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1 毫秒
1
1.
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主产于北方,是一味常用的中药.《本经》记载黄芩具有“主诸热黄疸、肠癖泄痢、逐水、下血闭、恶疮疽蚀火疡”的功效,用于治疗发热烦躁、肺热咳嗽、泻痢热淋、湿热黄疸、胎动不安、痈肿疮毒等症[1].近年来随着对黄芩组成成分和其药理作用的深入研究,发现黄芩具有抗氧化、抗病毒、抗菌、抗炎和镇静等功效,也有研究表明黄芩具有广泛的抗肿瘤活性.其抗肿瘤的主要成分为汉黄芩素、汉黄芩苷、黄芩苷、黄芩黄素[2].本文综合国内外关于黄芩的研究报道,对其抗肿瘤化学成分及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舌甲状舌管囊肿的早期诊断1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使新生儿医生认识和重视新生儿舌甲状舌管囊肿(LTDC),从而避免将LTDC误诊为先天性单纯性喉喘鸣(即喉软化症).方法 总结2004年12月至2007年8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0例LTDC患儿,本组10例在院外均误诊为先天性喉喘鸣.入院后5例进行了喉镜检查,10例全部进行了喉部CT扫描,7例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10例均证实为LTDC.喉喘鸣为新生儿LTDC的首发症状,吸气性的呼吸困难是其主要表现;喉镜检查:可见舌根部圆形囊性肿物,色略灰白,表面光滑柔软;喉部CT扫描显示:舌根部圆形低密度灶,直径约0.8~2 cm,边界清楚,凸入气道;组织学检查:囊肿壁南鳞状上皮和柱状上皮组成.结论 LTDC足新生儿甲状舌管囊肿的常见形式,喘鸣及呼吸困难是其主要表现;喉镜检查可作为新生儿LTDC的初筛手段,而喉部CT扫描则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囊肿穿刺虽可缓解症状,手术切除足LTDC的根治方法 .  相似文献   
3.
白藜芦醇苷的提取纯化及其生物转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取分离虎杖药材中的白藜芦醇苷,筛选能转化白藜芦醇苷的菌株。方法虎杖药材通过醇提、液液萃取后,萃取物经大孔吸附树脂和氧化铝柱层析进行纯化;利用二步发酵法筛选白藜芦醇苷的转化菌,用TLC和HPLC法跟踪检测白藜芦醇苷和转化产物白藜芦醇,进而用NMR技术确定转化产物的结构。结果与结论从虎杖药材中提取分离得到含量质量分数为95%的白藜芦醇苷,筛选结果表明丝状真菌总状共头霉3.264(Syncephastrum racem osum3.264)能够高效地将白藜芦醇苷转化为白藜芦醇,并从转化后的发酵液中纯化得到含量质量分数为98%的白藜芦醇。  相似文献   
4.
黄连解毒汤是清热解毒的经典方剂,其首载于《肘后备急方》,但未冠名。唐朝王焘于《外台秘要》记载并冠名为黄连解毒汤,本方由黄连、黄芩、黄柏、栀子四味中药按3∶2∶2∶3的比例配伍组成。主要化学成分包括生物碱类、黄酮类、环烯醚萜类、脂肪酸类、挥发油类、二萜、三萜类等,其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主要对其化学成分及临床应用做一综述。1化学成分研究近年来由于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研究方法和  相似文献   
5.
黄连解毒汤首载于葛洪《肘后备急方》,王焘《外台秘要》始冠以“黄连解毒汤”之名。本方由黄连、黄芩、黄柏、栀子4味中药按质量比3:2:2:3比例配伍组成,被视为清热解毒的代表方。其中以黄连泻心火、兼泻中焦之火为君;黄芩清肺热、泻上焦之火为臣;黄柏泻下焦之火;栀子通泻三焦之火。现代药理学研究得出黄连解毒汤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镇痛、降血糖、降血脂以及抗肿瘤等作用,并且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本文参考了近10年的文献资料,对黄连解毒汤的药理学研究和临床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