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0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目的:观察膝骨痹康熏洗剂联合电针、功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健康教育联合电针、功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膝骨痹康熏洗剂熏洗,两组患者均在VAS评分≥4分时配合口服美洛昔康分散片;治疗4周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WOMAC(疼痛、僵硬、功能障碍)评分、肿胀评分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对照组患者的疼痛、肿胀及功能障碍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僵硬积分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疼痛、僵硬、肿胀及功能障碍积分方面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疼痛症状的改善情况与对照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功能障碍、僵硬、肿胀方面,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骨痹康熏洗剂联合电针、功法治疗对膝骨关节炎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ALP3)炎性体角度探讨痛风宁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造模大鼠36只、正常大鼠12只。造模大鼠采用踝关节局部注射0.2 mL尿酸钠(monosodium urate,MSU)混悬液建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cute gouty arthritis,AGA)模型,正常大鼠予相同部位注射生理盐水。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痛风宁组、秋水仙碱组,分别用生理盐水、痛风宁药液、秋水仙碱混悬液灌胃,每天2次,共3 d。正常大鼠为正常组,同时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造模成功后72 h,行腹腔注射麻醉后取踝关节液及滑膜组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大鼠踝关节液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及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滑膜组织NALP3炎性体相关蛋白与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踝关节液IL-1β,TNF-α含量显著升高,滑膜组织NAL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蛋白及mRNA表达均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痛风宁组与秋水仙碱组大鼠踝关节液IL-1β,TNF-α含量显著下降,且滑膜组织中NALP3,Caspase-1,ASC蛋白及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与秋水仙碱组比较,痛风宁组大鼠踝关节液IL-1β,TNF-α含量仍较高(P0.05),但滑膜组织中NALP3,Caspase-1,ASC蛋白及mRNA表达均较低(P0.05,P0.01)。结论:痛风宁对AGA的抗炎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ALP3炎性体相关蛋白及mRNA表达,从而减少IL-1β,TNF-α的生成,减轻关节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并评价健康教育联合"中医三联疗法"对膝骨关节炎(KOA)的康复效应,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将KOA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中医三联疗法",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两组患者均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4分时予美洛昔康片7.5mg止痛,每日1次,服用至VAS4分后停药。对比观察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结束后1月两组KOA症状分级量化表、关节炎生活质量测量量表2-短卷(AIMS2-SF)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的评分。结果:治疗4周后及治疗后1月,两组患者的KOA症状分级量化表评分、AIMS2-SF评分、GSE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试验组治疗后的各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联合"中医三联疗法"能更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增强患者自我效能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近17年针刺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取穴及配伍规律,为临床优化针刺治疗KOA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2000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17年间万方数据知识服务系统、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清华同方知网数据库中针刺治疗KOA的相关文献,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得到所需文献,并进行分类整理,将篇名、穴位名称录入Microsoft Excel 2010表格中,建立数据库,采用频数统计方法分别统计腧穴使用频次、归经、配伍规律等信息。结果:纳入1 563篇文献,其中取穴多以十四经穴为主(5 312次),且足阳明胃经使用频数最高(2 264次);犊鼻(944次)、内膝眼(928次)、阿是穴(816次)、阳陵泉(738次)、血海(677次)为最常用腧穴;最常用的两个腧穴配伍为犊鼻与内膝眼(726次);常用三个腧穴配伍为犊鼻、内膝眼与血海(456次)或阳陵泉(455次)。结论:针刺治疗KOA常用穴位以近端局部取穴为主,多取十四经穴,且以足阳明胃经上的穴位最为常见;穴位配伍方面,以犊鼻为主穴,分别与内膝眼或(及)血海配伍使用最多见;此外,犊鼻、内膝眼配伍阿是穴或血海或阳陵泉组成的"膝三针",可作为临床治疗KOA的针刺小组方。  相似文献   
5.
