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外周型肝内胆管细胞癌(IHPCC)的CT表现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IHPCC患者的CT表现。结果33例患者中29例CT平扫表现为低密度实质病灶,4例无明确肿块;肝内胆管扩张23例,扩张胆管合并肝内胆管结石15例。所在肝叶萎缩、肝包膜凹陷征25例。三期增强扫描:早期或动脉期明显强化1例,27例周边轻度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周边向中心明显强化呈片状、条状、分隔状;1例三期均无强化。结论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  相似文献   
2.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因其成像质量高,已广泛应用于全身各部。但应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于原发性肝癌显示肿瘤血管方面的研究国内外文献报道较少。笔者对53例原发性肝癌的CT血管成像进行初步探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腹股沟及其周围疝所致肠梗阻的CT诊断价值进行研究与探讨。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该院2006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21例腹股沟及其周围疝所致肠梗阻患者进行CT检查。CT检查的项目包括全腹部平扫、动脉期与静脉期的增强。结果 21例患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肠梗阻。其中,腹股沟斜疝11例,股疝5例,闭孔疝5例。结论 在临床诊断腹股沟及其周围疝所致肠梗阻,进行CT检查可以获取较为理想的检查结果,值得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T检查在卵巢癌术后复发、转移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科2004年11月~2014年3月收治60名卵巢癌术后患者进行复查,结合患者资料及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总结分析。结果:经过CT检查得出60例患者复发、转移的检出率86.7%、准确率85%;病理学诊断证实60例患者复发、转移的检出率95%、准确率95%,两组数据对比无统计学意义(X2=2.50,P0.05)。结论:CT检查对卵巢癌的复发、转移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及准确率,是术后复查的重要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在良恶性乳腺肿瘤中钼靶、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影像组学分析的临床诊断价值与预测模型研究.方法 选取首次确诊为乳腺肿瘤的184例患者,均行钼靶、SPE/CT及DCE-MRI检查,并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92例)和验证组(92例),其中恶性肿瘤1...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CT对盆腔包块的临床诊断价值及分析方法。方法选取本院妇产科收治的60例盆腔包块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病史、CT结果及病理检查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及术后病理结果对照显示,CT检查准确定位的患者共55例,准确率91.7%;良性包块诊断准确患者38例,准确率92.7%;恶性包块诊断准确患者17例,准确率89.5%。结论 CT在诊断盆腔卵巢附件包块中,能准确定位包块的位置,同时清晰地显示出包块内部的特征及包块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合患者临床病史进行定性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动脉栓塞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异位妊娠患者,采用改良seldinger法穿刺右侧股动脉,将导管选择性插入双侧子宫动脉,经子宫动脉灌注MTX(甲氨喋呤)和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治疗,护理的主要内容是:充分术前准备、术后24h严密监测出血情况,及时观察和处理疼痛、呕吐、血管血栓形成等.结果 13例均接受子宫动脉药物灌注和栓塞,终止妊娠成功率为92.3%,尿妊娠试验均在治疗后2周转为阴性,B超1周内复查胚胎缩小1/3,1月后一切正常.结论动脉灌注药物和栓塞治疗异位妊娠是一种创伤小、临床治疗效果好的方法.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是保证介入治疗异位妊娠效果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脑动脉硬化(AS)斑块与脑动脉瘤(CA)的CT血管造影(CTA)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初步诊断AS、CA的735例病人的影像学资料,所有病人均经DSA确诊。结果 735例中,单纯AS斑块216例,共检出747个斑块;单纯CA共50例,检出53个动脉瘤;CA合并AS斑块143例,检出512个斑块,218个动脉瘤;无CA、AS斑块326例。AS斑块病人CA发生率(39.8%,143/359)明显高于无AS斑块病人(13.3%,50/376;P<0.05);而且,AS斑块病人囊状动脉瘤发生率(48.5%,50/103)较无AS斑块病人明显增高(39.6%,143/361;P<0.05)。512个斑块中,软斑块113个,硬斑块205个,混合斑块194个;颈内动脉分叉处近端(包括颈内动脉后交通段、眼动脉段、海绵窦段)共284个,而其中硬斑块比例(77.1%,158/205)和混合斑块比例(50.5%,98/194)均明显高于软斑块比例(24.8%,28/113;P<0.05)。颈内动脉分叉处近端斑块平均数量[(4.30 ±0.90)个/例]明显高于其他部位斑块平均数量[(2.51±1.02)个/例;P<0.05]。结论 AS斑块和囊状CA在颅内动脉发生的空间位置特征相同,AS斑块促进囊性CA形成,两者的形成与血流动力学、脑血管结构相关。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自助式讲课学习模式在医学影像学临床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采用自助式讲课学习模式对影像学本科生进行临床实践教学,并进行考试成绩比较及问卷调查.结果: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助式讲课学习模式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临床思维及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学习效率.结论:自助式讲课学习模式是一种有益于学生的影像学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