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0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沉睡致肢体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功能训练与健康教育。方法 :对 3 0例周围神经损伤的患者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药物及物理治疗指导、康复功能训练指导。结果 :3 0例患者经 11d~ 6周的治疗 ,除 1例尺桡神经损伤较重 ,治疗 6周外 ,其余均在 2 0d内痊愈 ,总有效率 10 0 %。治疗前后肢体功能FugI-Meye评分有显著性的变化 (P<0 .0 5)。结论 :实施健康教育 ,减少患者心理上的痛苦 ,施行药物及物理治疗 ,加强康复功能训练 ,有利于肢体运动功能的早日恢复  相似文献   
2.
小儿颅内肿瘤20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儿颅内肿瘤临床表现复杂 ,早期诊断较困难 ,容易误诊。 1988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我院经手术、病理及CT或MRI证实小儿颅内肿瘤 78例 ,其中 2 0例误诊 ,误诊率 2 5 6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0例患儿中 ,男 14例 ,女 6例 ,男女之比为 2 33∶1;年龄小于 2岁者 3例 ,~ 6岁 9例 ,~ 14岁8例。就诊前病程 :2周内 3例 ,~ 4周 5例 ;病程在 2周内 3例 ,~ 4周 5例 ,~ 3个月 7例 ,1~ 4年 5例 ,其中 3个月内共 15例 ,占 75 %。误诊时间最短 4天 ,最长达 4年之久。1 2 肿瘤发生部位及性质 幕上 8例 :颞顶叶 4例 ,…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钴肟类辅酶B12 模型化合物的电化学性质。方法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钴肟类模型化合物RCo(DMG) 2 ·L(R =n -C3 H7、i-C4 H9、n -C4 H9、n -C5H11、c -C6H11、PhCH2 、Cl,DMG =丁二酮肟 ,L =H2 O)的电化学性质。结果 RCo (DMG) 2 ·L的循环伏安图表明 ,其氧化还原过程伴随两个准可逆氧化还原反应 (1)和 (2 ) ,并伴随Co -C键的断裂 ,且随R的推电子能力增强 ,其氧化还原电位变负。结论 钴肟类化合物是适宜的辅酶B12 模型。  相似文献   
4.
<正> 手足口病(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夏秋季儿科常见病,临床以手掌、足、口腔内发生疱疹为主要特征,且国内外曾有反复流行。2001年5月~2002年7月我科门诊收治手足口病37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21例,女16例,男女之比1.3:1;年龄8  相似文献   
5.
以2’-脱氧尿苷为原料,先用甲磺酰氯将3’,5’-位羧基保护,然后与NaOH水溶液作用形成3‘,5’-O-环状物,再与叔丁醇钾反应生成脱氧脱氢尿苷,此方法步骤较为简便,试剂易得,产率略高于同类方法。  相似文献   
6.
以胸苷为原料 ,先在低温下 (<0℃ )与对甲苯磺酰氯反应 ,制得对甲苯磺酰化产物 2 ,再分别与NaCl,LiBr ,NaI反应制得相应的 5′ 位卤代修饰物 3a ,3b ,3c。产品经显微熔点测定、一维核磁共振谱、质谱及元素分析表征确认结构。结果表明 :用此法合成步骤简便且有较高的收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烷基钴肟类辅酶B12 模型物及其与 β -环糊精形成超分子化合物的性质。 方法 通过核磁共振谱、Co -C键断裂的光分解动力学性质对形成超分子化合物前后的烷基钴肟 (RCo(DH) 2 ·H2 O)辅酶B12 模型物进行了研究。结果 烷基钴肟RCo(DH) 2 ·H2 O中的R基进入了环糊精的腔内 ,钴的平面配体在 β -CD的大口处 ,β -环糊精与RCo(DH) 2 ·H2 O形成了 1:1的超分子化合物 ,且包结前后 ,其Co -C键断裂的光分解反应均按一级反应进行。结论 烷基钴肟与 β -环糊精形成的超分子化合物是适宜的辅酶B12 模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84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常规给予能量合剂、辅酶Q10、维生素C及维生素E;治疗组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人血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心肌酶(CK鄄MB,LDH1和LDH2)恢复至正常时间(10.5±2.3)d与对照组(14.3±2.8)d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常规治疗配合静注丙种球蛋白能提高病毒性心肌炎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甲氰咪胍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 :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 (n =5 4 )及对照组 (n =4 1) ,对照组予以常规抗炎、抗过敏、对症支持治疗 ;治疗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甲氰咪胍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4 .5 % ,对照组为80 .5 % ,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甲氰咪胍治疗过敏性紫癜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0.
1引言小儿颅内肿瘤多为恶性,预后较差。为总结经验、提高诊治水平,现将我院1988年1月~2001年12月经磁共振检查、病理检查确诊的病历完整的78例小儿颅内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2临床资料2.1一般资料本组78例患儿,男53例,女25例。年龄2个月~14岁,中位年龄8岁,其中不足1岁者4例,1~3岁2例,4~6岁26例,7~9岁16例,10~14岁30例。入院时病程4日~4年,中位病程2个月。肿瘤位于幕上30例(占38%),其中位于额、顶叶10例、颞叶4例、松果体6例、丘脑4例、鞍区4例、侧脑室2例;肿瘤位于幕下48例(占62%),其中位于小脑半球6例,小脑蚓部18…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