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5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肝损害的发生及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 KKAy糖尿病小鼠高脂饮食喂养, 28周后处死小鼠, 分别取血清和肝组织, 全自动生化法检测血糖(GLU)、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 (T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等生化指标; HE、 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 TUNNEL法检测肝细胞凋亡变化; 放免法检测肝组织中IL-1a、 TNF-á含量的变化等.结果: 与正常小鼠相比, KKAy糖尿病小鼠血清中GLU、 TG、 TC均增高(P<0.01), 血清中ALT、 AST增高(P<0.01), 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检测可见肝细胞呈脂肪变性, 肝组织纤维化, 并可见肝细胞凋亡;肝组织中IL-1a、 TNF-á含量明显增高(P<0.01).结论: 糖尿病KKAy小鼠存在肝损害; IL-1a、 TNF-á可能是其损伤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是1986年新发现的疱疹病毒。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图谱分析表明:HHV-6不同株之间DNA酶切图谱呈多态性。根据酶切图谱的不同,将HHV-6分离株分为A、B二组,B组又分为Ⅰ、Ⅱ两个亚组。此方法为HHV-6感染临床诊断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蒺藜皂苷(TTLS)对缺氧/复氧诱导的大鼠皮层神经元凋亡及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变化的影响。方法: 原代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建立缺氧/复氧损伤的皮层神经元凋亡模型。比色法测定细胞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漏出率;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细胞凋亡百分率;Fluo-3荧光染色,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内钙平均荧光值变化。结果: 缺氧3 h复氧12 h可诱导出皮层神经元凋亡,引起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高,高于对照组(P<0.01)。蒺藜皂苷(0.025 g/L)能明显降低缺氧/复氧诱导的神经元凋亡,并可降低细胞内钙浓度,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蒺藜皂苷可降低由缺氧/复氧诱导的皮层神经元的凋亡,减轻细胞损伤,这种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神经细胞内钙超载有关。  相似文献   
4.
常用中药及复方对缺血性脑损伤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1.1 三七 三七具有散瘀、止血、定痛之功,现代研究发现三七具有扩张血管和降压作用,延缓衰老与抗氧化作用,改善脑循环和对抗脑缺血作用,有对记忆的易化作用等。近5年研究发现三七总皂苷能使脑缺血后的脑水肿明显减轻,血脑屏障通透性改善,大脑局部血流量显著增加,能显著改善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后的神经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清解宁对绵羊红细胞(SRBC)免疫小鼠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用SRBC免疫小鼠,以巨噬细胞NO-2-释放法检测IFN-γ水平,胸腺细胞法检测IL-1水平,丝裂原激活的淋巴母细胞法检测IL-2水平,观察清解宁对小鼠IL-1、IFN-γ、IL-2的影响.结果:清解宁能明显抑制免疫小鼠IL-1、IFN-γ、IL-2的分泌.结论:清解宁免疫抑制作用可能与其抑制免疫细胞分泌IL-1、IFN-γ、IL-2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围术期应用异甘草酸镁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患者肝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前瞻性研究北京佑安医院于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行介入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6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两组均行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介入治疗。对照组于治疗前3 d至结束后7 d静脉注射硫普罗宁;观察组于治疗前3 d至结束后7 d静脉注射异甘草酸镁。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和肝脏血流速度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76.74%)与对照组(69.77%)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ALT、AST和TBIL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t=22.439、20.470、41.223,对照组:t=9.041、8.768、19.783,P0.05);观察组治疗后ALT、AST和TBI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358、15.645、20.282,P0.05)。