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8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出现高循环阈值(Ct值)情况的原因。方法用实时荧光RT-PCR法检测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鼻咽拭子、肛拭子样本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回顾性分析Ct值处于33~38的高Ct值样本在同一患者重复采样检测、不同品牌基因扩增仪检测及不同实验室相同型号仪器检测情况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8例单靶位高Ct值阳性患者次日重复采样检测结果双靶标均为阴性。7例高Ct值样本有6例同一样本核酸在LC480及ABI 75002台扩增仪上检测结果不一致,包括ORF1ab基因检测结果不一致4例,N基因不一致4例,其中ORF1ab基因和N基因均不一致2例。5例高Ct值样本不同实验室相同基因扩增仪结果均不一致。结论该病毒核酸检测高Ct值时结果重复性较差,需要其他检测方法同时进行补充检测。  相似文献   
3.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原发性腹股沟疝60例次报告   总被引:199,自引:2,他引:197  
当今,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经腹壁切口的疝环充填物修补技术因操作简便、分离解剖少、损伤轻、疝环充填物设计合理、无张力缝合和复发率低而被重视[1]。我们总结60例次手术的经验和近期随访结果。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情况:共57例原发性腹股沟疝患者,接...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 ,42岁。因左乳肿物 8个月 ,于 2 0 0 0年 8月 16日入院。患者无吸烟等不良嗜好 ,无肿瘤家族史。查体 :左乳头内陷 ,乳晕周围皮肤橘皮样改变 ,乳晕下方可触及 10cm×12cm肿物 ,质地硬 ,活动。左腋窝可触及肿大融合淋巴结 ,左锁骨上和左颈部亦可扪及肿大淋巴结。左侧甲状腺肿大 ,质地较硬。B超、CT及同位素检查未见肝、肺和骨转移。诊断 :左乳腺癌T4N2M1,临床Ⅳ期。术前安素泰 2 10mg加表阿霉素 6 0mg化疗 1次 ,1周后见左锁骨上淋巴结明显缩小。2 0 0 0年 8月 30日行左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病理诊断 :左乳腺侵袭性导管癌 ,…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结核病患者外周血25-羟基维生素D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免疫细胞亚群之间的相关性,为结核病防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纳入2018年12月—2019年5月入住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诊断为结核患者54例为实验组,并随机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比较两组人群25-羟基维生素D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核病患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CD3+、CD4+、CD8+T淋巴细胞,CD4+/CD8+比例及其他免疫细胞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结核病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中位数为9.75(5.1,15.8) ng/mL,较健康对照组人群16.8(6.8,32.7)ng/mL明显降低(P<0.001),结核病的敏感组和耐多药组25(OH)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外周血CD4+、CD4+/CD8+呈明显正相关(r=0.317 2、0.404 4,均P<0.05),与外周血CD8+呈明显负相关(r=-0.329 9,P=0.015);与NK细胞水平呈正相关(r=0.326 2,P=0.016),与B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呈负相关(r=-0.333 9、 -0.301 2,均P<0.05)。结论 结核患者中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明显降低,可能参与了机体免疫功能调节。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常规检验项目作为肺结核治疗预后关键预测因子并构建早期预测模型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20年12月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的结核科163例肺结核患者(男144例、女19例, 年龄41~70岁、平均年龄56岁)及体检科118名健康体检者(男101名、女17名, 年龄46~64岁、平均年龄54岁)的基本信息、生化指标和血常规项目, 根据肺结核患者治疗6个月后结核分枝杆菌检测结果分为治愈组(96例)和治疗失败组(67例), 通过分析组间检验指标基线水平差异筛选出关键预测因子, 并采用SPSS statistics 软件中的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联合关键因子构建预测模型。结果治愈组和治疗失败组比较, 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丙氨酸转氨酶、红细胞、血红蛋白及淋巴细胞的基线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6个月后, 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在治愈组显著升高, 而在治疗失败组仍处于较低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显示, 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作为独立预测因子判断肺结核治疗预后的预测准确度最高, 均具有一定的预测效率。logistic回归数...  相似文献   
7.
