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6篇
医药卫生   58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尖杉酯碱诱导慢性髓系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阐明三尖杉酯碱(HT)作用于K562细胞的机制。方法应用细胞形态、DNA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仪等检测,观察HT对K562细胞株的作用方式,进一步用RT-PCR方法研究bcr/abl基因在转录水平的改变。结果0.01~100.00μg/ml浓度HT可诱导K562细胞凋亡,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随着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bcr/abl基因的转录下调。结论低浓度HT就可通过抑制bcr/abl基因的表达,诱导K562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经单克隆抗体免疫分型的18例成人急淋的临床特征,治疗反应和转归。材料和方法1.病例及治疗方法:成人急淋18例,经骨髓形态学和组织化学检查确诊同时作免疫分型。诱导缓解方案以 VMP(VGR、MTX、Pred),VP,POMP(6MP、VCR、MTX、Pred)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应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I-FISH)检测初诊急性白血病患者中核心结合因子(CBF)受累的染色体异常情况并对治疗后患者的微小残留病(MRD)进行监测,同时对I-FISH与常规染色体G显带的灵敏度进行比较。方法在骨髓形态学初筛的基础上,应用常规染色体G显带技术对15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进行核型分析,应用I-FISH对患者可能受累的CBF相关靶基因进行检测,其中7例患者治疗后进行了MRD监测。结果(1)正常对照组中,CYTOCELL公司提供的3种探针(AML1/ETO易位探针、MYH11基因断裂点双色探针和ETV6/AML1易位探针)的正常分界值分别为4.13%、1.95%和2.12%。(2)常规染色体G显带分析,15例患者中有6例伴有潜在累及CBF基因的染色体异常,其中8例AML-M2中5例伴t(8;21),2例AML-M4EO中1例伴inv(16),5例儿童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未检出相应的异常。I-FISH检测15例患者发现有12例累及CBF基因,其中8例AML-M2患者均为AML1/ETO融合基因(+),2例AML-M4EO病人CBFβ/MYH11融合基因均为(+),5例儿童B-ALL中2例ETV6/AML融合基因(+)。(3)3例AML-M2患者中2例MRD阳性;2例M4E0患者治疗后MRD监测结果均阴性;2例B-ALL患者1例阴性,1例阳性。结论I-FISH较常规染色体G显带技术能够更灵敏地检测出累及CBF的急性白血病,在初诊时联合应用这两种  相似文献   
5.
我科收治1例以反复栓塞为首发表现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66岁,反复头晕胸闷12年,于1994年11月14日入院。曾诊为“高血压、脑缺血”,1989年7月发生“脑血栓,1992年2月“心肌梗塞”,1992年7月右侧股动脉栓塞行右下肢截肢术。查体:血压18.5/12.5 kPa,神志清楚,运动性失语,颜面潮红,心律快慢不一,绝对不齐,心率88次/分,有短拙脉,肝脾未及,右下肢自大腿中部已截除。血沉2 mm/小时,Hb 195 g/L,RBC 670×10~(12),HCT 0.62,WBC12.0×10~9。肝肾功能正常,尿酸402 μmol/L,铁蛋白245 ng/L。心电图:心房纤颤。胸片:主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脏病。骨髓涂片:增生明显活跃,G:  相似文献   
6.
目的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Q-PCR)技术检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应用伊马替尼治疗后bcr/abl融合基因的水平,并比较RQ-PCR与荧光原位杂交(FISH)在检测CML微小残留病方面的敏感度.方法 采用RQ-PCR技术检测初诊CML患者30例,以及应用伊马替尼治疗1年、2年的CML患者各8例,观察骨髓细胞中bcr/abl融合基因转录本的表达情况,并与荧光原位杂交(FISH)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RQ-PCR检测bcr/abl融合基因的敏感性可达到10个拷贝.初诊CML患者bcr/abl融合基因水平为68.18%±26.67%,而经伊马替尼治疗1年、2年后的水平分别为0.16%±0.15%、0.04%±0.02%,与治疗前相比,分别下降了2.82和3.36个对数级.当FISH结果为阴性时,RQ-PCR的检测结果仍为阳性.结论 RQ-PCR检测bcr/abl融合基因的敏感性比FISH更高,对于监测伊马替尼治疗过程中分子水平的变化、提示病情发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新的颈椎斜位X线片测量方法测量颈神经根管矢状径、动态颈神经根管矢状径率 ,确定诊断神经根管狭窄敏感指标。方法 取 2 0 0名不同年龄段的成人摄取颈椎动态斜位X线片 (斜位、过伸斜位、过屈斜位 ) ,测量动态神经根管的矢状径 (a )、椎体斜位矢状径 (b )、计算颈神经根管率 (a/b )。分年龄、性别及组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同一节段不同年龄、不同性别颈神经根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不同组别动态颈神经根管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结论 ①动态神经根管率是诊断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效和敏感指标。②颈椎动态神经根管率 95 %理想值范围底限为 0 .30。颈椎动态神经根管率≤ 0 .30时应考虑颈神经根管狭窄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双色间期荧光原位杂交 (I-FISH)技术监测CML治疗过程中肿瘤细胞负荷的灵敏度及特异性。方法 应用I-FISH、常规细胞遗传学 (CCG)G显带技术和筑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技术对 2 0例治疗中CML患者骨髓中的肿瘤负荷进行检测。结果 对照组骨髓细胞假阳性率为 0 6 %~2 0 % ,分界值为 2 4 5 % ;2 0例患者经IFN -α治疗或骨髓移植后 9/18例(5 0 % )CCG检测到Ph( )细胞 ,阳性细胞率 16 7%~ 10 0 % ;结合正常分界值 ,16 /2 0例 (80 % )经I-FISH检测到BCR -ABL( )肿瘤细胞 ,阳性细胞率 2 8%~ 99 6 %。 16例患者行RT -PCR检查 ,13/16例 (81 3% )融合基因转录本阳性。结论 I -FISH技术可高度灵敏、特异地监测CML患者治疗过程中肿瘤细胞负荷的变化 ,与CCG及RT -PCR相比 ,检测所得结论更加科学、合理和具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9.
长 期以来 ,人们一直寻求建立一种较好的方法来检测血小板的活化状态 ,以了解体内血栓形成或血栓前状态及相关的出血性疾病的血小板的变化特征。随着流式细胞术的成熟及日益开发出各种荧光标记的单克隆抗体 ,目前已可以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功能活性。笔者对此有些初步体会与同行交流。1 资料与方法1.1 仪器与试剂仪器为美国BectonDeckison公司生产的FACS Calibur流式细胞仪。荧光素标记的单抗CD4 1、CD6 2 p、CD6 3、IgG1等均由深圳晶美试剂公司购得。ADP试剂为上海东风生化试剂公司产品。 2mMPBS与 1%多聚甲醛 -PBS为本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药止血汤治疗血友病患后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率(PT/INR)、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简易凝血活酶生成时间(STGT)、凝血酶时间(TT)、凝血因子Ⅷ活性(FⅧ:C)等凝血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中药止血汤治疗13例血友病甲患,治疗前、后分别用凝血一期法测定PT、APTT、FⅧ:C、STGT等指标。结果;治疗后病人的临床症状明显好转,PT、APTT、STGT较治疗前缩短,FⅧ:C增高,但治疗后与正常组相比较,APTT、STGT显延长,FⅧ:C处低水平。结论:止血汤治疗血友病有效的机理可能为:通过低调TFPI水平增强外源性凝血途径,补偿内源性凝血途径功能的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