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近10年来针灸学术发展的梳理,实事求是地、客观地反映针灸学科在针灸基础、临床、器材、教学和标准化等方面的发展状况,展示针灸学术发展的科技进步成果和亮点,分析针灸学术发展进程中的瓶颈与困难.结果表明,目前针灸研究主要存在针灸理论研究规模小、投入少,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脱节,经穴-脏腑相关性有待系统深入研究,穴位主治作用的临床研究设计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今后应遵循中医药传统理论和整体思维方法等固有规律,探索和发现针灸学术发展的新规律,以适应新的历史时期的需要,全面推进针灸学术事业可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刺络放血法治疗面肌痉挛22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一般资料在 2 2例中 ,男性 7例 ,女性 1 5例 ;年龄最小的 2 1岁 ,最大的 5 8岁 ,病程最短的 3周 ,最长的 9年 ,均诊断为病因不明的原发性面肌痉挛。2 治疗方法局部取穴 :太阳、鱼腰、四白、攒竹、丝竹空、迎香、翳风 ,用泻法 ;远端取穴 :合谷、后溪、丘墟、蠡沟均双侧 ,用平补平泻法。操作 :病人取卧位 ,用3%的碘酊和 75 %酒精穴位消毒后 ,选用 30~ 32号 0 .5~l.0寸的不锈钢针浅刺 ,使针尖的皮肤突起小丘状 ,留针 2 0~ 30分钟 ,取针时稍摇针孔 ,挤压浅表皮肤 ,以出血 1~ 2滴为宜 ,每日 1次 ,7次为 1疗程 ,疗程之间间隔 3天 ,此间采…  相似文献   
6.
电针配合耳穴治疗原发性痛经3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痛经是妇科临床之常见病、多发病,表现为妇女行经前后或行经期少腹坠痛,轻者腹痛、腰酸、全身倦怠,重者少腹坠痛剧烈、恶心呕吐、大汗淋漓,甚至昏厥。笔者近5年来采用电针疗法为主,耳穴疗法为辅,治疗本病36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36例病人,年龄15~33岁;病程1~10年;属寒湿凝滞者18例,肝郁气滞者10例,气血虚弱者8例。其中未婚者30例,已婚未育者6例;24例月经正常,12例月经周期3~5个月。所有病例均排除生殖器官的慢性器质性疾病。 2 治疗方法 2.1 电针疗法 行经期采用电针刺激疗法。主穴:双侧三阴交。配穴:寒…  相似文献   
7.
全国名中医孙国杰教授数十年来潜心探索以子午流注针法为代表的时间针灸学,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和经验,大力推动了时间针灸学的应用和发展。本文通过总结孙国杰教授关于时间针灸学的研究,分享传承时间针灸学之精华的思考。并以促进卵巢储备功能为例,初步探索适用于当今临床需求的时间针灸疗法应用思路,以期为创新发展时间针灸疗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反应点,又称病灶阳性点,是慢性病患者某部皮肤出现的异常斑点、结节、赤丝红缕、红痣、黑头等等.这些反应点不仅反映了病变皮肤深处的筋肉、关节乃至脏器的病变,也为临床治疗某些顽病提供了准确的靶点.笔者以反应点为腧穴,采用不同针治方法治疗久治不愈的疾患,收效甚佳.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针灸配合中药辨治面瘫四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瘫临床主症及体征为 :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 ,不能皱额和蹙眉 ,眼裂闭合不全 ,闭眼时瘫痪侧眼球向外上方转动 ,露出白色巩膜 ,病侧鼻唇沟变浅 ,露齿时口角歪向健侧 ,鼓气或吹口哨时漏气 ,食物易滞留于病侧齿颊之间 ,常有口水流出 ,泪液外溢。笔者采用针灸配合中药配治疗面瘫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归纳如下。1 针灸基本广方阳白透鱼腰 ,四白透睛朗 ,地仑透颊车 ;翳风 ,针患侧 ;合谷 ,针健侧 ;风池 ,针双侧。2 疏风解表通络法此病主因与风邪有关。“风为百病之长 ,善行而数变” ,常挟寒、挟热、挟湿侵袭人体 ,阻滞经脉。经筋失养 ,筋肉纵缓…  相似文献   
10.
1一般资料 门诊病人127例中,男51例,女76例;病程1~15年,年龄最小的19岁,最大68岁.其中风寒偏胜型30例,湿热偏胜型35例,气滞血瘀型29例,肝肾亏损型33例.均在四肢关节肌肉有不同程度的红、肿、重着、疼痛典型的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