利用我们建立的表达人膜型LIGHT分子的基因转染细胞(L929/LIGHT)探讨LIGHT/HVEM信号体外对Mo-DC诱导分化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其对T细胞活化和抗凋亡的共刺激作用。从健康人外周血中分离的单核细胞经GM-CSF联合IL-4诱导形成Mo-DC,流式细胞术分析Mo-DC诱导过程中HVEM和LIGHT的表达;基因转染细胞L929/mock、L929/LIGHT、L929/CD40L或L929/LIGHT联合L929/CD40L,分别经丝裂霉素处理后,与GM-CSF联合IL-4诱导的Mo-DC共育,流式细胞术检测Mo-DC细胞表面成熟标志CD83和CD86的表达,利用FITC-Dextran分析Mo-DC对抗原的摄取能力;L929/LIGHT或L929/mock经丝裂霉素处理后,与抗人CD3单抗激发的T细胞共育,流式细胞术分析CD4+和CD8+T细胞表面活化标志CD25的表达,Annexin V和PI双标记分析T细胞的凋亡率。结果表明,高表达HVEM的单核细胞在诱导形成成熟Mo-D(iDC)的过程中下调了HVEM的表达,成熟Mo-DC(mDC)又上调表达HVEM,而LIGHT在Mo-DC分化过程中呈短暂的诱导性表达;基因转染细胞L929/LIGHT及其联合L929/CD40L能上调Mo-DC表面共刺激分子CD83和CD86的表达,并下调Mo-DC对FITC-Dextran的摄取能力;L929/LIGHT细胞能上调CD4+、CD8+T细胞CD25的表达,并增强T细胞抗凋亡能力。因此,基因转染细胞L929/LIGHT表面表达的人膜型LIGHT分子介导的LIGHT/HVEM共刺激信号对Mo-DC的诱导成熟和T细胞活化及抗凋亡能力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在痰液标本中,探讨荧光定量PCR技术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应用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10例初诊的疑似结核病患者的痰液标本,分别进行痰涂片、MGIT960液体培养以及荧光定量PCR的检测,其中103例标本还进行了Xpert MTB/RIF检测,通过比较来分析荧光定量PCR在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方面的敏感度和特异性。结果 荧光定量PCR方法从痰液中检出结核分枝杆菌的阳性率高达28%,显著高于痰涂片15.2%的检出率,并且与结核培养的30.9%检出率相接近。以MGIT960液体培养为金标准,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痰液标本中的结核分枝杆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7.7%、 89.7%,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4.6%和86.1%,两者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将荧光定量PCR方法与Xpert MTB/RIF诊断方法相比较,分析发现荧光定量PCR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9%、94.9%,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5%和80.4%,两者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荧光定量PCR方法在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时具有较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效果优于传统的痰涂片方法,并且与Xpert MTB/RIF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荧光定量PCR检测成本较低,且结果准确,在快速检测结核菌方面具有比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苏州地区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的菌种鉴定组成结构以及耐药情况。方法 药敏试验采用改良的罗氏培养比例法。采用基因芯片对非结核分枝杆菌进行菌种鉴定。结果 苏州地区的非结核分枝杆菌共鉴定出6种,其中包括:胞内分枝杆菌73株(57.2%),堪萨斯分枝杆菌32株(25%),龟/脓肿分枝杆菌15株(11.7%),鸟分枝杆菌6株(4.7%),草分枝杆菌1株(0.7%),偶然分枝杆菌1株(0.7%)。NTM对抗结核一线药物的链霉素和异烟肼的耐药率最高,分别为95.3%和98.4%。其次对利福平和乙胺丁醇的耐药率分别为72.7%与28.9%。对与二线药物对氨基水杨酸与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最高,分别是99.1%和90.2%。其次对左氧氟沙星和丙硫异烟胺的耐药率为76.5%与18.6%。结论 苏州地区的NTM以胞内分枝杆菌为主,且不同的NTM之间对于药物的耐药情况存在差异,准确进行菌种鉴定,有利于患者的精准治疗。  相似文献   
10.
薛婧  宋华峰  赵静  陈慧  胥萍 《抗感染药学》2019,16(8):1309-1312
目的:探究肺结核患者外周血中CD8~+T细胞的水平表达及其对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的相关性。方法:采用FACS Calibur流式细胞仪分别对药物全敏感(DS)肺结核患者、单耐药(SDR)肺结核患者、耐多药(MDR)肺结核患者、多耐药(MDRS)肺结核患者和泛耐药(PDR)肺结核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及其亚群水平的表达进行检测,并采用相应的统计学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SDR组患者CD8~+T细胞水平的表达显著高于健康组和PDR组(P<0.05),但在其他组间的比较中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CD8~+T细胞亚群水平在各组肺结核患者和健康人外周血中的表达,CD8~+CD28~+T细胞在健康组中的表达显著高于SDR组和PDR组(P<0.05);分析CD8~+CD28~+T细胞在各组肺结核患者中的表达,发现在DS组中的表达显著高于SDR组(P<0.05);CD8~+CD28-T细胞在SDR组的表达显著高于MDR组、MDRS组及PDR组(P<0.05)。结论:不同耐药性肺结核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的表达水平存在一定差异,CD8~+T细胞及其亚群的检测有助于进一步阐明机体免疫状态与结核分枝杆菌耐药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为结核病患者的免疫干预以及免疫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