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运用锁骨钩板对锁骨外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NeerⅡ型锁骨外端骨折14例,TossiⅡ型以上肩锁关节脱位9例,均应用锁骨钩板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良好复位和固定,随访6~1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内固定物无松动和断裂,关节功能均恢复良好.结论 锁骨钩钢板是治疗锁骨外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闭合性小腿骨折合并软组织挫伤程度的判断方法和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本院近5年来治疗的97例小腿闭合性骨折,按其软组织挫伤程度进行分级,分别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交锁钉内固定和外固定支架固定,总结其疗效、经验。结果:对合并中度(Tscheme C2级)以上软组织挫伤的小腿骨折,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其并发症明显高于交锁钉和外固定支架固定。结论:闭合性小腿骨折的治疗应重视对局部软组织挫伤的评估。对挫伤严重的小腿骨折不应贸然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而应选择延期交锁钉和外固定支架固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跟骨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及影响因素。方法对51例跟骨骨折分别采取保守治疗、闭合斯氏针撬拨复位石膏外固定、切开复位空心钉或可吸收螺钉固定、钢板内固定,经6~36个月随访,对其治疗方法、疗效影响因素进行总结。结果 51例骨折均骨性愈合,发生切口愈合不良皮肤坏死2例,跟骨高度丢失10例,跟痛13例。结论应根据跟骨骨折类型等来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 ,对SandersⅡ型、Ⅲ型骨折应首选切开复位内固定,对一些严重粉碎的骨折,如SandersⅣ型骨折手术应谨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系统(PHILOS)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7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PHILOS治疗,评价临床效果。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0~14(12±1.8)个月,骨折均临床愈合。末次随访1例出现肱骨头坏死,3例骨折畸形愈合,3例患肩僵直,其中2例患肩疼痛。ASES功能评分为68~85(77.6±3.5)分;依据MCC标准评价临床疗效:优27例,良2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为78.3%。结论 PHILOS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确切,尤其适宜老年骨质疏松患者。  相似文献   
5.
接健  谭力  陈福扬  徐国浩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1):1004-1006
目的观察胫骨骨折术后应用主动功能锻炼或持续被动运动(CPM)机对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的疗效差异。方法胫骨骨折行交锁髓内钉治疗患者125例分为主动锻炼组(AP组)65例和CPM组60例,2组患者术后均常规使用镇痛泵进行术后镇痛,早期均开始功能锻炼。CPM组和AP组均由专业康复治疗师进行康复指导,并且记录患者康复结果。结果术后第3天CPM组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小于主动锻炼组(t=3.52,P=0.00)。共有99例患者获得随访,术后3个月时,AP组的关节活动度(ROM)大于CPM组(t=4.97,P=0.00)。结论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治疗术后常规应行镇痛泵镇痛,在充分镇痛下应尽可能早地行主动功能锻炼,其在术后早期功能恢复上更具优势,但对痛觉过敏及无法行主动功能锻炼的患者仍应考虑行CPM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骨折术后并发感染的经验。方法 对21例骨折术后感染病历采用闭式灌洗引流、敏感抗生素抗感染治疗。结果 全部感染病例均痊愈,感染未复发,骨折愈合顺利,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骨筋膜间室综合征早期的保守治疗方法。方法 对13例具有骨筋膜间室综合征早期症状的患者采用甘露醇快速滴注治疗,而对照组2例未行早期甘露醇脱水治疗。结果 实验组均症状迅速缓解,免于切开减张,随访肢体功能良好,而对照组均行切开减张。结论 甘露醇快速滴注对骨筋膜间综合征早期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骨筋膜间室综合征早期的保守治疗方法。方法对13例具有骨筋膜间室综合征早期症状的患者采用甘露醇快速滴注治疗,而对照组2例未行早期甘露醇脱水治疗。结果实验组均症状迅速缓解,免于切开减张,随访肢体功能良好,而对照组均行切开减张。结论甘露醇快速滴注对骨筋膜间综合征早期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交锁髓内钉远端锁钉盲置法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骨折57例,远端锁钉均采用盲置法置入,直视下可以看到髓内钉主孔后拧入锁钉.结果 随访6~15个月,57例患者均骨折愈合.其中,延迟愈合8例,改动力性固定3个月后愈合;远、近端锁钉100%在位,无锁钉断裂和退出.结论 交锁髓内钉远端锁钉盲置法简单可行,锁钉在位率高,可同时减少医源性X线辐射.  相似文献   
10.
马腾  徐国浩  朱亮亮  王桂华 《吉林医学》2013,(31):6536-6537
目的:分析踝关节不同部位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和三角韧带损伤引起关节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及形成创伤性关节炎的关系。方法:对112例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和三角韧带损伤患者,行腓骨及内踝内固定、三角韧带探查修复。术后随访740个月。结果:用Baird-Jackson评分系统评估:优98例、良14例,未见创伤性关节炎、骨不连等并发症。结论: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和三角韧带损伤,除内固定外,必须修复下胫腓联合和三角韧带,才能恢复踝关节正常的生物力学环境和稳定性。如不修复下胫腓联合和三角韧带,大面积的疤痕愈合后,会导致韧带松弛及功能不良,形成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