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了解沧州市2000--2013年的健康人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带菌率和菌型分布变迁状况,为提出新的免疫策略,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控制暴发提供依据。方法每年在流脑流行前期(12月至1月)、流行期(3月)和流行后期(5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采集0~6、7~12、13~17和18岁以上4个不同年龄组的咽拭子标本,进行健康人群流脑带菌调查和分析。依据WS295-2008《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诊断标准》进行脑膜炎奈瑟菌分离培养和鉴定,数据用SPSS17.0软件包统计分析。结果2000--2013年连续14年监测的4865人中,检出带菌者232人,总带菌率为4.77%。其中2000和2003年带菌率最高,为9.09%;2013年最低,为0.42%。共检出流脑菌群11群,分别为A、B、C、D、X、Y、29E、W135、H、I和K群。其中以B群检出率最高,为1.19%;其次Y群,为1.09%,A和c群的检出率分别为0.60%和0.25%;检出率最低的是W135群(0.14%)。13~17岁组带菌率最高,为6.63%;其次是0~6和7—12岁组,分别为4.10%和4.06%;最低的是18岁以上组,为3.09%。4个年龄组带菌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83,P〈0.01)。结论连续14年的监测结果表明,沧州市健康人群流脑带菌率呈现下降趋势,特别是2008年以后下降更为明显,反映了多年来沧州市对流脑监测和疫苗接种工作的重视。13—17岁组带菌率最高,提示今后要加强该年龄组人群的监测、预防接种以及健康教育工作。带菌者中检出了致病菌株,且检出率高于其他菌群,提示今后A+C流脑疫苗仍应在沧州市继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沧州市流动人口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现状。方法以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方法 ,对沧州市389名流动人口进行了调查。结果流动人口健康相关知识知晓率为56.4%,1年内过生育健康服务获得率5.1%,1年内常规健康体检率27.8%,2周患病率为39.1%,1年内患病率88.7%,就诊率83.8%,住院率为1.5%,医疗保险的覆盖率为43.7%。沧州市流动人口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的影响因素有年龄、婚姻状况、收入水平、文化程度、是否有医疗保险。结论应该开展多种形式的针对青年务工人员的健康知识宣传,提高健康知识知晓率,提高健康意识,改变不健康行为,并将流动人口作为社区卫生服务的重点服务对象,合理引导流动人口有效利用社区卫生服务,提高医疗保险覆盖率,建立适合流动人口需求的医疗保障体系[1]。  相似文献   
3.
目的及时掌握土源性线虫病的流行动态和流行规律,为制定防治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要求,有计划连续、系统地开展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2006~2008年人群蛔虫平均感染率为0.37%,3~12岁儿童蛲虫平均感染率为3.35%,女生较男生高2.67倍,土壤标本未检出土源性线虫虫卵。结论沧县监测点人群土源性线虫仍保持较低的感染水平。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个人卫生意识,坚持采取药物驱虫,落实改水、改厕等各项综合防治措施,危害人体健康的寄生虫病就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沧州市手足口病疫情流行特征,以预防控制手足口疫情发展及蔓延。方法对2011年疫情报告手足口病例流行病学资料和实验室核酸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年沧州市手足口病病例累计报告14 855例,重症61例,死亡1例。比2010年同期(11 687例)上升27.11%。;对606例患者的咽试子等标本进行EV71、CoxA16和肠道通用病毒核酸检测,其中EV71型427份,CoxA16型89份,其他肠道病毒感染90份,分别占70.46%、14.69%和14.85%。结论沧州市2011年手足口病感染以EV71型病毒为主,与往年比较发病高峰期明显增高,年底拖尾现象比较严重,应加强各项防治措施,侧重EV71型病毒的防控。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沧州市食品污染物现状,为制定切实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全国食品污染物监测网控制体系下,2008年-2011年采集6大类食品共计916份,应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检测铅、镉含量。结果:在所检测的916份样品中,铅合格率为89.3%。镉合格率为87.6%。结论:说明铅、镉在食品中有不同程度的积累,对人体健康存在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沧州市淡色库蚊对不同杀虫剂的抗药性现状,为合理使用杀虫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幼虫浸渍法测定淡色库蚊幼虫对醚菊酯、联苯菊酯、胺菊酯、氯氰菊酯、毒死蜱、双硫磷和DDT 7种杀虫剂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结果醚菊酯、联苯菊酯抗性倍数分别为141.00、51.25,均为高抗;毒死蜱、DDT抗性倍数分别为4.19、7.92,均为低抗;胺菊酯、氯氰菊酯、双硫磷抗性倍数分别为0.03、1.24、0.82,均属敏感。结论沧州市淡色库蚊幼虫对部分杀虫剂已产生抗药性,在灭蚊工作中应选择敏感杀虫剂,注意避免大量单独使用某种杀虫剂而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沧州市手足口病疫情流行特征,防控手足口疫情发展及蔓延。方法收集2010年疫情报告手足口病例流行病学资料和实验室核酸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沧州市手足口病病例累计报告11 687例,重症206例,死亡1例,较去年同期(9 771例)上升19.61%。对648例患者的咽试子等标本进行EV71、CoxA16、肠道通用病毒核酸检测,阳性599份,阳性率92.44%。其中EV71型187份、CoxA16型137份、其他肠道病毒感染275份,分别占31.22%、22.87%和45.91%。结论沧州市2010年手足口病感染以EV71型和其他肠道病毒为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采取健康教育等干预措施,降低非生产性农药中毒发生率,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方法利用多种形式广泛进行健康教育,采取必要的健康干预措施,预防非生产性农药中毒的发生。结果通过健康干预,预防农药中毒知识知晓率提高了66.37%,非生产性农药中毒发生率下降了47.39%。结论适时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强化预防措施,科学贮藏、运输管理,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规定及操作规程用药,可明显降低非生产性农药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沧州市2009年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沧州市2009年食品中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单增李斯特菌、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状况,为沧州市食源性致病菌和食物中毒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国家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网2009年度工作手册,对3类食品进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单增李斯特菌、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等5种致病菌的分离、生化及血清型鉴定。结果 46份样品中共检出致病菌14株,总检出率为35%。其中沙门氏菌3株,检出率为7.5%;副溶血弧菌11株,检出率为27.5%;单增李斯特菌、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未检出。结论 2009年沧州市食品中存在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其中水产品污染较重。希望卫生监督部门加大对上述产品流通、销售和餐饮的管理,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后,沧州市疾控中心卫生防疫队奉命奔赴四川抗震救灾,具体负责安县晓坝镇的卫生防疫工作。晓坝镇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龙门山脉中段,山脊海拔在1000—2500米之间,地势较高,地形复杂。全镇辖7个行政村(76个小组)和1个社区居委会,面积56平方公里,总人口0.92万,居住分散。地震灾害后山体多处滑坡道路中断,通信不畅,加之灾区多阴雨天气,给灾后防疫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为做好疾病监测、消毒杀虫、健康教育、保障饮水及食品安全^[1],实现“大灾之后无大疫”的目标,我们根据具体情况摸索了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工作方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