两组治疗后肝动脉最大血流速度(Vmax)和最低血流速度(Vmin)较治疗前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t=7.811、8.889,对照组:t=19.193、3.988,P0.05);观察组治疗后肝动脉Vmax和Vmin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70、6.063,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63%)低于对照组(3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应用异甘草酸镁可明显改善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肝功能,提高肝动脉血流速度,且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重氮法与钒酸盐法检测肝病患者胆红素情况,探讨两种方法在肝病患者白球比失衡情况下对胆红素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8年11月至12月间肝病患者血清蛋白电泳γ球蛋白升高标本203例,用ADVIA生化分析仪测定其白蛋白、球蛋白的量,用重氮法及钒酸盐法检测其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结果 203例标本中白蛋白正常或减低同时球蛋白定量升高者21例,白蛋白降低球蛋白正常者86例,其余白蛋白、球蛋白定量结果正常;白球比降低者97例,其余为白球比例正常者;白球比例降低患者总胆红素检测结果重氮法均值稍高于钒酸盐法(69.65,62.36),但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P=0.056>0.05),两种方法直接胆红素检测结果均值(46.39,43.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6>0.05).结论肝病患者白球比失衡情况下,重氮法与钒酸盐法检测两种胆红素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2020年12月至2021年3月本院新冠抗体阳性结果的分布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1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检验科使用化学发光法检测的7565例新冠抗体标本,统计分析阳性标本时间、性别、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等分布特征.结果 2020年12月至2021年3月新冠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43%、2.04%、11.46%、6.28%,男性阳性率为45.8%,女性阳性率为54.2%,IgG单阳性率为32.5%,IgM单阳性率为18.4%,IgG和IgM双阳性率比例为49.1%.<18、19~30、31~40、41~50、51~60、>60岁年龄组,IgG阳性率分别为0.72%、13.77%、33.33%、25.37%、23.92%、2.89%;IgM阳性率分别为2.56%、14.10%、35.90%、23.08%、19.23%、5.13%;双阳性率分别为0.48%、20.19%、31.25%、25.48%、19.71%、2.89%.结论 2020年12月至2021年3月人群新冠抗体阳性率呈升高趋势,与新冠疫苗的接种人数逐渐增多相一致,不同性别间阳性率没有区别,IgG阳性率高于IgM阳性率,单抗体阳性人群高于双抗体阳性人群,IgG单阳性率、IgM单阳性率、双阳性率的最高值均在31~40岁年龄组.  相似文献   
9.
肝病患者合并希瓦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肝病患者希瓦菌感染的临床因素及耐药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无菌部位希瓦菌培养阳性的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用表型实验和质谱仪对希瓦菌进行再鉴定.结果 共收集7例非重复希瓦菌感染者的资料,其中希瓦菌所致血流感染2例,腹膜炎4例,胆道感染1例.经鉴定,4株为海藻希瓦菌,3株为腐败希瓦菌.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希瓦菌易对碳青霉烯类药物不敏感,而对左氧氟沙星和阿米卡星敏感.结论 希瓦菌可引起重症肝病患者多个无菌部位的感染,左氧氟沙星或阿米卡星可取得较好的抗菌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腹水中高荧光强度细胞(HF-BF)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XT-4000i全血细胞分析仪体液模式分析760例肝硬化和肝癌患者腹水细胞中HF-BF绝对值和比率,分别比较其在肝硬化、肝癌组中的情况,以及不同的Child-Pugh分级、肝癌临床分期以及腹腔感染对结果的影响.结果 肝癌组和肝硬化组的HF-BF绝对值分别为0.031(0.011,0.082)×109/L、0.026(0.011,0.052)×109/L,比率分别为8.6.(2.90,25.70)%、6.90(3.00,11.90)%,肝癌组HF-BF绝对值和比率均明显高于肝硬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22).且不同Child-Pugh分级的肝癌患者HF-BF绝对值和比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而不同Child-Pugh分级的肝硬化患者中仅HF-BF比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肝硬化腹水合并腹腔感染患者的HF-BF的比率和绝对值显著高于无腹腔感染患者(P=0.003,P=0.009),肝癌组合并腹腔感染患者的HF-BF的比率显著高于无腹腔感染患者(P=0.040).肝硬化合并腹腔感染患者和肝癌组合并腹腔感染患者腹水的HF-BF的比率和绝对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分期的肝癌患者HF-BF的比率和绝对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体液模式HF-BF的分析,有助于对腹水良恶性的判断,同时提示患者是否有腹腔感染,其中HF-BF的比率意义更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