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2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爽  关尚为  吴东媛  董梅 《中国药房》2014,(38):3613-3616
目的:了解肿瘤分子靶向药物致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并分析其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3年1-6月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收录的肿瘤分子靶向药物致ADR病例报道,并按患者性别、年龄、原发疾病、给药途径、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分级、转归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 771例ADR报告中,新的ADR、严重的ADR分别有20、25例。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4170岁,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损害(占37.03%)。12种肿瘤分子靶向药物中索拉非尼引起ADR的例数居于首位,占26.84%。结论:医务人员应对肿瘤分子靶向药物引起的ADR给予重视,做到早期预防、密切监测、及时处理,减少肿瘤分子靶向药物对患者的药源性损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体内、体外试验,观察穿琥宁注射液对大鼠CYP1A2亚型的影响.方法 大鼠尾静脉注射给予不同浓度的穿琥宁注射液(25mg/kg、50mg/kg、100mg/kg)或生理盐水,连续给药7d,第8d给予探针药物咖啡因灌胃,6h后断头取全血,用HPLC法测定空白对照组和各试验组全血中咖啡因的代谢率,利用Western blot技术测定穿琥宁注射液对大鼠CYP1A2亚型蛋白表达的影响;在肝微粒体温孵体系中,加入探针药物非那西丁,通过HPLC法测定大鼠肝微粒体中非那西丁的代谢物对乙酰氨基酚的生成速率的影响.结果 穿琥宁注射液低、中、高剂量组的咖啡因代谢率分别为(72.82±17.90)%、(81.31±19.21)%和(77.11±14.71)%,空白对照组代谢率为(67.12±15.13)%,各试验组与空白对照组的咖啡因代谢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CYP1A2蛋白表达无显著性差异.肝微粒体温孵试验低、中、高3个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的对乙酰氨基酚生成速率分别为(0.53±0.18) pmol/(min·gp)、(0.50±0.14) pmol/(min·gp)、(0.35±0.14)pmol/(min·gp)和(0.49±0.16) pmol/(min·gp),各试验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对乙酰氨基酚的生成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体内、体外试验结果均表明穿琥宁注射液对大鼠CYP1A2亚型无诱导或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刘爽  吴东媛  徐建华  董梅 《中国药房》2012,(34):3251-3253
目的:提出循证药学的定义、内容以及在临床药物治疗决策中的应用原则,促进临床安全、有效地用药。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肿瘤临床药学实践,从搜集药学情报、药物应用评价、促进合理用药等方面,阐述循证药学原理和方法在肿瘤临床药学工作中的意义及应用。结果与结论:循证药学有助于肿瘤专业临床药师准确地搜集药学情报和正确地评价药物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促进肿瘤患者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肝康灵胶囊(GKL)对化疗药物的增效减毒作用。方法:以体内抑瘤实验测定GKL单独使用及与顺铂(DDP)伍用时对小鼠移植性肿瘤(S180肉瘤、H22肝癌和Lewis肺癌肿瘤)的抑癌率,并考察GKL分别与DDP和丝裂霉素(MMC)伍用时对荷瘤小鼠白细胞数、免疫器官质量、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GKL对小鼠移植性肿瘤(S180肉瘤、H22肝癌和Lewis肺癌肿瘤)均有抑制作用;当其分别与MMC和DDP伍用时,能显著提高2种化疗药物的抑癌率(P<0.01);GKL还可显著减少MMC和DDP所致小鼠白细胞下降、免疫器官萎缩、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下降和NK细胞活性降低等副作用。结论:GKL具有显著的抗肿瘤和增效减毒作用。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肺癌患者发生肺炎合并脓胸的降阶梯治疗中开展药学监护的方法,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剖析1例肺癌患者发生肺炎合并脓胸的抗感染降阶梯治疗过程,探讨临床药师如何在患者复杂的病情变化中,在正确的时机提出合理的用药建议。