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2篇
  2011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昼盲是一种原因和病理生理性质不明的,非常罕见的先天性视功能异常。文献报道不多,现将所见一例昼盲合并全色盲患者报告如下:病案报告蒋×英女 10岁学生四川金堂县人主诉:从小白天视力不好。患儿父叙述:患儿出生七天睁眼以后白天双眼均不敢完全睁  相似文献   
3.
先天性无虹膜为一罕见而严重的眼科疾病,以虹膜发育不良为最显著特征,并多伴发角膜混浊、白内障、青光眼、斜视等异常,通常为常染色体异常的遗传性疾病。我们将对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门诊中发现的2个先天性无虹膜家系进行报告,并对其病因、临床表现、治疗与预防作一复习及总结。  相似文献   
4.
患者黄×× ,男性 ,3岁 ,四川省遂宁市人 ,患儿父母在家中发现病儿右眼球表面有虫蠕动 ,立刻取出虫体 2条 ,于 2 0 0 0年 3月 2 9日来华西医科大学附一院眼科门诊室就医 ,眼部检查 ,右眼球表面未查见异常 ,随即将 2条虫体送华西医科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鉴定。虫体肉眼观 ,乳白色 ,经卡红、快绿染色显微镜下观察 ,体长 1 .2 0 cm,宽 0 .0 1 -0 .0 3 cm(见封 3 ,图 1 ) ,两条虫体均是雌性。虫体头端钝园 ,有漏斗形角质口囊 (见封 3 ,图 2 )。表皮折皱形成横纹 ,边缘锐利呈锯齿形 (见封 3 ,图3 ) ,阴门开口于食道与肠连接处的前方 ,子宫内充满虫…  相似文献   
5.
视网膜色素变性(refinetis pigraentosa,RP)是一组具有遗传异质性的慢性进行性视网膜色素上皮和光感受器变性的致盲性眼病,是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眼球内异物是最常见而严重的损伤,我院1973年至1982年间共收治各种眼病住院病人4.335人次,眼球内异物为410人次,占眼病住院人数的9.48%。绝大多数眼球内异物必须尽早摘出才有可能恢复或保持较好的视功能。摘出眼球内异物的关健在于准确的异物定位。目前眼球内异物定位的方法很多,大多都致力于在伤眼角膜缘安放不透X线定位标记的定位器,即X线直接定位法,借以确定异物所在部位及与球壁的关系,达到异  相似文献   
7.
etinitispigmentosa (RP )isaclinicallyandgeneticallyheterogeneousgroupofretinaldegenerationsthatarecharacterizedbylossofphotoreceptorfunction ,resultinginnightblindness,visualfieldloss,decreasedvisualacuity ,abnormalretinalelectrophysiology ,andapigmentaryr…  相似文献   
8.
作者对使用YD-Ⅰ型眼球内异物光电控制定位仪投照时的病员体位、眼球前后正位和水平侧位的定位操作及曝光条件等投照技术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并对投照技术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视网膜色素变性的视觉电生理和心理物理学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患者视觉电生理与心理物理学的改变,探讨其视网膜的病理生理变化。 方法:对58例(113眼)作暗适应红光和蓝光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m,ERG),明适应白光ERG,黄斑中心色光阈值(color light threshold,CLT)和D-15色相配列检测井进行分析。 结果:113只眼暗适应红光ERG均出现异常。111只眼(98.23%)暗适应蓝光及暗适应白光ERG异常,88只眼(77.87%)黄斑中心CLT异常;作D-15色相配列检查的55只眼中30只眼(54.54%)有不同程度色觉异常。暗适应红光ERGb波波幅与病程、视力及视野间均无明显的相关性。 结论:RP不仅存在视网膜杆体功能异常,锥体功能亦有紊乱.暗适应红光ERG是较全面反映RP患者视网膜功能的简便、敏感的客观检测方法。 (中华眼底病杂志,1995,11:143-146)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 ,31岁。因左眼眶包块并眼球突出 2 0年 ,伴左眼视力下降 10年 ,加重 3年 ,于 1988年 2月 2 7日入院。眼部检查 :视力右眼 1 2 ;左眼 0 1,视力不能矫正。左眼脸轻度闭合不全 ,球结膜混合充血 (++) ,眼球突出稍向鼻上偏位 ,向颞下方转动轻度受限。眶外上缘至下缘中部眶骨增生变厚 ,可扪及 5cm× 3cm× 1cm肿物 ,其边界清楚、表面光滑、质硬、不活动 ,无压痛 ;屈光间质透明 ,眼底无异常。右眼正常。眼压 :右眼 10 2 4mmHg(1mmHg =0 133kPa) ,左眼18 5 2mmHg。眼球突出度 :右眼 16 0mm ,左眼 2 3 0mm ,眶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