<正>四肢骨折术后患者多出现自汗、盗汗,西医对本病无针对性疗法。我科近年来采用自拟方止汗合剂治疗四肢骨折术后汗症9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90例患者均为2012年12月—2014年11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福州市第二医院住院手术治疗的四肢骨折者,其中肱骨外科颈骨折11例,肱骨髁上骨折12例、桡骨远端骨折17例,前臂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KOA中医三联康复疗法对膝骨关节炎(KOA)患者关节软骨磁共振T2图的影响。方法收集KOA患者11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7例。试验组采用健康教育联合KOA中医三联康复疗法,对照组采用健康教育联合KOA常规康复疗法,共治疗4周。2组均在VAS评分≥4分时口服美洛昔康分散片。运用3.0T MRI对KOA患者膝关节进行T2图成像,按照Recht关节软骨损伤分级标准对所得图像进行评价,并分析10个兴趣区ROI的T2值。结果治疗后,Recht关节软骨损伤分级下降≥1级的试验组有40例,对照组有26例,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股骨内侧中区、胫骨内侧中区及胫骨外侧中区T2值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各ROI T2值未见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股骨内侧中区、胫骨内侧中区T2值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其余各ROI T2值未见明显变化(P>0.05)。结论 KOA中医三联康复疗法可改善KOA患者软骨形态,促进软骨修复,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软骨退变,疗效优于KOA常规康复疗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痛风宁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大鼠NALP3炎性体及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探讨其抗炎作用的量效与时效关系。方法将2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造模组200只和正常组40只。右后踝关节腔内注射尿酸盐混悬液制作大鼠AGA模型,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秋水仙碱组及痛风宁低、中、高剂量组,每组40只。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其余组大鼠给予相应药物灌胃干预。首次干预后6、12、24、48 h各组随机取10只大鼠处死,收集右后踝关节液与滑膜组织,采用ELISA、Western blot和RT-qPCR分别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前列腺素E2(PGE2)含量及NALP3、ASC、Caspase-1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各时间点IL-1β、PGE2含量及NALP3、ASC、Caspase-1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痛风宁中、高剂量组及秋水仙碱组大鼠各时间点IL-1β、PGE2含量及NALP3、ASC、Caspase-1蛋白和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P<0.05);与秋水仙碱组比较,痛风宁中、高剂量组大鼠各时间点IL-1β、PGE2含量及NALP3、ASC、Caspase-1蛋白和mRNA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痛风宁低剂量组大鼠明显升高(P<0.01,P<0.05)。结论中剂量痛风宁在下调模型大鼠NALP3、ASC、Caspase-1蛋白和mRNA表达及降低IL-1β、PGE2含量方面作用相对较佳,且首次干预后48 h抗炎作用相对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金匮肾气丸治疗肾阳虚证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20只和造模组40只,将造模成功的38只大鼠再随机分为中药组和模型组各19只,中药组大鼠给予金匮肾气丸8. 44 g/(kg·d)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生理盐水3 ml灌胃,每日1次,连续3周。分别取正常组、模型组和中药组大鼠的股骨髁松质骨,进行总蛋白的提取与制备;采用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展示各组大鼠股骨踝松质骨蛋白质组图谱,应用PDQuest 8. 0软件分析各组间差异表达蛋白点,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初步鉴定差异表达蛋白点。结果各组大鼠股骨髁松质骨双向凝胶电泳图谱的蛋白点数目均为552个;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有23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质;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有16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给予金匮肾气丸溶液后,肾阳虚模型大鼠股骨髁松质骨中原来表达上调的磷酸甘油酸激酶1及表达下调的14-3-3ζ蛋白、网钙蛋白3、原肌球蛋白异构体2α-3链、原肌球蛋白α-4链、原肌球蛋白异构体α-1链、40s核糖体蛋白sa、半乳糖凝集素1、线粒体ATP合成酶亚基α、膜联蛋白A1、GDP解离抑制因子1、Ⅰ型胶原α-1链、LOC683667蛋白、膜联蛋白A5、过氧化氧化还原蛋白2和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A3均出现表达趋势的反向调整。结论金匮肾气丸对肾阳虚证的调节可能涉及股骨髁松质骨结构构成、物质转运、能量代谢和细胞增殖与凋亡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炎症指标的变化探讨痛风宁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模型大鼠抗炎作用的时效性。方法:将SD大鼠分成正常大鼠与造模大鼠,造模大鼠采用踝关节腔注射尿酸钠(MSU)混悬液建立AGA大鼠模型,正常大鼠同部位注射生理盐水。于造模后4h模型鉴定成功后随机分成秋水仙碱组、痛风宁组、模型组和正常组,每组18只。秋水仙碱组及痛风宁组分别予相应药物灌胃,模型组与正常组同步予生理盐水灌胃,2次/d,共3d.在造模后24h,48h及72h三个时间点,每组各随机选6只取材。观察并检测各组各时间点关节液白细胞数、滑膜组织病理改变、关节液中炎症相关细胞因子IL-1β,TNF-α,PGE2及TGF-β1的含量。结果:痛风宁能降低关节液白细胞数、改善病变关节滑膜组织的病理形态及降低IL-1β,TNF-α及PGE2含量,同时可升高TGF-β1含量,各时间点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且在48h对各项指标的改善作用最明显,优于24h和72h两个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痛风宁对AGA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升高TGF-β1含量,抑制促炎性细胞因子IL-1β,TNF-α和PGE2的释放,减少关节液中白细胞数及改善关节滑膜组织病理变化,从而达到对AGA的抗炎作用,且在用药后48h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cute gouty arthritis,AGA)大鼠模型并观察其维持时间。方法 采用25 mg/mL尿酸钠(monosodium urate,MSU)晶体混悬液踝关节腔注射复制大鼠AGA模型,多个时间点动态观察8 d,以大鼠受试踝关节局部皮温、肿胀度、步态、关节液炎性细胞及其滑膜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等指标判断是否成模及其维持时间。结果 造模后3 h,生理盐水组和模型组均可见踝关节肿胀,皮温升高,步态异常,关节液炎性细胞数增多,滑膜组织增生、毛细血管充血、滑膜细胞排列紊乱等炎症表现,两组以上指标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造模后4 h,生理盐水组以上炎症表现明显减轻,较3 h时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模型组较3 h时加重(P<0.01),并且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造模后24 h,生理盐水组各项指标恢复正常,而模型组炎症继续加重;造模后48~72 h,模型组肿胀、皮温、步态异常等局部炎症达到高峰;造模后96~168 h,模型组踝关节局部炎症逐渐减轻,但各项指标与空白组比较差异仍有显著性(P<0.01);造模后192 h,模型组肿胀、皮温、步态异常等外在炎症表现恢复正常,而炎性细胞数及滑膜病理变化与空白组比较差异仍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 采用MSU晶体混悬液踝关节腔注射可在造模后4 h成功制备并鉴定出AGA大鼠模型,且至少能维持到造模后168 h。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