结果:临床药师协助医师制订最佳用药方案,使患者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治疗。结论:临床药师应发挥自身优势,与临床医师密切合作,为患者提供个体化药学服务,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人血浆中5-氟尿嘧啶(5-FU)及其代谢产物5-氟-5,6-二氢尿嘧啶(5-FUH2)浓度的方法,并应用于临床。方法:血浆样品经乙酸乙酯二次萃取处理后,以5-溴尿嘧啶(5-Bru)为内标,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UPLC-MS/MS)测定。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HSS T3,流动相为甲醇-水(30∶70,V/V),流速为0.3 mL/min,柱温为20℃,进样量为5μL。采用电喷雾离子源,以多反应监测进行负离子扫描,毛细管电压为1.5 kV,锥孔电压为20 V,脱溶剂温度为450℃,脱溶剂气流为850 L/h,锥孔气流速为50 L/h;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对分别为m/z 129.00→41.90(5-FU)、m/z 130.87→82.92(5-FUH2)、m/z 189.00→42.10(5-Bru)。选择2020年8-10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5-FU持续静脉滴注46 h为基础化疗方案治疗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10例,测定其持续静脉滴注18~30 h时的5-FU稳态血药浓度及5-FUH2血药浓度,计算5-FU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和5-FUH2/5-FU浓度比值。结果:5-FU、5-FUH2检测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均为20~1000 ng/mL(R2均大于0.990),定量下限均为20 ng/mL;精密度试验的RSD均小于20%,相对误差在±10%范围内;提取回收率、基质效应均不影响待测物的测定。1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5-FU稳态血药浓度为180.04~622.83 ng/mL,AUC为8.28~28.65 mg·h/L;5-FUH2血药浓度为336.48~948.43 ng/mL;5-FUH2/5-FU浓度比值为0.93~4.21;10例患者的5-FU AUC存在约3~4倍的个体差异。结论:所建方法精密度、准确性均较好,灵敏度较高且操作简便,可用于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体内5-FU血药浓度的监测。  相似文献   
8.
吴东媛  朱小红  陈智博  董梅 《中国药房》2010,(14):1343-1344
目的:探讨肿瘤专科医院临床药师的工作思路及技巧。方法:加强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探索工作思路和技巧,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完善。结果:肿瘤专科临床药师参与临床用药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临床药师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指导临床用药,保障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运用行为药理学手段观察蛇床子素(osthol,Ost)对小鼠的抗焦虑作用。方法采用高架十字迷路实验、明暗穿箱实验、新型食物消耗实验和包埋实验观察蛇床子素对焦虑模型小鼠的影响。结果蛇床子素3.50 mg/kg组能明显增加小鼠在高架十字迷路开臂的次数与时间,与溶媒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蛇床子素7.00 mg/kg可使小鼠在明箱停留时间和穿箱次数增加,增强小鼠对明箱的探究兴趣;蛇床子素(3.50、7.00、14.00 mg/kg)可显著增加小鼠5 min内的新型食物消耗量;蛇床子素(14.00、28.00 mg/kg)能明显减少被小鼠包埋的玻璃球个数,抑制小鼠的包埋活动。4个实验中,蛇床子素都表现出显著的抗焦虑效果。结论蛇床子素对焦虑模型小鼠具有良好的抗焦虑作用。  相似文献   
10.
滕雪  吴东媛  刘爽  董梅 《中国药房》2014,(48):4598-4601
目的:为临床进行紫杉醇治疗药物监测(TDM)和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文和英文数据库查阅相关文献,归纳和综述近年来紫杉醇药动学和血药浓度监测的研究进展。结果:紫杉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与其药动学有关,药动学参数的个体化差异又与细胞色素P450酶活性变化和基因多态性密切相关。化疗前进行细胞色素P450测定以及化疗期间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对患者个体化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结论:对紫杉醇进行TDM有利于实现准确的个体化治疗,提高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