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2篇
医药卫生   67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处理上颌窦良性病变的一种较好进路。方法 :采用经犬齿窝进路和扩大自然窦口的方法对双侧上颌窦良性占位性病变进行治疗。结果 :经 3个月至 2年的术后随访 ,无 1例复发 ,自然窦口无闭锁。结论 :采用双进路治疗上颌窦良性占位性病变 ,视野清楚 ,操作方便 ,效果好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处理上颌窦良性病变的一种较好进路.方法:采用经犬齿窝进路和扩大自然窦口的方法对双侧上颌窦良性占位性病变进行治疗.结果:经3个月至2年的术后随访,无1例复发,自然窦口无闭锁.结论:采用双进路治疗上颌窦良性占位性病变,视野清楚,操作方便,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手术并发症的处理及围手术期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近10年来104例桥小脑角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重点分析了围手术期的治疗经验,包括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处理。结果 104例桥小脑角手术中,13例出现并发症,占12.5%,包括术中发生小脑肿胀2例,神经性聋1例,面神经麻痹1例,颅内感染5例,脑脊液漏3例,脑梗塞1例;经合理治疗,除1例神经性聋和1例面神经麻痹未愈外,其余并发症均治愈。结论合理规范的桥小脑角疾病的围手术期处理,对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应用异种(牛)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修复喉肿瘤手术后黏膜缺损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 对18例声门区喉癌患者切除后应用异种(牛)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进行一期修复,有单纯修复膜修复和修复膜与肌瓣或肌筋膜瓣联合修复两种方法 .其中T2NOM0 8例.T3N1M05例,T3N2M0 4例,T4N2M0 1例.病理类型均为鳞状细胞癌.手术后10例患者进行了放射治疗,放疗剂量为60~80 Gy.手术后半年内连续进行电子纤维喉镜检查4~5次,观察修复膜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 18例患者喉部黏膜缺损处均1期愈合,未发现过敏和排斥反应.术后0.5至6个月的电子喉镜检查发现,修复膜修复处在30~60 d逐渐被黏膜修复,喉的呼吸、发音、吞咽三大功能恢复.18例患者1年内均生存;治疗满2年的12例患者中10例无瘤生存,2例死亡.10例术后放疗患者喉黏膜恢复过程未受到影响.结论异种(牛)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修复喉肿瘤术后的黏膜缺损手术操作简便,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咽喉肿瘤切除后黏膜缺损的修复直接影响呼吸、发音、吞咽功能的恢复。文章评估了应用异种(牛)脱细胞基质修复膜修复咽、喉术后黏膜缺损的效果。 方法:选择2006-08/2007-11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咽喉肿瘤患者27例,口咽部扁桃体癌5例,下咽癌6例,喉癌16例,其中声门区癌15例,声门上区癌1例,肿瘤病理均为鳞状细胞癌。实验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对实验及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实验采用烟台正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异种(牛)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批号SS070603,规格(2×2.5)cm或(4×3)cm的白色、半透明、蜂窝状片块组织,基底膜面较粗糙,另一面较光滑。扁桃体癌患者将修复膜缝于创面后,采用碘仿纱条打包固定7 d。喉癌患者如缺损组织小可以将修复膜直接铺于创面缝合,如缺损较大则先应用带状肌或带状肌筋膜修补喉部缺损,然后将修复膜铺于喉内创面与黏膜切缘对位缝合,采用喉扩张模局部压迫10~12 d。下咽癌及颈段食管癌患者亦应用带状肌修补下咽部后壁或侧壁缺损,然后将修复膜与局部黏膜切缘直接对位缝合。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以3,6个月,1年为观察时间;主要观察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修复的愈合,呼吸功能、发音功能、吞咽功能的恢复情况。 结果:27例患者中出院时经电子喉镜检查26例黏膜缺损修复一期愈合,1例下咽癌患者术后出现咽漏,经局部换药对症处理后愈合。4例扁桃体癌、4例下咽癌、6例喉癌患者在术后3~6个月应用电子喉镜复查,修复的局部已经恢复为肉眼可见的黏膜组织,吞咽、呼吸均恢复正常(1例声门上喉癌的患者在术后15 d进食时有呛咳,经过锻炼进食恢复正常)。喉癌患者发音功能恢复,但是发音的清晰度欠佳;5例扁桃体癌中随访6个月以上4例无复发,1例术后放疗于2个月时局部复发及颈部转移,拒绝再次手术,现带瘤生存;随访1年以上者2例。6例下咽癌随访6个月以上者4例,其中1例患者术后出现咽瘘,经局部换药及对症处理后咽瘘愈合,放疗后3个月因口内大出血死亡。16例喉癌患者随访6个月者6例,随访1年以上者1例。27例患者均未发现排斥、过敏等反应。 