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患者,男性,39岁。因“上腹疼痛20天”于1989年3月9日收住院。既往无慢性疾患。查体:T36℃,腹软,上腹中部压痛(+),无肌卫,肝脾未扪及。化验:血、尿、便常规正常,肝功正常。胃镜检查:胃角部见一1×1 cm的Ⅰ°溃疡,表面覆有白苔样坏死物,十二指肠球部见一0.5×0.5cm的Ⅰ°溃疡,部分胃粘膜充血糜烂;胃部溃疡组织病检报告:慢性溃疡,在炎性坏死组织内见多量白色念珠菌。胃液分析结果为:基础胃酸分泌值和最大  相似文献   
2.
纤支镜对41例支气管结核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气管-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特征,分析纤维支气管镜(FB)对支气管结核的检出率及镜下特征,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分析41例经纤维支气管镜确诊的气管-支气管结核的纤维支气管镜下表现、临床症状、胸部X线及实验室检查情况。结果:纤支镜检查显示:Ⅰ型11例,占26.83%;Ⅱ型8例,占19.51%;Ⅲ型17例,占41.46%;Ⅳ型5例,占12.20%。镜下所见管腔内各种类型病变互有重迭,其病变表现具有一定特征。31例镜检前后进行痰菌涂片检查2~6次/例,仅6例阳性。41例经FB刷片行抗酸杆菌检查,有12例阳性(阳性率29.3%)。41例行活组织检查证实为结核36例(87.80%)。结论:气管-支气管结核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胸部X线表现正常并不能排除支气管结核,确诊主要依靠纤支镜下活检病理、刷检涂片及痰结核菌检查。对不明原因低热和呼吸道症状经积极抗炎治疗无效者,应怀疑支气管结核及早行纤支镜检查。  相似文献   
3.
徐大敏  程德忠 《中国内镜杂志》2005,11(10):1111-1113
目的分析支气管结核临床表现和误诊的原因,提高对支气管结核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痰涂片检查抗酸杆菌阴性的支气管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误诊主要原因为:临床症状不典型,胸部影像学无特异性,部分病变为结核非好发部位,合并其他非结核性病变临床表现混淆,接诊医师对EBTB缺乏警惕。痰检质量不高,未及时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论支气管结核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痰涂片检查抗酸杆菌阴性也不能排除,尽可能做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减少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经无创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AECOPD)并发重度高碳酸血症呼吸衰竭中的治疗经验。方法 76例COPD急性加重引起的重度高碳酸血症(PCO2>80mmHg)呼吸衰竭患者分为无创通气组与一般治疗组(对照组),观察临床症状改善的情况与动脉血气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无创通气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而pH值和动脉血氧分压则较治疗前显著上升,对照组治疗前、后以上血气分析变化无显著性差异。无创通气组的临床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经面罩机械通气对COPD急性加重引起的重度高碳酸血症呼吸衰竭患者,能够改善临床症状、改善二氧化碳潴留和低氧血症,减少气管插管的需要,有利于患者的恢复。临床使用方便,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临床医生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认识,减少误诊,提高救治率。方法对2002年11月-2011年6月收治的6例甲减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予以有创机械通气及早期使用左旋甲状腺素治疗,使病症得以控制和治愈。结果患者使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平均7 d,住院治疗14~43 d,平均(28.6±14.4)d,5例治愈,1例死亡。结论甲减并发呼吸衰竭早期使用机械通气及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脉冲振荡法 (IOS)测定呼吸阻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的诊断价值。方法 :测定 10 4例COPD患者和 60例健康者的各项IOS指标及其常规肺功能 ,对IOS主要结果作出比较。结果 :COPD患者总气道阻力、中心及周边气道阻力、呼吸总阻抗、共振频率显著高于健康者 (P <0 .0 1) ,周边弹性阻力显著低于健康者 (P <0 . 0 1) ;COPD组共振频率 (Fres)与 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 (FEV1 )相关性较强 ,(r =-0 . 65 7,P <0 . 0 1)。结论 :IOS法测定呼吸阻抗是判断气道阻塞的敏感指标 ,可以代替FEV1 判断COPD患者的气道阻塞程度 ,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心肌受损的情况.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共136例作为观察组,门诊92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儿血清心肌酶谱AST、LDH、CK、CK-MB、HBDH检测值及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改变明显异常.结论 MP肺炎可合并心肌损害,其症状体征不典型,容易漏诊,因此对可疑病例应及早做心电图及心肌酶检查,以利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凝血功能变化情况.方法 选择91例COPD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7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CRP、TNF-α、IL-6、FIB、D-D水平.结果 观察组CRP、TNF-α、IL-6 FIB、D-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存在高凝状态,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合理的抗凝治疗,对有效防止血栓形成,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气管球囊扩张和气管支架置入治疗良性气道重度狭窄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局麻下将7例各种原因引起的良性重度气管、主支气管狭窄患者,在支气管镜直视下应用气管球囊扩张气道狭窄部,然后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定位放置镍钛合金气管支架。结果经气道球囊扩张后,7例重度气管狭窄患者的镍钛合金支架均一次性放置成功,支架扩张良好,患者呼吸困难症状立即缓解。结论气道球囊可以简单、安全和快速的扩张狭窄气道,为支架置入及支架完全扩张提供条件,是解决良性重度气道狭窄较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β受体拮抗剂在并发心血管疾病的COPD患者中运用。方法将COPD并发心血管疾病患者分为5组,分别是ICS、ICS+LABA+TIO、ICS+LABA+TIO+BB,BB,Placebo组,回顾性分析β受体拮抗剂对肺功能、血氧饱和度、病死率的影响。结果 BB治疗组,与ICS、ICS+LABA+TIO组比较,对FEV1降低不显著,有统计学意义(t=7.069,P<0.05);SpO2无统计学意义(t=3.076,P>0.05);β受体拮抗剂治疗组能有效降低病死率,总病死率降低率为18%左右(t=16.87,P<0.05)。结论β受体拮抗剂不会降低并发心血管疾病的COPD患者的FEV1,能降低其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