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图像存储及传输系统(PACS)辅助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模式在心血管专科医生心血管罕见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进行心血管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专培)学员16名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人。观察组基于PACS系统进行PBL教学,对照组仅进行PBL教学。所有专培学员于授课前后分别进行罕见病理论测试,评估对于罕见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授课后,所有学员进行课程成绩考核(包括平时成绩和理论考试)和课程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2组专培学员授课前罕见病理论测试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授课后观察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平时成绩中,观察组的个人发言积极性和小组协作性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理论考试中,观察组客观题、影像分析和病例分析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问卷调查显示,观察组在心血管影像的读图能力提高方面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ACS辅助PBL模式教学有助于提高专培学员对心血管罕见病的认知,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周碧蓉  汪太平 《医学综述》2008,14(20):3146-3149
室间隔缺损(VSD)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后天性VSD少见,主要见于外伤引起的室间隔破裂和急性心肌梗死导致的室间隔穿孔。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随着介入器材及技术的不断发展,介入治疗VSD已成为可行的治疗方法。现就近年来VSD介入治疗的现状及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 36例行冠状动脉造影 (CAG)的患者比较心电图 (ECG)和二维超声心动图 (2 -DE)的结果 ,评价ECG、2 -DE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36例患者在同期内 (间隔 <1月 )行ECG、2 -DE和CAG检查 ,以CAG为标准 ,对比分析ECG和 2 -DE的结果。结果 :ECG和 2 -DE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分别为5 9%、6 8.2 % (P >0 .0 5 ) ,特异度分别为 71.4 %和 92 .8% (P <0 .0 5 ) ,准确性分别为 6 3.9%、77.8% (P >0 .0 5 )。上述两种检查方法的敏感性与冠状动脉病变的支数高度正相关 (P <0 .0 1) ,随着病变支数增加 ,阳性率递增。经统计学分析 ,证明两种方法诊断冠心病效果相同。作为冠心病诊断的基本方法 ,其价值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4.
目前中国的医学教育已经进入了飞速前进的时代,高等医学教育需要与国际接轨并逐步采纳国际标准。医学类留学生的教育水平体现了高等医科院校的国际化水平。2009年至今,安徽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招收了来自东南亚国家和非洲地区的留学生共计170多名。2012年起留学生已经陆续进入临床课程学习阶段,为提高国际医学类留学生教育的教学水平,笔者针对留学生特点和心血管内科学教学特点,就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和如何改进教学水平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选择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安装DDD心脏起搏器的患者31例。根据植入后是否开启心室自身优先( VIP)功能分为对照组(n=15)与观察组(n=16),随访起搏器参数,并观察累计心室起搏比例( Cum%VP)、左房内径( 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左室射血分数( LVEF)及6 min步行试验距离的变化。起搏器植入术后12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Cum%VP比例明显降低( P<0.01);LVEDD显著减少( P<0.01);6 min 步行试验距离显著增加( P <0.05)。DDD心脏起搏器 VIP 功能可以显著减少累计心室起搏比例,从而更好的保护左心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测定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前后相关炎性细胞因子的血清水平,了解其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成功接受 PCI 的初发 AMI患者118例(治疗组,血样采集于 PCI 术前、术后12、24、48 h及随访期90 d)和仅接受诊断性冠脉造影(CAG)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2例(对照组,血样采集于造影前、造影后12、24、48 h 及随访期90 d),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8(IL-18)、高敏 C 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并随访 PCI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之间的 IL-6、IL-18、hs-CRP、TNF-α、MMP-9基础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冠脉造影前后血清 IL-6、IL-18、hs-CRP、TNF-α、MMP-9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 IL-6、IL-18、hs-CRP、TNF-α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升高(P <0.01);治疗组术后血清 MMP-9较治疗前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中,MACE 组与无MACE 组比较,IL-6、IL-18、hs-CRP 及 TNF-α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MI 患者 PCI 术后血清 IL-6、IL-18、hs-CRP 和 TNF-α水平短期内显著增高,PCI 操作可能诱发炎性反应;外周血炎症因子 IL-6、IL-18、hs-CRP、TNF-α高水平可能对初发 AMI 患者 PCI 术后可能发生的 MACE 及近期预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合并2型糖尿病(DM )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清白介素-18(IL-18)、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变化规律以及与院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 MACE)的相关性,并且评估上述指标在ACS合并DM早期预测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方法 选择行冠状动脉造影( CAG)的ACS患者120例,分为ACS合并DM组、非DM的ACS组. 选择 DM患者为DM组,体检健康人员为健康对照组.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患者的颈动脉IMT,采用凝固法检测患者血浆Fib含量,采用ELISA法测定患者血清IL-18、MMP-9浓度,并分析ACS患者CAG特点及住院期间MACE的发生情况. 结果 两组ACS患者颈动脉IMT、血浆Fib、血清IL-18、MMP-9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 P<0. 01 ) ,其中 ACS合并DM组较非DM的ACS组颈动脉IMT、血浆Fib、血清IL-18、MMP-9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1 ). 两组ACS患者颈动脉IMT、血浆Fib、血清IL-18、MMP-9、Gensini积分五项指标之间呈正相关性. ACS合并DM组冠状动脉以多支病变为主( 61. 7%) ,而非DM的ACS组以单支和双支病变为主( 61. 7%);Gensini积分ACS合并DM组高于非 DM的ACS组(P<0. 01),其中ACS合并DM组血管病变以重度和极重度为主( 73. 3%) ,非DM的ACS组血管病变以轻中度为主( 56. 7%). 两组院内发生 MACE 的 ACS 患者血清IL-18、MMP-9、血浆Fib水平显著高于未发生MACE的ACS患者. ACS合并DM经标准化治疗后,随时间延长,血清IL-18、MMP-9、血浆Fib呈下降趋势,具有时间-效应关系. 结论颈动脉IMT、血浆Fib、血清IL-18、MMP-9的检测可作为定量检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判断ACS合并2型DM危险程度及近期预后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8.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经导管介入治疗近期疗效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经导管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近期综合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评价其安全性。方法4种常见先心病患者206例,均根据症状、体征、X线、心电图、心脏彩色超声等确诊,其中动脉导管未闭56例,房间隔缺损51例,肺动脉瓣狭窄20例,室间隔缺损79例。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下经导管介入治疗,术中x线透视、造影及经胸超声心动图监测,术后分别于1周内复查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随访3个月。结果206例中202例介入治疗成功,无死亡,技术成功率98.1%。随访202例,均于术后1周内、1—3个月行心电图及体检、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无残余分流。术后新发心律失常者17例,穿刺部位小血肿2例。结论经导管介入治疗先心病是一种操作简便、技术成功率和安全性高、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王小燕  周碧蓉 《吉林医学》2010,31(5):691-692
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并发第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观察及护理,以提高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并发第三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患者,介入术后患者行严密病情观察,密切监护,观察心电图,给予心理护理及药物治疗的护理。结果:2例患者均在精心治疗和护理后痊愈出院。结论:密切的术后病情观察和护理,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时治疗并发症,是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的临床应用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自20世纪60年代初Baun和GreeWood提出三维超声成像以来,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迄今已经历了静态三维、动态三维,直至目前正在使用的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 RT-3DE).ORT-3DE的问世是超声发展史上一个令人瞩目的技术突破[1],现就RT-3DE临床应用现状及进展等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