结论: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为修复头颈肿瘤术后黏膜缺损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手术操作简便,效果良好,为功能恢复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咽喉肿瘤切除后黏膜缺损的修复直接影响呼吸、发音、吞咽功能的恢复。文章评估了应用异种(牛)脱细胞基质修复膜修复咽、喉术后黏膜缺损的效果。方法:选择2006-08/2007-11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咽喉肿瘤患者27例,口咽部扁桃体癌5例,下咽癌6例,喉癌16例,其中声门区癌15例,声门上区癌1例,肿瘤病理均为鳞状细胞癌。实验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对实验及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实验采用烟台正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异种(牛)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批号SS070603,规格(2×2.5)cm或(4×3)cm的白色、半透明、蜂窝状片块组织,基底膜面较粗糙,另一面较光滑。扁桃体癌患者将修复膜缝于创面后,采用碘仿纱条打包固定7d。喉癌患者如缺损组织小可以将修复膜直接铺于创面缝合,如缺损较大则先应用带状肌或带状肌筋膜修补喉部缺损,然后将修复膜铺于喉内创面与黏膜切缘对位缝合,采用喉扩张模局部压迫10~12d。下咽癌及颈段食管癌患者亦应用带状肌修补下咽部后壁或侧壁缺损,然后将修复膜与局部黏膜切缘直接对位缝合。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以3,6个月,1年为观察时间:主要观察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修复的愈合,呼吸功能、发音功能、吞咽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27例患者中出院时经电子喉镜检查26例黏膜缺损修复一期愈合,1例下咽癌患者术后出现咽漏,经局部换药对症处理后愈合。4例扁桃体癌、4例下咽癌、6例喉癌患者在术后3~6个月应用电子喉镜复查,修复的局部已经恢复为肉眼可见的黏膜组织,吞咽、呼吸均恢复正常(1例声门上喉癌的患者在术后15d进食时有呛咳,经过锻炼进食恢复正常)。喉癌患者发音功能恢复,但是发音的清晰度欠佳;5?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影像导航技术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IP)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8例行手术治疗NIP患者按时间顺序分为前、后两组,前组应用鼻内镜手术或鼻内镜手术+传统术式(2001年5月~2004年12月)34例,后组以前组术式为基础加用影像导航技术(2005年1月~2007年6月)34例,对两组术后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应用影像导航技术的后组术后复发率低于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像导航技术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中能进行三维重建,具有定位准确、影像立体,不受组织移位和解剖复杂影响的优点,可降低术后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脑脊液鼻漏的手术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脑脊液鼻漏手术的成功经验。方法收集1999年6月~2005年12月脑脊液鼻漏的手术患者12例,其中外伤性10例,自发性2例。术前螺旋薄层冠状位CT确定漏口位置,鼻外手术径路3例,鼻内手术径路9例。结果12例脑脊液鼻漏均一次修补成功,无颅内感染,随访3个月至6年未复发,修补部位上皮化良好。结论螺旋薄层冠状位CT扫描对术前定位漏口位置及选择手术方式至关重要,多种修补材料联合EC耳脑胶有利于保证漏口的修补成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导航鼻内镜下切除上颌窦良性骨性病变的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10月至2010年1月治疗的上颌窦良性骨性病变8例的临床资料,术前行64排CT并三维重建,全部病例采用导航引导下手术切除,包括鼻内镜联合柯-陆氏径路及鼻内镜下经鼻下鼻道开窗径路。结果 3例为上颌窦内骨纤维异常增生症,5例为骨瘤,均在导航引导鼻内镜下成功切除了病变,其中6例经柯-陆氏径路切除病变,2例经鼻下鼻道开窗切除病变。随访半年以上,7例术后头痛、鼻塞、流脓涕、面部不适等症状逐渐消失,1例上颌窦内骨纤维异常增生症患者术后2月再次出现面部肿胀疼痛,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再次手术,发现上颌窦内有大量死骨,考虑为第1次手术后术腔未冲洗干净,导致上颌窦口堵塞,再次手术后症状消失。患者术后均未见复发。结论 影像导航系统可以准确迅速的确定病变位置,导航鼻内镜下上颌窦良性骨性病变切除是准确、安全、微创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22岁,自幼儿时即感说话费力,音调反常,音调高而尖,说话似女声,唱歌时缺乏婉转,无呛咳及憋气,未诊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