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8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研究营养支持疗法对脊柱结核患者围手术期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常见的胸、腰段脊柱结核患者68例,男36例,女32例;年龄25-55岁,平均37.45岁。按性别平均分成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试验组从术前10天至术后10天在正常饮食基础上增加静脉营养,对照组只给予正常饮食。术前10天和术后10天对两组患者的体重、血浆白蛋白浓度、红细胞沉降率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术后体重和血浆白蛋白浓度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体重和血浆白蛋白浓度比术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红细胞沉降率较术前均有下降(P〈0.05),但试验组的红细胞沉降率下降幅度比对照组大,比较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恰当的营养支持疗法可以减轻手术和结核杆菌造成的机体营养不良,有利于脊柱结核患者的痊愈。  相似文献   
3.
背景:传统的外固定材料石膏绷带、小夹板及OCL夹板材料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着组织相容性较差的缺点。 目的:观察新型医用悬吊复合式防敏透气石膏夹板临床应用中在皮肤过敏、压疮、肢体骨筋膜室综合征等组织相容性方面的特点,并与普通石膏、小夹板及OCL夹板材料相比较。 设计、时间及地点:病例回顾性分析,于2006-01/2008-01在深圳市宝安区石岩医院骨外科完成。 参试者:应用石膏夹板治疗并获得随访的四肢骨折患者225例,按使用外固定材料的不同分为4组,普通小夹板组42例,普通石膏绷带组83例,悬吊复合式防敏透气石膏组78例,OCL石膏夹板组22例。 干预:悬吊复合式防敏透气石膏组采用自行设计、由辽宁省大连市安力特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悬吊复合式防敏透气石膏夹板进行外固定;OCL石膏夹板组采用美国产OCL石膏夹板进行外固定;其他2组采用普通小夹板及普通石膏绷带进行固定。 主要观察指标:肢体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率、皮肤过敏、肢体压疮等组织相容性指标。 结果:225例肢体固定时间4~12周,平均6.2周。悬吊复合式防敏透气石膏组患者肢体骨筋膜室综合征、皮肤过敏及肢体压疮发生率低于其他3组(P < 0.05)。 结论:悬吊复合式防敏透气石膏夹板的组织相容性好,安全可靠,适用于骨折外固定。  相似文献   
4.
背景:传统的外固定材料石青绷带、小夹板及OCL夹板材料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着组织相容性较差的缺点.目的:观察新型医用悬吊复合式防敏透气石膏夹板临床应用中在皮肤过敏、压疮、肢体骨筋膜室综合征等组织相容性方面的特点,并与普通石膏、小夹板及OCL夹板材料相比较.设计、时间及地点:病例回顾性分析,于2006-01/2008-01在深圳市宝安区石岩医院骨外科完成.参试者:应用石膏夹板治疗片获得随访的四肢骨折患者225例,按使用外固定材料的不同分为4组,普通小夹板组42例,普通石青绷带组83例,悬吊复合式防敏透气石膏组78例,OCL石青夹板组22例.干预:悬吊复合式防敏透气石膏组采用自行设计、由辽宁省大连市安力特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悬吊复合式防敏透气石膏夹板进行外固定:OCL石膏夹板组采用美国产OCL石膏夹板进行外固定:其他2组采用普通小夹板及普通石膏绷带进行固定.主要观察指标:肢体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率、皮肤过敏、肢体压疮等组织相容性指标.结果:225例肢体固定时间4~12周,平均6.2周.悬吊复合式防敏透气石膏组患者肢体骨筋膜室综合征、皮肤过敏及肢体压疮发生率低于其他3组(P<0.05).结论:悬吊复合式防敏透气石膏夹板的组织相容性好,安全可靠,适用于骨折外固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皮穿针(克氏针)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2011年7月收治的9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儿行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儿行闭合复位患臂悬吊牵引复位或石膏外固定治疗,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儿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儿关节功能总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少,与对照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理想选择方法,在临床工作中要针对不同骨折采用不同手术方法才能满足肘关节功能恢复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4月-2009年4月0收治入院的股骨远端骨折患者38例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8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27例新鲜骨折12-15周达临床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3.5周;2例陈旧骨折16~20周骨折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7周。手术切口除2例开放伤口二期愈合外,其余全部一期愈合。未发生感染、断钉、内固定松动及医源性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结论: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低,提高了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背景:临床路径是美国和欧洲医院应用在临床医疗服务中用来控制医疗费用的一种手段.目的:探讨实施临床路径的医疗费用控制效果.方法:以卫生部制定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医疗临床路径为基础,结合医院自身实际情况设计相应临床路径,对同类手术的临床路径和非临床路径患者医疗费用进行对照研究,通过医院医疗费用信息系统提取相关数据并建立数据库,并对各组数据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与结论:与非临床路径患者比较,进入临床路径患者总住院天数、手术前后住院天数、总住院费用、手术前后及手术日住院费均显著减少(P < 0.05).说明临床路径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规范诊疗行为,节约卫生资源.  相似文献   
8.
不稳定型骨盆环骨折及手术内固定治疗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稳定型骨盆环骨折内固定的疗效,探讨此类骨折的手术适应证及方法。方法2000年1月-2006年10月,我院手术治疗30例骨盆骨折。B型17例,C型13例。分别采用前方耻骨联合、髂腹股沟入路,应用钢板、螺钉固定髂骨、耻骨骨折或脱位,应用双骶骨棒固定骶骨。结果随访6—54个月,平均18个月。30例均达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20周。X线评价:28例良,2例略差。结论根据不稳定型骨盆骨折,不同类型的骨折应用相应的坚强内固定,重建骨盆稳定性是治疗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和探讨骨折椎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1年12月~2007年10月收治的64例单锥体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行跨骨折椎的4钉固定术(A组)34例,包括骨折椎椎弓跟固定的6钉固定术(B组)30例。随访12~36个月(平均18.3个月)分别从病人骨折椎前缘高度、失状面Cobb角、神经功能恢复、内固定失败率(断钉,断棒及退钉等)及腰背痛方面进行评价。结果虽然两组骨折椎前缘高度和失状面Cobb角的即刻改善无明显差别(P>0.05),但B组的骨折椎前缘高度和失状面Cobb角均优于A组(P<0.05)。两组的神经功能评定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较A组有较低的腰背疼痛及内固定失败率。结论经骨折椎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是切实可行及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探讨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经椎弓根内固定器械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81例腰椎滑脱患者,均行了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其中Steffee钢板法30例,RF固定法28例,CCD加Cage融合术23例。结果:6个月~5年(平均2.6年)随访,按Steffee分级:优52例(占64.2%),良19例(占23.5%),中10例(占12.3%)。结论:经椎弓根内固定器是治疗腰椎滑脱的有效方法,其中CCB加Cage椎间植骨是腰椎滑脱的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取得了优良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